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支磕头间,忽闻道人名叫金行孙,觉得这名字甚是滑稽,又闻道人说让自己跟他混,还上前主动扶自己起来,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相问为何。
“呀!道爷觉得你根骨奇佳,是个练武奇才,因此···因此···因此有意收你为弟子,做道爷的弟子,你日后前途不可限量。无量天尊慈悲。”金行孙心虚未消,满嘴胡扯道。
“弟子拜见师父!”吕支大喜,当即叩头。
金行孙满面苦涩,受罢,猛得抬手扇了自己一巴掌。三个大头后,吕支听“啪”地一声响,遂抬头问师父什么声音。金行孙笑说放屁声。吕支赶忙起身,劝师父宽怀,又请师父带自己快去寻吕波,晚了定要出人命。
金行孙听此,心中忽又狂喜,想着虽丢了一袋星石,可吕波那里不还有一袋,当即满口答应,回身将蟒皮腰囊拾起,缠于腰间,又捡起禅杖后,便施法掐诀默默感应草兵往何处去了。吕支见师父双手十指不住连弹白芒,心中仅剩的一丝恨意瞬间化作飞灰,看着师父施法动作,羡慕不已。盏茶功夫后,金行孙丝毫感应不到鬼兵之气,当下满面愁容道:“乖乖,大发了,道爷的鬼兵是丢了?还是跑的太远了?”又问:“你那同行的,真是养元境?”
吕支如实道:“回师父,吕波兄弟与徒弟一样,都是养元二层境界。”
“可我那是而立境的鬼兵,耗费道爷七年时间才养驭的,按理说杀···嗯···捉你那兄弟易如反掌,难道而立境的有时还打不过养元境的?”金行孙迟疑道。
吕支疑惑道:“这个,徒弟也没接触过而立境的强者,不知道。师父不是说自己是分野境的,难道还不知?”
“呃,无量慈悲,修道之人以慈悲为怀,不可开口闭口便打打杀杀,太过血腥,这是为师传你的第一修道要法,记住了吗?”金行孙正色严声道。
吕支诚心受教道:“谨遵师父道旨,徒弟铭记于心。”
“嗯,孺子可教也。走吧,你那兄弟应该无事,为师下的命令是活捉。”
“师父慈悲。”
二人向西方行了半里,金行孙忽又想起一事,忙停下脚步,开口道:“徒弟,而立丹有大毒,你可知晓?”
“徒弟愚浅,望师父教知。”
“而立丹属破镜丹,须是养元突破而立之时方可服用,否则必五脏碎裂而亡。你身上不是还有三十枚,拿出来,为师先替你保管,若一不小心错服了,要出人命的。”
“啊!”吕支一惊,望着师父的眼神逐渐狐疑,小心翼翼问:“徒弟有一事不解,师父先前是怎么知晓徒弟有圣品星石的?”
金行孙顿时又变得心虚起来,忙又一本正经道:“无量天尊慈悲。为师不是说了,为师神通广大,有一手算命的大神通,会掐会算,如何能不知。不妨告诉你,这手大神通,名为天衍,苍天的天,繁衍的衍,世间万物哪个能脱得了繁衍传承,哪个比天还大。你是我徒弟,以后会教你的。还有,记住!你我师徒道行尚浅,休对外人提起,否则必有性命之危,记住了没!”
“徒弟铭刻于心!”
