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章 征西大军联兵出击 怒江峡谷大挫西京
    王玉连与大理国缔结盟约之后,将实情写成奏折命人乘快马送到大宋仁宗皇上手里,仁宗皇上看后大喜,亲自题写“友好邻邦”匾牌一块,并命内务大臣欧阳林带大宋丝绸金银等物数车一并前往大理表示庆贺。

    大理王接受大宋庆贺后异常高兴,设宴盛情款待了欧阳林,并下令在大宋、大理两国大臣的监斩下将闻虎、闻天鸡等数名西京反将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以泄大宋、大理两国臣民之恨。处斩闻虎、闻天鸡这天,刑场挤满了大宋、大理两国百姓,只听大理国王一声令下,闻虎、闻天鸡人头落地,两国百姓纷纷拍手称快,自此两国百姓又恢复了往日互市通商的习惯。欧阳林翌日辞别大理王返宋,大理王命人准备了数车大理特产让欧阳林顺道带回大宋京师回赠大宋天子以示友好。

    大理太子自与王玉连结成兄弟之后,二人时常在一起谈论治国策略和天下大事,甚是投机。王玉连受命征西以来已有两年,两年来鞍马劳顿,甚是疲惫,借此机会也安排征西将士在虎头关休整数日。

    乘休闲之机,玉连随太子游览了苍山、洱海,邻略了大理“风花雪月”的神韵。王玉连对大理的景色甚是赞叹,想不到在遥远的西南边塞竟有如此神奇美丽的景色,禁不住连连称赞。在感叹之余,不免想到远在大宋的娘亲和妻子,不知二人两年来的情景如何,心里亦是感伤不已,心想若无战事缠身,此时定有娇妻相伴,花前月下有诉不尽的衷情,但大宋百姓的安危和命运全都系在自己身上,自己岂能因儿女情长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想到此,王玉连不禁仰天长叹,面对着苍山的白雪心里顿时释然。

    在大理国赋闲了几日,游览过大理的风景名胜,王玉连觉得自征西以来得到了少有的欣喜和自由。但没有军务繁忙,王玉连总觉得浑身都不舒敞,毕竟征西使命尚未完成,自己仍重任在身,哪能有完全松弛的心情。

    回到军营的次日,王玉连便命帐下卫兵前去请大理太子和军师前来商议征西大计。不几个时辰,太子段正雄和军师候通便来到大宋军营元帅帐下,王玉连起身迎接太子和军师,忙赔罪道:“太子刚出牢狱,今日又相烦前来,实在得罪”。

    太子道:“小弟所受三年牢狱之苦,全拜西京狗贼所赐,小弟恨不能即刻发兵攻打以泄心头之恨,今日大哥召见,正合小弟心意,但不知如何破敌?”

    王玉连见段正雄如此说来,便道:“前去欲攻克的是西京的最后一道关口大鹏关,若攻陷此关,便可逼近西京京师,到时可一举巢灭反贼,但不知此关详情,还请军师道明”。

    大理军师候通道:“大鹏关与大理疆域有一惊涛万丈的怒江,其峡谷深约数千米,平日无人能渡,传说就连大鹏鸟都难以飞越,故名为大鹏关,其地势险峻可见一斑,平时通过有一吊桥,但自我方破虎头关,斩闻虎等人后,已被西京拆除”。

    大理国太子段正雄接话道:“大鹏关的两名守将是西京的柴能、柴胜两兄弟,是西京的两名悍将,领兵十万把守,平日守备森严,并派兵日夜在江边巡逻,防备我方,自我征西大军破虎头后,更是日夜加守士兵防备,攻此关难度颇大,我们还应计划周密”。

    王玉连道:“大宋征西将士皆在北方陆地作战,对水性并不熟悉,若要渡江,其难度更大,但不知二位可有良策”。

    军师候通道:“大理国内常在洱海操练水军,熟悉水性的倒是不少,但若渡怒江难度还是颇大,若渡怒江可有两种方式,一为架桥过江,二为连船过江,将船只并列,以铁链连接,让征西大军踏船而过,但怒江水流湍急,此法难度尚大,恐只有采用架桥而过,但架桥人少非一日能成。若架成此桥,恐要动用万人之众,方可一夜能成,并要乘风高天黑之夜”。

