在楼下等待的林雅芝,看到保安刑勇下楼的第一时间,便跑了过去,
“叔叔,怎么说,查到我爸了没有?”
再次看到林雅芝,刑勇就像是看到了财神爷一般,连忙向后退了俩步,
“别别别,姑奶奶,别叫我叔叔了,我比你大不了几岁。”
如果不是卞小娟那边查出来了林雅芝的身份,他肯定会让林雅芝叫自己叔叔,
可现在不一样,他还年轻,虽然提前走了捷径,可他真的是不想这么快就离开顶峰大厦!
要知道,这里的油水,啊,不是,这里的工资,可是比外面还要轻松的多。
“咋啦,叔叔,你怕我干啥呀?”
“还有,你别叫我姑奶奶,这一叫都显得我变老了!”
听到林雅芝的唸意,刑勇哪里还敢怠慢,直接说道,
“行了我的大小姐,你就别玩心跳了好吗?”
“你要是早点警告我的话,我哪里还敢跑到上面去问人事部啊·!”
林雅芝有些郁闷,她很想说,我早就说了我爸是林正雄,是你不信,非要上去查询,
可他也知道,面前的保安不过是混口饭吃,犯不着对别人不尊重。
“哎呀,叔叔,你别担心了。”
“等会儿我在我爸面前替你美言几句,让你多拿点工资,这总行了吧!”
听到林雅芝的话,刑勇不但没有开心,反而一脸担忧的说道,
“我的大小姐啊,你这不是让我收拾东西滚蛋吗?!”
“我当个无名小卒挺好的,非要给我涨工资,再去看别人的脸色吗?”
还真别说,林雅芝居然从这个保安身上,看到了无极的影子,
“噗嗤~”
“你这人还真是挺好玩的。”
“你放心吧,本小姐说出去的话还没有收回的道理!”
“我说让你涨工资,那就一定涨工资,谁要跟你对着干,就是跟我对着干!”
想了想,林雅芝笑了笑说道,
“要是有人敢欺负你,你就说,你是我的小弟,咋样?!”
好家伙,刑勇是怎么也没想到过,他居然会有成为小弟的一天,而且还是董事长女儿的小弟,
这波要是说出去,身边的人肯定会觉得自己在那吹牛比!
“咳咳,那个,大小姐啊。我这你看”
林雅芝哪里不明白保安的意思,她笑了笑,
“等上去了,我就让我爸帮你换套衣服,最起码,比现在的等级高!”
虽然不懂保安的等级层次,但是林雅芝知道,林正雄肯定会帮她这个忙的。
抛开她是林正雄的女儿不谈,很多时候,林雅芝想要的事情,对方都会满足自己。
“啊哈哈,那那我小弟就先谢谢大小姐了!”
可能是因为收了个小弟的缘故,林雅芝心情变好了很多,果然,女孩子就是这样。
一但被其他事左右了情绪,就能忘却某些不开心的事情!
11楼,无极被很多人围观指点,但是他并不慌乱,反而很镇定,
这让蒋欣以为,这家伙不会真的是来偷资料的吧?难道跟自己一样,都是为了“合适的价格”?
蒋欣知道,自己必须先发制人,
“年轻人,你也是白道的?”
无极听到蒋欣的话,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墙上挂着的钟表,
可能,顶峰大厦最注重的就是时间,否则,也不可能在每一层都挂一块钟表。
为什么无极会这么想,他怎么会那么肯定,每一层都有呢。
这是因为,无极从小就培养了一个习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他首先观察的,就是逃生最佳路线!