金行孙“嗯”了一声,向吕支伸出手来。吕支一愣,转而会意道:“师父算的确实不错,可那三十枚丹药不在徒弟身上,徒弟在地头看田,衣衫单薄,胸囊小,在二郎身上。”
“在吕波身上!”金行孙心疼如揪,大声道。
“是的,师父,咱们快走吧,找到二郎,师父把二郎也收入门,我二人境界低下,到时星石和丹药都交与师父保管。”
金行孙听了此话,心中方觉舒服了些,便又掐诀感应鬼兵气息。直至日头西落,师徒二人将西寨山找了大半,还是未寻到吕波身影。吕支担忧不已。金行孙以为是鬼兵反主,杀了吕波,私自携宝逃了,虽恨恨不已,但见吕支真心服侍左右,便出言安慰,并不实说出心中猜测。因满山感受不到鬼兵之气,遂满口“无量天尊慈悲”,胡说鬼兵已化作飞灰,吕波必碰到了高人,被救走了。吕支觉得自从师父答应收自己为徒之后,并没有再起歹意,而且一再教自己人情世故,闻言遂定下心来。
夜色将临,欲生火,山中已无半点树木,师徒二人只好寻了一通风山洞,准备将就睡一夜,明日再回吕家庄。养元之境改锻五脏,最是饭量大的时候,二人躺下后,吕支因一天未进食水,饿得实在难以入眠,便抱腹起身蜷缩身旁石壁上,垂首苦熬,肚子咕咕声叫个不停。
金行孙听到,笑着起身,从腰囊中掏出一枚丹药,笑着递过去道:“饿了吧,给,吃半枚下去就不饿了。”
“师父说的是,一天没吃了。这小小丹药,当真吃了就不饿了?”吕支捏着一颗龙眼大小肉色丸药看道。
金行孙又躺下道:“这是用十斤鹿肉炼制的辟谷杂尘丹,口味甚佳,一点也不腥,吃一枚,一日一夜不会饿。你境界低,一天没喝水了,不可多吃,最多半枚,否则体内水分必大蒸,胃缩而亡。”吕支依言先咬了一小撮,顿时直觉口舌生津,一瞬间脾胃暖洋洋的,随后便觉脾胃饿意更凶,看着龙眼大小的辟谷丹,宛如见了救命稻草一般,一下魔怔起来,手掌不受控制地就想要将整颗吞下。危急关头,幸而吕支清醒得快,止住了手,否则必将危及性命。紧收心神后,方又咬了一小口,直至两小口吃下了一小半辟谷丹,方觉饿意不再汹涌,于是将剩下半枚收入胸囊,准备明日再吃。
金行孙每次外出,必准备足够的辟谷丹,以备不时之需,也从未如吕支饿得这般凶过,因此并不知晓有时辟谷丹也能间接杀人。洞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金行孙也没能看到如此一幕,否则次日醒来,必要对着一具尸体,口诵“无量天尊慈悲”。
夜色中,吕支枕着右臂,左手摸着胸前的巫本逍遥经问:“师父,逍遥经是什么书?”。
“是本天下通行的杂文,里面记载着数篇修道常识。因能启蒙人智慧,遂被天下各大势力尊为经典。”金行孙说着,不禁想起二十余年前,自己也曾问过别人此话。夜气袭来,回忆涌上心头,心中一酸,忍不住轻叹一声。
“那辟谷杂尘丹也有记载吗?”
“有的,不止辟谷丹,而立丹也有,星石也有,等有时间,为师买上一本,送给你。”
“师父囊中没有吗?”
“为师腰囊空间有限,仅带了些要紧物件,并未随身携带。”
“多少钱?”
“最低百两黄金一本。”
“拿笔抄一抄就完事了,为什么这么贵?”
“冥冥之中自有规定,必须是心怀大道者方能抄录。常人若抄,不傻也疯。”
“口传呢?”
“口传无碍。”
“对了师父,为什么别人的衣衫袖袍腰带看着平常,却能掏出许多东西,师父你的腰带却是鼓鼓的。”
“那是大势力人物,他们所穿的衣衫袖袍腰带,都是经过道甲师施展大神通,牵动星辰之力精心炼制过的,每一件都是宝物,所用材料都是有市无价,因此装起来东西来并不会鼓。”
“难道兵器也能装进去?”
“那却不行,微形星兵可以装,中大形的便不行了,多长多宽便装多少东西,只是看起来不会鼓罢了。”
“越大的兵器,威力越大?”
“是的,相对来说越大越重威力越强,也有例外,区别于所用材料。微型星兵其实也是寻常兵器大小,经过道兵师施大神通牵动星辰之力精心炼制,才看起来小的,须到一定境界才可激发原形。”
“师父能激发吗?”
“为师道行尚浅。”
“······”
“分野之上是什么境界?”
“知命境。”
“还有呢?天行是什么境界。”
“为师也不知晓”
“虞渊是什么地方?”
“为师不知。”
“那如何快速提高境界?”
“出谋划策,沙场征战,建功立业,杀人抢宝,丹药辅修,机缘顿悟,修舆修驭修草修艺。”
“苦修不行吗?”
“很难。”
“什么是舆驭草艺?”
“舆是舆师,有飞舆、堪舆、相师之别;驭是驭师,有苑囿、虫蛊、驯兽之别;草是草师,有草木、丹药之别;艺是艺师,有符箓、道兵、道甲、榫卯之别。为师所学有限,只知道这么多。”
“逍遥经上没记载吗?”
“没有,仅记载这么多。”
“师父头上为什么纹金面獠牙的恶犬?”
“什么恶犬!这是二八星宿之娄金狗!这都不知!吕秀才怎么有你这个儿子!”
“家父和师父很熟?”
“呃,不认识,不认识,为师不是说了,会算的。”
“······”
“娄金狗是什么?”
“相传,每颗星辰都有四灵坐镇···以正四方···替天行道···二八星宿···齁···齁···”
“师父?师父?您怎么不说了?师父?师父?”
······
一夜再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