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乔姐姐和小立叔叔三人来到小院之后,小院里就更热闹了,她们三人由于和父母都很熟很熟,所以很快就融入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中,除了我们三人修炼易筋经的时候会主动避开做自己的事情之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一起。
父亲口中的小立全名严立,是父亲在老家小时候的玩伴,比父亲小四岁,自从父亲去了“夏朝”之后就没见过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从小修炼的功法和剑法也是父亲教的。这次剿匪,父亲在一次战斗中看到了在另一个军团的他,就让姜大将军帮忙要了过来做自己的亲兵,他天赋只能说中等,和在场的几个都不能比,目前也只有他还在武士境界,但他很勤奋,很能吃苦耐劳,父亲以前教的内容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但他的一味苦练成效并不算好,欠缺了丹药的辅助和名师的指导,现在有父亲在身旁指导,便已慢慢赶上同龄人的进度,目前已处于武士境九层,再努力一把,便可以突破武师境,所以最近也更加的勤奋,只要没事空下来了,就会独自练剑;武器是和父亲一样的宽剑,每天早晚他都会和父亲一起练剑,练一样的动作,双人一起练,力与美的结合,还是蛮有看头的!
这个小立是个闷葫芦,待了那么久,都没跟我说过一句话,眼神的对视也就那么几下,但在小院待着倒也没感觉他有什么拘束,干事利索,手脚麻利,小院日常的清理打扫工作他一个人全包圆了,他还顺便打扫了后面的山洞和地窖,然后乘着练剑的时候,把山腰平台那给全削平削齐整了;我得空问过父亲,剑客不是应该很爱惜自己的剑么?父亲把他们的宽剑给我看了,原来是他们的训练用剑,全刀身都不开刃的,可以说是个有把手的长长的铁板,专门在训练的时候用,当然也起到了备剑的作用。
另一个乔姐姐就完全是个对立面,性格活泼爽朗又好动,就是个调皮捣蛋鬼,有她在的地方就会非常的热闹,小院里所有人都被她捉弄过,包括闷葫芦小立,但其中她最喜欢捉弄的还是我,美其名曰“实在太喜欢我了”,对此,我“打不过,只能忍”,她除了我学习的时候能在旁边安静听讲之外,其他时间总是喜欢故意逗我,嗯,各种挤压我,而且还会或抱或背着我在山上四处瞎晃荡,采集野果及树上的果子、逗弄各种野生动物、抓蛇灭鼠杀虫等等无所不为,对此她还觉得不太好玩,觉得不得劲,时常感叹这里为什么没有大型动物,为什么没有魔兽,巴拉巴拉的,把她给能的,总之,她能歇下来的时间很少;不过也挺好,她在山上住的这一个多月,就带着我把我住的这座山逛了个大半,母亲和我在这里待了这么久,她也没带我这么逛过。
与之相比的,她对于修炼却格外认真,父亲他们修炼的时候她也肯定在旁边修炼自己的,表情也特别认真,而且,难得的是,我在修炼的时候她也不会故意骚扰我,只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我,有时候,也会自己在旁边修炼;她使得一手家传的双刀快刀刀法,刀的整体样式和普通的刀差不多,弧度上略微弯一点点,有个比较大的区别是一把刀开刃在前,另一把开刃在后,整体的刀法走的是灵动变幻之道,在进攻和防守时左右刀还会随时互换,让人摸不清路数,眼花缭乱之际便中了招。该刀法面对弱于自己较多的对手,能短时间内制住对手,如果和自己相差不多或稍强的,就主要是以消耗为主,不求一击即中,但求把对方耗死,如果是相差太多的,那就…
“小笨蛋,当然是跑啦~不跑不是找死嘛?!”
乔姐姐如是说!所以,这位乔姐姐的身法和速度竟也是所有人里最好的。但这在表面看来其实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她这种身材,理论上应该负重较大,辗转腾挪之间会有较大干扰,理应不良于运动战才是,但事实是她比谁都闪得快,跑得快,劈得快,嗯,各种快。
嗯,再想一想,她这个身材貌似在运动战中还有扰乱心神的作用嘛!!嗯,一闪身,很晃,再一闪身,依然很晃!再一晃!再一晃!对面应该晃晕了吧!或许还能让对方出点血,鼻血什么血一起流!嗯,如果还不晕就再晃晃!再晃晃!
