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
渣打银行京城分行行长张小蕾一直在找机会约叶谦辰当面会谈。
叶谦辰全部以正在进行重要商务谈判无暇分身为由,给推迟了。
这个是推辞,也是事实。
等到完成金杉办公的收购、入主公司,并安排好工作规划之后,
终于有几天的空闲时间,才给了一个会面时间。
张小蕾最近有点着急,身为渣打银行京城分行行长。
除了了解最新的金融政策以外,要开展一些金融业务同样很重要。
这并不是说,渣打银行帝都分行一定就不能缺少谦辰集团这个大客户。
而是她敏锐的感觉到,叶谦辰对渣打集团,又或许是对她本人的排斥?
这种隐形的排斥,事情就可大可小。
由于外资银行的业务限制,渣打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就是,外资企业或者互联网公司。
客户圈子不大,竞争对手还不少,比普通银行的竞争更加激烈。
以谦辰集团的实力和叶谦辰的人脉,要帮忙成事或许不容易。
说几句坏话,败坏一下名声,那可容易多了。
张小蕾的拜访没有带其他人,自己一人独自过来。
金杉公司给予的接待规格,跟宝马公司相比也是天壤之别。
既没有红地毯,也没有横幅。
就在叶谦辰的办公室里面,跟一个普通的客户拜访一模一样。
张小蕾到宝马公司,或许史登科总裁要隆重接待。
但是在叶谦辰这边就只有这个规格。
在国内商圈,渣打集团的影响力可有可无。
谦辰集团也没有需要渣打银行帝都分行的地方,有点像食物链上面的一个循环。
绝对不是记仇,上次原油期货交易信息泄露的事情。
双方见面。
先是品了一会儿功夫茶,来一阵商务型寒暄,都是一些客套的废话。
叶谦辰没有丝毫提起需要渣打银行帮忙的意思。
张小蕾只好主动提起话题:
“叶先生,我们渣打在内地业务也很多,可以为我们公司提供融资贷款等各种便利。
我们还可以提供外币抵押贷款业务,海外资金可以不用进入国内。
采用用外抵内贷的方式,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张小蕾知道叶谦辰有大量资金在港城渣打的杭虎,于是提了这个建议。
用在港城的资金抵押,然后渣打银行在国内给谦辰集团贷款,变相绕过了资金流动限制。
港币利率低,rmb利率高。
可以赚取利率差,另外就是方便资金的国内外流动。
叶谦辰的千亿资金,自然不会全部进入国内市场,适当的外抵内贷也是必要的。
不过叶谦辰目前接触的花旗、渣打、汇丰、瑞银四家银行。
还有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都可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叶谦辰身子往后一靠,慢悠悠地说:
“本来我对渣打银行的印象挺好,不过,好像贵行的管理有点混乱,保密性不太行啊。”
叶谦辰现在可是甲方爸爸。
不管上次原油期货泄密的真凶是谁。
先把锅扔过去再说,让他们自证清白。
这就是甲方爸爸的霸气。
问题真的在这里。
张小蕾暗暗握了一下拳头,迅速说出了准备好的一番说辞:
“叶先生,自从去年邱董逝世以后,我们集团人心浮动,内部管理上确实出了一些问题。”
张小蕾说的邱董是指李家坡首富邱德拔先生。
邱德拔先生祖籍福建厦门,是李家坡首富,在亚洲亿万富翁中排名第18名,去年2月份突发心脏病逝世。
他最著名的商战行为:1986年与包船王以及澳洲商人罗伯特一起,以白武士姿态注资当时正在被恶意收购的渣打银行。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邱氏最终成为渣打集团的单一大股东,并且实际控制了渣打集团。
邱老先生过世以后,邱家人有意出售渣打股份。
邱家要转让渣打集团控制权的风声已经流传了好一段时间。
因为这个消息,今年渣打集团的股票比之前已经翻了一倍。
例如花旗、摩根大通、巴克莱等等全球诸多大型银行和,都有意邱家手中的渣打集团股份。
希望通过持有这部分股份,达到控股渣打集团的目的。
张小蕾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邱家有意出让渣打的股份,不知道叶先生有没有想法?”
这个消息有一点意外,天上怎么可能会掉馅饼呢?
叶谦辰眼睛眯了起来,盯着张小蕾:
“你是想坑我吗?邱家的渣打集团股份?有多少巨头在盯着?”
开什么玩笑?
外面这么多豺狼虎豹虎视眈眈,邱家人自己都保不住渣打集团的控制权。
让叶谦辰接手?
那买入的不是股份,而是无尽的麻烦。
不会有人天真的以为只要是第一个大股东,就真的能控制一家国际性大银行吧!
张小蕾不慌不忙:
“如果是收购邱家拥有渣打集团135%的全部股份,那自然会引来麻烦。
但如果只买下2个点的股份,以及一个董事会席位,相信没有人有意见的。”
渣打银行董事会足足有19个董事席位,让出1个席位,不会影响大局。
渣打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它是建国后允许在魔都留下营业网点的四家外资银行之一。
1969年,渣打银行和南非标准银行合并,更名为标准渣打银行集团。
银行业务区域主要在亚洲和非洲。
标准渣打银行集团在港城和伦敦两个证交所同时上市,
正式股票名称是渣打集团,只是习惯上称为渣打银行。
渣打集团经过这么多年的股份稀释,跟那些老牌美股公司一样,持有百分之一的股份都算得上单一大股东。
有机会成为一家在亚、非两洲都有影响力,
管理资产超过3亿美元的大型银行董事会成员。
在自己名片上加一个头衔,渣打集团董事。
心动吗?
当然心动!
而且只是一个董事的头衔,不参与渣打集团的内部权力纷争。
相信最终不管是谁成为了控股方,都不会介意这种不管事的董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