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章:神兵魔刃
    醉霞阁,坐落在洛易东南处。面前就是洛易城门正对的主街,地段极佳,每日客人往来络绎不绝,堪称日进斗金。提供的服务更是全面,无论是吃喝玩乐,或是花天酒地。只要你有相关的需求,醉霞阁就能让你满意的把自己的银子花出去。

    堪称这个时代最顶级的会所。

    姬辰和舞阳从大街上走过,醉霞阁顶楼的一扇窗户也缓缓合上,“看样子,公子辰在知我院收获不少呢。”

    风吹过她的头发,扬起靛青的发梢,她慵懒的靠在窗台上,樱唇微启,音色妩媚,眼角含笑,摄人心魄;宽松的衣袍掩盖不住她诱人的身段,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动人的风情。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通过气质判断年龄的女人,但从她靛青的眼神中流露出的贵气不难意识到,她的身份并不简单。

    “那是自然。”

    她对面坐着一名黑发玄服青年,面无表情的开口:“能拜师悬剑白衣,就已经是一种证明。”

    “他回来了,不会平静。”玄服青年笃定的口吻做出结论。

    正如苏泽预料的那般,但凡了解到姬辰回国之人,都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样的判断:这位公子不会甘于平静,晋国的朝堂很快就要波涛汹涌了。

    作壁上观者有之,满心期待者有之,推波助澜者有之。

    但跟苏泽暂时都没什么关系。原因很简单,他层次太低了。

    就比如当时,他和姬辰一起进城,相距不过二十步,还远远的看到了这位剑眉星目气质绝佳的公子哥。可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姬辰身上,谁会注意他这个无名小卒呢?

    苏泽进了城,先是出示自己的游学证明继续白嫖住处食物,然后开始思索自己下一步如何行动。

    根据自己的记忆,再加上对历史的分析,苏泽很快得出结论:想要在这个时代混的开,归根结底在一个字-----名。

    士子之名,大才之名,国士之名。

    大家都想在这场席卷九州的列国吃鸡大赛中当坤王,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君王都是六边形战士能让国家长治不衰的,这时候人才的重要性就直接体现出来了。比如百年前吴炎之间强弱形式的对比改变,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谁也不想当第二个吴国。

    然而人才这个东西很难评价,能不能对国家做出贡献没干之前谁也不知道。这时候名声就很重要了,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天下人都觉得你行,君王们才愿意拨冗给你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就像前世必须要一个非常牛逼的简历五百强的hr们才愿意跟你聊聊。

    不然大家都很忙,哪有功夫搭理不知道哪里来的阿猫阿狗?

    苏泽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打造一份金光闪闪的简历,最好是牛逼到让君王一看就直接被震得目瞪口呆阿巴阿巴纳头就拜的那种。

    并不容易。

    苏泽已经选好了舞台,洛易醉霞阁。南来北往必经之地最大的风雅场所,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里扬名立万是最优选,届时消息会像插了翅膀一样飞向列国,为天下所知。

    但头疼之处在于,苏泽现在缺少一个好的剧本。

    因为孑身一人,所以苏泽的情报和对列国动向的了解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对他来说非常致命。念及此,苏泽又不由得想到了《纵横》,更是对陈相那老匹夫恨得牙痒痒。这么经典的政治哲学不采用就罢了,居然还弃之如履,老混蛋真真是老昏了头,有眼无珠。

    呸,让这样的人辅国把持朝政,你陈国真该死啊!

    早晚有一天弄死你。

    心中暗自诅咒了一阵,苏泽知道骂那老混蛋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晚上去醉霞阁碰碰运气。这样想着,就躺在官店的床榻上,闭上眼睛养精蓄锐。

    苏泽这边直接躺下。而另一边,姬辰也悠哉悠哉的晃回了王宫。

    姬辰没有官职在身,所以暂时还不能在朝堂上觐见君王,这是规制,就算他是的孩子也是一样。姬辰游学在外多年,和母亲虽然有书信往来,但些许文字哪能抵思念之情?

    待姬辰从母后寝宫出来已经是接近晌午,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又被叫去面见晋君。父子二人见面,可聊的话题也不是很多,只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姬辰在知我院读书的情况。又问了问姬辰的那位老师悬剑白衣,得知他身体还好,此次姬辰下山也没有多交代什么,就止住了话题。

    谈话间晋君还问起姬辰此番回来是否有为国效力之心,姬辰自然肯定。不过姬辰也说觉得自己回国日程尚短,国内情况尚且一知半解,贸然出力恐有不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晋君大笑,觉得姬辰这次出去确实是成长了不少。

    父子一通交谈,等姬辰从王宫离去已是下午。而且还没吃午饭,只觉得腹中空空,前胸贴后背。

    回到自己住处,美美的吃了一顿,然后沐浴更衣洗去一身路途风尘,姬辰先是点上一只熏香,想了想,又给自己倒上一杯晋酒,刚要坐下,又觉得不妥,于是拎着酒坛子放在桌边,这才满意的坐在桌前。