哎呀…我还是个两岁多的宝宝,我在想啥呢?!
三人中的最后一个表姑,就又是另一种风采,各种大家闺秀表现,坐卧行走,待人接物,哪哪都标准,永远都是身形端庄挺拔、面带微笑、慢条斯理、怡然自得,特别是吃饭喝茶的时候,那种神态,总有一种把萝卜青菜吃出海鲜大餐、普通绿茶喝出顶尖碧螺春模样,这还真不是随随便便找个人能做到的,由此更加让我感到惊奇,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咚咚,她是怎么能在匪窝里做到那么粗犷豪迈、不拘小节滴?
表姑的家传剑法使出来时,就又是另一种美态,怎么说呢?就像是看前世的体操表演一般,整个身形一直变换着各种伸展和弯曲状态,转换状态时又是那么顺滑柔美;与此同时,她又好像能抵抗重力一般,能绕着某一根或某几根隐形的柱子随意穿梭,很多不可思议的造型也不知道是怎么“凹”出来的,套用前世的说法,就是她的核心力和腰力一定很强很强;与此同时,她的那柄活灵活现的细剑会从不知道哪个方向刺来,防不胜防,反正我在看她练剑的时候,就没看到过她的细剑在哪里;父亲还跟我补充说,表姑在比赛场还会穿那种袖袍稍微宽大点的衣服,也就能更进一步掩盖细剑的位置,让对手无从判断,一不小心就中招了;由此,我回想起第一次见表姑,她想抱我的时候,左手就下意识地挪了挪细剑的位置,但当时我确实也根本不知道她在做什么,这应该也是她下意识藏起细剑的习惯使然,当然,也可能是为了不让刺剑硌到我。
六人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多月,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同时又不失严肃认真,众人的修炼和学习都是没有折扣、认认真真完成的;有时候我总有一种错觉,这个世界很明显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在这座山上,竟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外面的打打杀杀、尔虞我诈、纷纷扰扰等,都与我们无关;即便这里的生活条件相对还是比较艰苦,即便所有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即便这里的生活非常平淡,没有乔姐姐表姑她们回忆往昔时那么丰富、那么精彩,但我能深切地感觉到,所有人都很享受、也很珍惜这样的生活!我记得前世有个学者说过,“越是有所经历,越知得之不易”,或许就是因为知道这个世界的残酷性,所以才会更加懂得珍惜如今祥和的生活吧!就这么一直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确实、真的挺好!
快乐的时光眨眼而过,离去的忧愁却总是突然降临,并会久久挥之不去。
在某一天下午,乔姐姐带我去山里转了一圈回到小院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大树下围着的几个人的气氛有点凝重,父亲沉默地看着母亲,表姑坐在母亲身旁轻声安慰着,母亲听到小院门口的声响转过头来时,我能明显地看到她眼中的泪水。
“娘亲~”我异常利落地从乔姐姐背上翻越下来,在她满眼的愕然下,快速地奔到了母亲的身边,问道:“娘亲,你怎么了?”
娘亲眼神中略有悲伤,但没那么强烈,随手擦了擦眼泪,轻轻牵住我的手,把我拉近身边,展颜笑着,说道:“澹儿乖,娘亲没事。”话音刚落,眼角没擦掉的泪水顺着母亲的脸颊流了下来…
“啊…那怎么?”我转头看了看父亲和表姑,莫非是父亲和表姑的事?但看表姑能这么安慰母亲,父亲的表情里也没觉得尴尬,应该不是这种事!
