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金城主如此匆匆地离去,最主要的是怕,被其他宗门的诸位长老给拦截了。
到时便是有理也说不清楚,好在昨晚城主大发神威,将其他宗门长老,灌的是酩酊大醉。
就算他们反应过来,恐怕也是追之不及了,因为白头鹰的速度极快,一日可达五千余里。
而宗门离此水西城也不过才四千余里,而金丹期的飞行速度也不过,一个时辰四五百里。
为了完成老祖交代的任务,金城主,解酒药可是吃了不少,弄得今天出门精神都有一点萎靡不振。
公孙坐于鹰背之上,倒也不害怕,头顶罡风,衣袂飘飘,远目四顾,这可比前世坐过的飞机强多了。
这般身临其境,亲自感受这高空的自,不由得满是兴奋之情,望着隔壁正在鹰背上打坐的金城主。
明明自己能飞,却偏偏要和自己一样,坐在鹰背上偷懒,不由得鄙夷地望了一眼。
次日凌晨,两只白头鹰,缓缓来到一高山面前,金城主至储物戒中。掏出一枚令牌,随手一晃,结界水波纹般仿佛半空中开了一道光门一般,两只白头鹰迅速一穿而过。
只见结界之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那一片片飞舞的迷雾,在山间勾勒出一弯弯美丽的鸿弧。
公孙见到如此美丽情景,不由得瞠目结舌,这就是我的梦境,我的向往,就算是在此地葬身埋骨,此刻的公孙,恐怕也是愿意的。
环境如此优雅美丽,看来,魔族也不像道教所说,杀人抢掠,无恶不作。
看来,任何种族都不可一概而论,无论是道教还是魔教?有善良的,也有恶的。
来到群山之中最高山顶的一处宫殿之中,公孙望着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不由得想起了曹植所写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于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见高门至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关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姿容。养春风之和暮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缘起记利兮,家愿德而获成。洋人话语与内兮,尽肃攻于上京。为桓文之为圣兮,岂足方乎?圣明修矣,没矣,惠泽远扬。………
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宫殿之中,传来一声清脆的钟响。
城主听到此钟声,道了声,随我来,进入殿内,不可哗然。
公孙心怀忐忑,也不知道这些魔门老祖有何神通,不会是能看穿人的心理吧?
我只是个蝼蚁般的人物,也没什么值得别人关注的,公孙这样安慰起自己来。
随着金城主来到大殿之内,只见大殿的高台之上,盘坐着一个皮肤光滑,面红似白,年约四五十岁的白发紫袍中年人。
只见他看似随意的眸子中,仿佛带着能看穿人心的目光,望向公孙,公孙不由一阵头皮发麻,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