    桌上除了一副剑匣,再无其他。

    而姬辰的目光也正是停留在剑匣之上。

    而他的思绪却已经翻越千山,仿佛回到了那座峰,那片竹林,那个小院,那石桌旁的石凳处,一如以往那六年时光一般。

    他回想起的是于老师分别那天的场景。

    “书读了这么多年,剑练了这么多年。你想下山,也好。固守在这院子方寸之地,对于你来说也未尝是好事。”石凳上坐着一位白衣中年,端茶轻呡,寮寮茶香升腾。他的容貌集合年轻人的俊美,也包含着久经世事的成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双眼睛,锐利不折如南山之竹,似乎能笔直的洞穿乱世。

    “弟子下山之前,还有事要请教老师。”

    姬辰坐在老师对面,面前的茶水一口没动。

    “何事?”

    “这天地间,冥冥之中真有一股超越凡人的力量,如无形之手拨弄众生?”姬辰微微挺直了腰背,想要从自己的老师,天下闻名的大儒名士口中知晓答案。

    “四时轮替,光阴荏苒,乃是天道。我辈身处其中,如何能不受其扰?”白衣反问自己的爱徒。

    “如此,剑又何解?”姬辰再问。

    姬辰年幼时曾得一剑择主,此剑通灵至极,然也凶戾之至,剑出必有生灵献祭,否则就反噬其主。

    姬辰确信这是不世名剑,但是找遍知我院典籍,也没找到与之相符的名剑。往日里他可以不求甚解,但此次下山去,剑锋出鞘的机会必是很多,所以他要搞清楚自己手中剑的来历。

    “具体的来历我也不清楚。莫说为师,想必九州之内,除了那位之外,也再无人清楚此剑的真正来历。”白衣看向将天空染成一片烂漫的落日,语气有些复杂。

    “神兵魔刃天地所降,择主而侍天意所归。”

    姬辰心中暗暗咀嚼了几遍师父的话,只觉得云里雾里,似乎暗藏玄机,又似乎只是随口一说的修辞。不过他还是心有不甘,“师傅说那位可能知晓,他是谁?弟子又该如何才能找到他呢?”

    “若有朝一日,你成一国之君,或者天下绝顶,自然知晓。”白衣笑而不语。

    “既然如此,那弟子定当竭力。”姬辰没再追问,既然老师不说,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庙堂蝇营,凶险远胜江湖。你此回晋国,千山之外暗潮汹涌,务必小心慎重。”自己最看好的弟子为了心中的志向要投身乱世,姜若虚心中纵然万分不舍,却也不愿阻拦。只能如父母叮嘱远行的游子般,细细叮嘱。

    “弟子明白。”姬辰很认真的听着师父的每一句话。

    “此剑尚无名?这一下山,它将会伴你一生,可有为其赋名?”姜若虚伸出手指轻轻在剑鞘上拂过,劲气含而不露,已引得神剑嗡嗡不止,似是耐不住要出鞘饮血。

    剑乃君子之器,战国时多有以剑喻志之说。名剑,名士,他们的故事本就交相辉映,相辅相成。

    姜若虚问剑,实则是问人。

    姬辰只是略一思考,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青萍。”

    风起于青萍之末,扶摇于九天直上。

    姜若虚点了点头。

    “有此志向,甚好。”

    “不过为师还有几句话,你且听之。”

    “老师请说。”姬辰站起来执弟子礼。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智者实不可为当不为。若是有一天倦了,就回知我院。为师虽不能荡平乱世,但青锋三尺,也能护身前方寸周全。”

    白衣大儒语气不紧不慢的嘱咐道。

    “弟子多谢老师。”

    姬辰鼻头一酸,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

    姬辰手搭在剑匣上思考,一国之君或是天下绝顶,老师给曾说了两条道路。姬辰思考了很久也没想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只能是默默将这件事压在心底。

    至于为何不要官职,原因也很简单。

    姬辰刚刚回来本来就有无数的眼睛看着他,如果再便表现火急火燎,难免引人猜忌。晋国十几年来朝堂权力体系早已定形,以相国为首的文人集团和以大将军为首的武将集团几乎把持了晋国上下所有,两方僵持不下,局面就犹如挤满一堆食人鱼的池塘。

    自己贸然下场,就像是把一条鲶鱼扔进这个看似波澜不惊的池塘。

    搅水固然可能。

    但最可能的还是被双方撕成粉碎,灰溜溜的夹着尾巴滚下桌去。

    姬辰想要进场需要找到一个时机,最起码要被某一方短暂的认为是“自己鱼”,才不至于刚刚下场就被撕碎。

    晋君见过姬辰,父子重逢之情,让他的心情好了不少。同样的,姬辰沉稳的表现亦让晋君感到满意。要不是前两日已经敲定了出使炎国的使团名单,晋君说不定就要让姬辰主导此事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