“澹儿…”父亲揭露谜底,说道:“是爹爹又要离开你和娘亲一段时间了,哎…”
我有点恍然,“哦”了一声,然后转头对着母亲,垫着脚尖、用小手分别擦拭掉母亲双眼的泪水,之后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娘亲乖啊~还有澹儿陪着你呢!那个,前天的那个故事里不是说了吗?男人就是要出去闯的,让爹爹去…”
我话还没说完,周围就已经笑出声了,母亲也是“噗呲”一声破涕为笑,然后顺势一把把我抱起,让我像骑马一样坐在她双腿上,然后搂紧我,轻声说着:“我的澹儿真乖,娘亲真的没事,只是有点舍不得,爹爹出去本来就是之前说好的…”
“啊?娘亲和爹爹不乖啦,爹爹出去的事,之前没有告诉我嘛!”我撅起小嘴,故作不高兴,这个时候插科打诨最容易转移悲伤。
“好啦好啦,是娘亲和爹爹错了,”娘亲笑着说,“那让爹爹告诉你这次去干什么好不好?”
“好!”
母亲双手托住我胳肢窝,把我托起来,准备给我翻个身面对父亲坐,没想半空中竟被人截杀,随着“让我抱让我抱”的声音传来,就知道又是那个闲不住的乔姐姐在恶作剧了,她双手抓住我,在空中一个翻身,平稳落地,然后带一个巧劲的让我空中转体后从我后背抱住我,之后就在母亲身边坐好,让我正面面对着父亲;问题是,你抱就抱吧,也别抱那么紧啊,虽然确实是软软的极致享受,但…好吧,我还是个宝宝,我不懂这个,我不会害羞!
事情是这样的,这次父亲回家之前,向姜大将军表达了希望能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的需求,大将军思虑再三,觉得此次父亲既然已屡立大功,在官军中已有了不小的威望,再做白身便有些可惜,觉得父亲可以往军队方向发展,而且,这对于父亲在家族中稳固地位、让母亲得到家族的认可也有相当大的帮助;从军队这个层面考虑的话,在国都做军官最符合父亲的要求,其中最好的职位是维护国都的“武卫军”军官或护卫皇城的“御林军”军官,这两种类型的军官,出于忠诚和能力的角度考虑,一来不容易被调派出去,二来,轮换的时间更长,所以会更安稳。如能就任,父亲便可以安心在国都安家,母亲和我也就不用窝在这个偏僻的小山头,三口之家可以一起住在热闹繁华的大城市里,让我也能多见见世面,与此同时,父亲家族这边的联系应该也能更加紧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对于我长大以后的就学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能力方面父亲自然不缺,现在剑师九阶已能担任这类军官的统领的副职,假设再有两三年,突破到了大剑师,那担任军官统领也够格了;忠诚方面,就需要仰仗大将军了,这次大将军剿匪之后,如此大的功劳,回到国都后出任右相、主领军机大事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到时候由他出面作保,国君必然是可以给这个面子的;当然,“御林军”可能还会有些其他要求的考量,所以姜大将军和父亲主要的方向还是“武卫军”。
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个是剿匪还没完全结束,如果有父亲的帮助,应能加快进度,其二,父亲在剿匪之初乃是白身,这次应姜大将军邀请参与剿匪,虽一直以来立功无数,但能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强力尖刀团的团长,也绝对是姜大将军破格录用的结果,军功和资历尚有欠缺;你再年轻杰出,上面总还有很多老资格的军官在,军龄比你长,资历比你老,武力不比你差,战术谋略也总有可圈可点的人存在,想要把军衔短时间内提上来,光靠这次的大功依然不够;再者,去了国都,在姜大将军八面威风的当下,自然是做越大的官越好,做一把手也总比做副手好。所以,在父亲回家之前,就和姜大将军确定了归家休整之后,会再与大将军一起,奔赴另一个土匪大本营,东北地区的“呼灼岭”,争取再立下大功,把军衔再提高一大截,并争取早日完成剿匪大业,早日班师回朝,早日荣归故里。
父亲回到家后,没过几日就和母亲说了此事,两人为了一家三口的未来也经过多次讨论,觉得大将军的建议实在是最好的办法,母亲虽然短期不舍,但也知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只能多次告诫父亲安全第一的宗旨,父亲自然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