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有张平和他儿子张良。
有盖聂和李牧之子李泪。
有樊哙和那些屠夫。
还有一群草莽。
刘邦义正言辞道:“我们要变法!要推倒嬴政的统治!结束秦朝的暴政!”
盖聂听了,额头青筋暴跳。
李泪和张良倒是热血沸腾的,不断振臂高呼。
而樊哙这帮老粗也来劲了,跟着叫好。
刘邦闭上眼,仰起头,双手伸出,向四下按了按。
等声音平息,刘邦才慢慢睁开眼睛,满意的点着头道:“好好好,大家都好,为了民主,为了自由!”
李泪一听,来劲了,又高声叫着:“为了民主!为了自由!”
刘邦满意的看着李泪道:“很好。”
李泪也像后现代的失心疯一样,狂热的双眼中充斥着热情,紧握着双拳,难以自控的挥舞着。
盖聂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凭你们几个人,还想推翻秦朝吗?”
刘邦大手一挥道:“当然不是!我们只是代表了天下百姓!”
盖聂无从辩驳,只能沉默不语。
北方。
钟离眜已经杀穿了匈奴的地盘。
向阴山迁来了大批百姓,也在大的聚集地就地驻民,隐隐有城市的样子。
项梁也坐不住了,带人往北行军,也就是旅游去了。
“子期啊,弓箭兵练的怎么样了?”
虞子期连坐在马上行军都在啃着大块的肉。
“公子,我的部下虽然人少,可那都是步骑的精锐,精锐中的精锐,弓箭那是小意思,可就是这弓箭,属实不好制作,消耗太大了,我两千人比三万人都多。”
项梁在象背上缓缓起身,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两千的士卒,淡淡道:“无妨,你就玩儿命的练,吃穿用度算我的。”
闻言,虞子期放下嘴边的肉道:“那我能招募匈奴人吗?我发现他们很多马背上的人,射箭也很准。”
项梁又躺了回去,随意道:“随你,不过,以后叫他们匈奴族人,他们只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种族,不要搞种族歧视啊。”
虞子期点了点头。
而另外一匹大象上的黄石公紧紧皱着眉头,看着报纸,听见项梁与虞子期的交流,便问道:“项梁,你到底想干什么!这个变法,是不是你让人去弄的。”
项梁一听,直接不说话了,假装睡着,打起鼾来。
黄石公气的直接从身旁的竹篓里拿出一本写好的素书砸了过去。
“起来!”
“哎呦。”
项梁被一书打在背上,叫了一声。
“干啥呀,老黄,别得寸进尺啊。”
“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要死人的!”
良久,项梁沉默了。
黄石公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所以,你收拢百姓,就是为了这个?”
项梁扭头看了一眼跟随的百姓,伸出右手指向那些人问黄石公道:“你看,他们心甘情愿跟着我,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安居乐业,好好活下去。”
黄石公也看着喜气洋洋的百姓,也点了点头。
“可是,帝王想到了什么?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安逸享乐,鱼肉百姓。”
项梁顿了顿,慢慢坐起身来。
“全天下的百姓每人给帝王一个铜钱,可以买多少东西,可帝王要拿国库去赈灾,要花多少,才能安抚一方百姓。”
黄石公的眉头越皱越深。
项梁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把国家变成一个整体,不光是领土,还有全国人民,上下一心。”
项梁翻身爬了起来,周围立刻赶来一队人马,在大象边上护卫着。
项梁看着远方,继续道:“老黄,你不是问我为什么吗,那我告诉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好!好!”
周围的士兵听不明白,但适当的拍马屁还是会的。
黄石公脸色变得很难看,定定道:“改变是很疼的,变法是要流血的,那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你熬得住吗?”
项梁坚定的看着远方道:“这太平盛世,必须要从血里来,嬴政他明白,他就想要这样的世界,那我就帮他一下。”
黄石公叹了一口气,终究只是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了。
项梁一口气说了很多,似乎累了,直接一屁股坐下,倒头又睡了起来。
寿春。
楚考烈王熊完,千呼万唤,终于把项燕招了回来。
“项燕,我让你平乱,你办的怎么样了?”
项燕犹豫了一下,随即道:“陛下,臣未发现有叛乱,倒是秦国已经有了小股民主人士,聚众作乱,嬴政让王翦前去平叛,但效果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