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梓达拿起身份卡片,瞥了一眼就放在一边,但更加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超能潜力检测申报表”上面的信息,看看是否有填错。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纸质文件?”
“罢了,可能是这个超能潜力检测特别认真严肃吧,所以手续反而比较复古。”
自言自语了几句,牛梓达把身份卡片和表格重新收拢到口袋里,并把口袋扣合了起来。
一转身,来到灶台前,看到锅里的冻鱼,基本已经解冻完成。
拿钳子把鱼捞出来看了一眼,这鱼长得像是鲶鱼和安康鱼的混合体。头大而方,眼睛长在上方两个角落,看起来有点滑稽。
这种鱼是既不是鲶鱼,也不是安康鱼,而是一种新繁育出来的养殖鱼种,叫新狼鱼,专门供给食用的。
“这新狼鱼……也不知道为什么叫“新”狼鱼,难道还有种旧狼鱼不成?”少年咕哝了一句。
“主人,是的,地球上曾经有一种旧狼鱼,但是在黑暗三百年期间灭绝了。这个新狼鱼是天京农业部根据灭绝的狼鱼基因,集合其他鱼类基因,新研育出来的鱼种。因为它什么都吃,很好养殖,所以现在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食用鱼之一。”机械女声娓娓道来。
“原来如此……小昭,有了你可真方便,我觉得我自己都不需要再去学习什么了。之前读的十二年义务教育,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呢,反正有什么不懂,随时问ai就好了。”
“不是的呢,主人,作为一个私人ai,我的数据库大小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能回答上来您的每一个问题。小昭觉得您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如果您能通过今天的超能潜力检测,就有机会去超能学院深造,探索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未知的领域,现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ai对超能方面有比较深刻的学习经历。”
“哎,是啊是啊,活到老学到老,总有新的知识去探索。”
“主人,您才18岁,正是最好的青春年华,跟老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一句古语说,经常说自己老的人,会老得比别人快。所以不准再说自己老哦。”
“我不是说自己老嘛……行吧行吧,以后不说了不说了。”牛梓达苦笑一声。“小昭”是他给私人ai取的名字。至于取名的背后,还有另一段故事。不知道为什么,这个ai现在的“性格”,反而有点像长辈,有时候还挺唠叨的。
牛梓达把这一尾解冻后的新狼鱼放到灶台旁的平台上,从墙面内抽出一把刀具,“啪”得一下就把鱼头切了下来,然后扔进了灶台下的垃圾桶。
接着,花了些许时间,处理了一下鱼身。然后把处理过后的鱼肉再次扔进了锅里,放入调料,开始煮汤。
“今天下午要去参加检测,喝碗鱼汤润润身子。”
“噫……好腥啊。”
牛梓达立刻从冰箱里取出几块生姜,切成片,扔进了汤锅。
“鱼汤配姜,刚好去腥,善哉善哉,嘿嘿嘿。”
接下去就是文火慢煮的过程了。这新狼鱼之前也吃过几次,皮肉都比较厚实,耐煮,可以煮上半小时一小时,也不会煮烂。
“听说这新狼鱼生性凶猛好斗,在水域里往往树敌众多,是一种脾性恶劣的杂食鱼类。如果是野生的,那肯定肉味鲜美吧。但是现在哪还有什么野生的鱼呢,市面上都是养殖鱼。”牛梓达摇了摇头,把锅盖盖上,踱步来到床尾方向的墙壁前。
又通过一个手势,墙面的一部分收缩,露出几个抽屉。
拉开了最上面的一个抽屉,里面是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
牛梓达拨开抽屉内的一些小物件,露出了被掩盖在下方的一张褪色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梳着左右对称蝴蝶辫的女性。虽然这张照片已经褪色到几乎只剩黑白,但里面这位女性的娇美,依然透过照片,扑面而来,让人下意识地出神而视。
清秀绝俗的瓜子脸,双目湛湛有神,秋波连慧,肤色晶莹,柔美如玉,气质犹如晓露芙蓉,甚是惹人怜爱。
“真漂亮啊……”牛梓达下意识地喃喃道。
这张照片是牛梓达父亲的遗物之一,但照片里并不是牛梓达的母亲。
照片背面写了“邱……”,似乎是一个名字,但后半部分辨识不清。“邱”也许是照片里女性的姓。
同时照片正面写着“小昭”。牛梓达猜测,这应该是一个邱姓女星扮演的角色,叫做“小昭”。因为这张照片,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张娱乐海报的一部分。