    王玉连道:“大宋征西大军出征时有三十万之众,几次破关后亦损耗二万人,且攻下的关口均留守几千人,现在征西的将士约二十四万人,营中识水性的约五千人,这五千人可配合贵军架桥,其余的可抽两万人准备木头,在一夜里架桥并不难,但要分两步打算,第一步我军可先将大军乘西京不备扎在怒江附近,准备架桥的材料后,再选黑夜架桥,不知此计可好”。

    太子段正雄道:“如此甚好,明日小弟便前去奏明父王,派兵五万联合大宋大军出击,其中有一万水军可架桥”。

    王玉连与大理太子等众将商议好破敌之策已至午夜,王玉连欲留太子等人住在宋营,但太子心里急着明日出兵之事,便决意连夜赶回大理。

    次日午后,大理五万将士在段正雄的率领下来到宋营与大宋征西大军合兵一处,交由王玉连指挥。

    王玉连元帅见大理将士到来,便升帐召集众将士道:“我征西大军明日赶赴大鹏关破敌,为不惊动西京,众将士将战马四蹄用布缠了,不要出声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扎到怒江江岸,选森林茂密的山头扎下大营,待架桥材料备好后,再架桥攻打大鹏关”。众将士听令后,自各去分头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日,王玉连命帐下大将张全、王通领兵二万留守虎头关,其余大宋及大理将士全部开赴怒江大鹏关。晓行夜宿两日,行程三百里便到了怒江,王玉连与太子等人选了森林茂密的山头扎下大营,安排将士抓紧时间准备架桥材料。

    将大营扎好之后,王玉连率卫兵亲自到怒江察看实情。悄悄来到江边,但见怒江果然水流湍急,风大浪高,地势险要,江两岸陡峰峭壁,深约数千米。大鹏关便建在怒江对岸距江约十里之外的山上,远远的便看到大鹏关的关旗在城墙上飘着,怒江边两队西京士兵来回巡逻。

    王玉连沿江走了约二十里,但见在大鹏关的左侧面有一宽阔水域,其峡谷较小,水流亦平缓,但江面甚宽。因江面较宽,西京士兵疏于防范,巡逻的士兵较少,约数百人在江边懒懒散散地走动。王玉连来到此地已至黄昏,大部分西京士兵已进营中休息,王玉连见此情景甚喜,心想此处正是架桥的最好地点。

    王玉连回到大营,连夜将众将士召来,交待了白天察看怒江的情况。并命众将抓紧时间准备架桥的材料,命大将张蔚全权负责架桥之事,统领三万人日夜在山里砍伐木料,不下两日,那架桥材料已经准备妥当,只待一良好时机架桥破关。

    这一日风急浪高,星光暗淡。王玉连派到江边打探军情的士兵回来报道:“西京士兵已全部到营里休息,没有一个人在江边巡逻”。

    王玉连听后大喜,找来段正雄商议道:“现在西京士兵疏于防范,正是我军架桥破关的大好日子,大理水军五百人先摸黑游过江去将守卫在江边的西京士兵歼灭,不让一人走漏风声方可架桥”。

    太子段正雄道:“大理水军统领段克强乃是我军水军的精英,派他去定可完成此重任”。

    于是王玉连便将段克强召来,将歼灭江对岸西京守军的任务交付给他。段克强从水军中挑选了五百名熟悉水性的水军,连夜游过江去。

    那西军守军哪料到风急浪高的夜晚会有人过江偷袭,全都在梦中酣睡。段克强等人摸进西京营帐,那西京士兵还来不及穿衣,便被杀死在床上,没有一人脱身逃命,段克强偷袭得手后,命人放了一支响箭。王玉连听到信号后大喜,命大将张蔚率三万人即刻抬起准备好的架桥木料到怒江架桥。

    即便怒江的水流再急,坡势再陡,有数千水军在江中打桩,有二万多人运木料,那木桥架起来也并不是难事,在张蔚的奋力指挥下,不出三个时辰,一座稳实的木桥已架好。

    王玉连听到桥已架好,即命全军将士连夜渡江,不出两个时辰,征西大军已全部渡过怒江,在距大鹏关五里外的山里,王玉连召集众将安排夺取大鹏关的计划,众将得令后急忙走到元帅帐前。