用奶奶陈如意的话来说,这是给你自己急救用的,预防意外的发生。
虽然会占用脑子,但是,比起自身来说,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挣钱,才是享受生活i。
蒋欣见无极不说话,看了眼旁边的壮汉,
“沈哥,教他怎么说话,怎么做人!”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常常认为“快”和“多”是硬道理。
但实际上真正活到极致的人,往往是朴素与克制的。
因为真正高级的,恰恰就是“慢”和“少”。
这个时代对每个上进的人都是友好的,因为这个时代遍地是机会。
但你并不需要抓住所有机会,你只需要找到那个属于你自己的机会,培养自己的一点点优势,通过不断地迭代,维持这种优势就足够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
你要克制无数诱惑、冗长、烦躁,和自己躁动的心,要养成铁嘴、钢牙、木头屁股;
你不要关注那些短期价格波动、突发新闻、机会窗口、别人的成功;
你只需要“宽视野、窄切口、深钻研”,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就一定能够胜出。
也有人觉得,像雷军说的: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一试,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核心是“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其实这句话的核心是“有机会的话”。
面对机遇要深入研究、思考,认为对的机会才果断抓住。
既然认准了,即便是遇到了挫折,也不要轻言放弃。
通俗些说,功夫做在入坑前。
生活中许许多多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正在消耗你宝贵的精力。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名声大噪。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能力和意志力都会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会说,越是简单的人效率越高,越是克制的人走得越远。
正所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当你向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说不以后,你才会真正的高效,你的内心也能享受到真正的安宁。
抖音曾经发布一条处罚公告,宣布封禁近4个账号,其中就包括一批炫富者。
“普通人”乍富,才会克制不住爱“秀”的欲望;
真正的“富人”,从不刻意张扬,反而追求朴素低调。
比如那位白发苍苍,白衣黑裤,拎着白布袋步行上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学推进剂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者之一李俊贤。
《人间有味是清欢》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静水流深,这看似深邃的天地万物,其实简约朴素,平凡安然。
深以为然。
人活到极致,不是华丽和肆意,而是朴素与克制。
做事追求“更少,但更好”。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中写道:
人们往往把朴素误认作浅显,又把华丽误认作丰富。
但其实朴素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
一个不再被欲望裹挟,始终坚守简朴内心的人,才能过上真正富足的人生!
很赞同这样一段话:
“习惯从别人的眼光中寻找自己,结果茫茫然;
从别人的赞扬中放大自己,结果飘飘然;
在别人的议论中扭曲自己,结果昏昏然。”
当下,很多人信奉“多栽花,少种刺”,不敢或不愿给他人挑毛病,所以指望外人给自己“看病”往往是徒劳的。
要发现自己的问题,还需眼睛向内,学会自己为自己“看病”。
学会为自己“看病”的人,才会对自己不虚美、不隐恶,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准确的认识。
人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为自己“看病”的过程,无人替代。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毛病,重要的不在于此,而是在于你对待它们的态度。
是常常反躬自省,善于发现并改正,还是选择视而不见,把所有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己情绪上的病,不能有意识地去控制情绪,只会让自己栽跟头、触霉头、吃苦头。
有一年,微软在南美有一个价值近一亿美元的项目,需要派人去打理。
比尔·盖茨明白,新招聘的几位经理都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他只是在考虑交给谁更为妥当。
这时候,帕特里克第一个主动到办公室来说,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尽管比尔·盖茨相信帕特里克的能力,但他还是好奇地问帕特里克:“为什么上星期项目会议时,你表现的一点都不积极呢?”
帕特里克解释说:
“上星期正好赶上和妻子闹矛盾,那几天,我情绪很糟糕,什么事都不想做。
但这次不一样了,一切都处理好了,我有充分的信心,你就放心吧。”
帕特里克以为这个项目非他莫属了,但比尔·盖茨认为,这个项目关系着公司未来的发展,交给一个如此情绪不稳定的人,怎么能放心呢。
最终,比尔·盖茨把项目交给了另外一个经理。
论能力帕特里克不比别人差,但问题就在于他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情绪智慧”,指的是一种认识、了解、管理情绪的能力。
不能认识情绪、控制情绪的人,则是“情绪低能者”。
情绪虽然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但能影响我们的人生走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一辈子什么最重要?
无非事业、家庭、健康,而坏情绪能轻易摧毁这些重要的事,摧毁整个人生。
正如一句话说得好:“掌控了情绪,也就掌控了行为;掌控了行为,也就掌控了人生。”
稳定的情绪,不仅是一个成年人的标配,更是成大事的格局!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能灭除一切苦难后,就背上了行囊去找佛。
佛听完他的诉说后,对他说:“真正能帮助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可那人不解地问:“可是,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的正是我自己啊。”
佛陀笑笑说:“你想一想,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
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佛陀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看着面带微笑的佛,苦恼的人终于明白:自己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无谓的执著,要求得解脱最终只能靠自己。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医生也许能帮我们治愈疾病,却不能帮我们增强体质;医生能开导我们走出阴影,却不能让我们远离伤痛。
是啊,不管是身体也好,还是心理也罢,最好的医生永远是你自己,真正懂你的人也永远是你自己。
平凡如你我,谁也无法达到圣人的境界,谁的身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但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智慧却是人生的必修课,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