这张照片和抽屉里其他一些小物件一样,都是“黑暗三百年”前的文物。
牛梓达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拓荒者”,同时兼任“考古”相关的职务,主要工作就是发掘“黑暗三百年”之前人类文明的遗留。有时候,“拓荒者”可以自己保留一些经过主管部门认定不那么重要的文物。这些不重要的文物,时常也会流入古玩市场,进入不同的人手中被收藏。但总的来说,重要的文物基本不会流出,而且所有流出的文物的信息都会在国家数据库中被事先收录保存。
很显然,在“黑暗三百年”之前,人类也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文化,但是很大一部分都在“黑暗三百年”间遗失了。寻找过去,探究历史,是当下人类正在做的大事之一。
“拓荒者”,是华国官方下属的一个特殊部门。“拓荒者”的主要任务包括了探险,考古,以及重建宜居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各种危险和意外。
很不幸的是,牛梓达的父母,就在早年一次探索任务中,遭遇了意外,双双牺牲了。
华国,历来对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并且牺牲的人士的家人,提供充分的福利和支持。
牛梓达这间2来平的小房间,其实就是来自父母的遗泽,是国家直接分配给他的。别看着房间小,但其实在寸土寸金的洛城,一般的三口之家,要购买一间类似大小的居室,可能需要夫妻两工作五年,且完全只存钱不花钱。
唯一的限制是,这是一间“抚恤房”,规定了5年之内不能出售转卖。当然牛梓达也不会考虑卖掉这个房子,毕竟就算卖掉了他也买不起更好的,而且他也需要一个地方安身。这里已经是他十多年生活习惯了的小窝。
因为父母在牛梓达小时候就故去,社区还分配了专门的阿姨定期上门照顾探访。而街坊邻居,也多对牛梓达照看有加。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华国提供的十二年义务教育,还为特殊困难儿童提供了免费的一日三餐。
所以,虽然生活很困难,牛梓达还是野蛮生长,在今年,刚刚顺利地从十二年义务教育中毕业,正式开始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独自生活。
“哎,真的不喜欢做饭啊,但是现在开始一个人住,也没办法了,只能自己做。煮汤毕竟已经是最简单的了。”闻着新狼鱼姜汤的味道,牛梓达转头看了一眼灶台,抱怨道。
“主人,要不要小昭替您做饭呢?”牛梓达面前的墙面上,部分墙面其实是显示屏,显示出一个娇美的女性脸孔,不是那邱姓女性,还能是谁?
父母故去之后,牛梓达也获得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ai,国家安排的免费的那种。免费仍然是因为“牺牲人士家属”的原因。一般人要获得私人ai,还是需要去市面上购买的。这个免费获得的私人ai,就是现在的“小昭”。
根据最新的“私人ai管理条例”,一般情况下,每一个人的私人ai不能因为自己死亡而被强制回收归库,不能二次利用,不能赠送给后代,等等,主要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的隐私。除非当事人自己通过申请,证明了赠与、捐献、分享自己的私人ai,是符合自己意愿的,那么他的私人ai以及附属的数据库才能被他人获得。
当然,这些条例只是对一般民用而言有意义,在战争和冲突中,这些条例也很难被遵守,战士试图截取敌对方信息库,是很正常的事。所以目前各类ai,往往也有自毁机制,会随着主体的死亡或者失控而自毁并抹除数据库。
牛梓达父母的年代,也就是十多年前,私人ai已经普及了。但是因为他们是在野外探险时遭遇意外,所以牺牲的时候,ai就自动跟着一起自毁了,从而并没有给牛梓达留下ai和数据方面的遗产。反倒是留下了一些历次探险得来的文物,当然是不怎么重要的那种。
获得了华国免费赠予的ai和住房后,牛梓达对自己小窝和财产做了一次数据读取存档,其中就包括了邱姓女性的海报。之后,在与ai的第一次互动中,需要给ai命名,正当牛梓达取名困难时,ai给牛梓达提供了一些选项:
“打桩机”;
“小昭”;
“内陆设厂”;
牛梓达在斟酌之后,选择了“小昭”这个看起来正常一点的。而且谁不喜欢一个美女形象的私人ai呢?
至于另外这些选项,牛梓达也询问了“小昭”,到底是从何而来。原来“打桩机”是来自一本牛梓达父亲遗留的工程学文物图书,而“内陆设厂”则来自于牛梓达母亲遗留的一本经济贸易相关的文物手册。
“别别别,之前又不是没试过,你做饭不行……”
牛梓达拒绝小昭做饭的话音未落,窗外突然响起了巨大的轰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