    王玉连见众将已经集聚齐全,下令道:“先锋赵衡和张蔚带三万人马攻打北门,飞龙和飞虎带四万攻打南门,太子和军师候通带五万五千人攻打西门,本帅带三万人攻打东门,四面同时合围攻打,待信息一响便发起攻势”。众将听令后,各自领兵来到大鹏关城前,一时将大鹏关围得水泄不通。

    大鹏关西京守将哪料到征西大军会如同天降,听到士兵前来报告,一时间慌了手脚。急忙披挂后来到城墙之上,但见城下灯火通明,大鹏关四周围满了大宋和大理的士兵。大鹏关内的守军未料到征西大军来得如此突然,都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抵御大军。

    王玉连一声令下,信号升空,围在大鹏关四周的征西大军四面突围,纷纷架起云梯登上城墙,大鹏关的西京守军虽然奋力抵抗宋军登墙,但宋军前仆后继,虽然被西京杀死了不少人,但宋军斗志昂扬,用不了两个时辰,东门和北门已被宋军攻破,宋军纷纷涌入城内,城内的西京士兵慌作一团,如切瓜一般被宋军杀得溃不成军。

    王玉连身先士卒催马赶在众将士的前面,遇人便刺,如入无人之境。杀进城内不久,正好遇到西京守将柴能率军抵抗,王玉连见西京柴能挥着大刀杀来,便道:“我是征西元帅王玉连,来者可是西京反将柴能,赶快率军投降,不然我定手不容情”。

    柴能见宋军已涌入城内,大势已去,但欲做垂死挣扎,气红了双眼,听到王玉连问话,也不作答,挥刀便向王玉连砍去,王玉连轻轻一闪便躲过了柴能的大刀,举枪向柴能斜刺。柴能忙回刀拦截,但还是被王玉连刺穿了衣襟,二人战约二十个回合,柴能哪是王玉连的对手,稍不留神,被王玉连刺穿肩胛滚下马去,王玉连顺势又补了一枪,结果了柴能的性命。

    此时大鹏关的南门和西门也早已被征西大军攻破,大宋和大理的将士已全部涌入城内。西京守将柴胜听到士兵来报大哥阵亡,心里一时没了底,慌忙换了士兵的衣服,带着几百个亲兵乘乱逃出城内。西京城内没人指挥,更是慌乱如麻,用不了一个时辰,已被征西大军全部歼灭,宋军的大旗在大鹏关上迎风飘扬。

    第二日清晨,王玉连召集了攻城将士清点战场,发现西京人马死伤无数,而大宋和大理仅伤亡数千人。除柴胜带二千人逃出关内,十万西京人马除六万人投降外,其余全被征西大军杀死,缴获刀枪弓箭和战马无数。

    王玉连命人收拾了大鹏关西京士兵的尸首后,命人将柴能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示众,并让各路将士安顿好人马后从军粮中分别拨出粮食和美酒犒劳大宋和大理的将士,全军将士一时声威大振,斗志更旺。

    且说大鹏关守将柴胜带领两百名残兵败将连夜逃命,如丧家之犬,每日夜晚都不敢停留,走了三日来到西京京师,将大宋征西的实情奏与了西京吴王:“我西京五关七寨已全被宋军攻破,十余名大将在沙场阵亡,现在宋军已逼近西京京都,我西京京都唯恐不保,还望大王早日定夺”。

    吴王听柴胜如此报来,顿时听得目瞪口呆,神情沮丧。这时西京太子走上金殿,对吴王奏道:“父王请放心,虽说宋军攻陷了西京扎在原宋朝境内的五关七寨,但还未伤到西京本土,孩儿自小随哀牢山云山禅师习文练武,可率兵调将,况我西京尚有数十名大将在后方保国,众将中花里木将军智勇双全,武艺超群,亦可带兵出战,那宋朝将士连日来鞍马劳顿,损耗亦是不小,且到我西京水土不服,已有不少人得了病,想攻陷西京亦非易事,还望父王放心,我西京固若金汤,将士舍生忘死,定可保国”。殿下的文武大臣也纷纷称是,西京吴王方才定下心来。

    喜欢勐巴娜西传奇请大家收藏:勐巴娜西传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