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戏子,为走彩派之一。
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伶人戏子,扮相诸多,各有所长,为众人所喜爱。
修行之法,在各家之中,亦有所长。
自称红尘道,金丹道斥为鬼道,魔道。
但其修行之术,却非左道,故而亦正亦邪,颇无顾及,虽为走彩,却手段非凡。
第一关,曰:牵丝。
此境难关有二,一为心身别分,二为剥神为丝。
伶戏为走彩一派,内部也分诸家,各有偏侧,修行亦有所不同。
或重曲技,或重演扮,或重肢形,或重娱巧。
或擅扮妖鬼,或扮仙神,或扮才子佳人,或扮帝王将相,或扮贩夫走卒。
一身万相,我非我。
万念一心,谁又谁。
此二句为伶戏修行纲要。
此道传承颇久,乃是从巫祭中别分一类,最原始之传承在于巫祭的傩戏,本是驱神鬼的手段,后经由变化,成为如今的伶戏。
天公曾对伶戏有所评价,称伶戏者,以无情身扮有情客,无我,非我,皆我。不做真人,偏弄假!弄假!弄假!再做真!此道反复艰难,实可悲也。
所谓心身别分,即心不御身,身不祸心。
通过大喜大悲等剧烈之情感,辅以针药,进行封情,而后通过《伶人经》《戏书》等伶戏各家书籍,使伶人戏子将情感化为工具,不时借取或封存,成为有情者,无情人。
至于剥神为丝,即是伶戏的正式修行。
通过将心神剥分,化为丝线,遍布周身,而后心念一动,肢体神情,随心而动,可做出种种非常之举,正补心身分别之弊端。
只是虽骨肉经络皆灵活可动,其中痛楚并不削减,反而越发清晰。
从此一生为戏,由真入假,演人性,扮人身。
第二关,曰:非我。
此关亦有两种修行,一为寄情,二为封欲。
此二也可称一,乃是通过捷径手段,将自身的魂魄拆分,或封在内,或寄在外。
修行之时,人不自控。
寄情时,为情所驱策。封欲时,又为欲所指使。
形如疯癫,常自言语,自分众念,为众为一。
众多伶戏者,多以面具,铜镜,人偶,珠宝,书画,动物等为寄物,每每随身携带,可视为法器,时常与寄物言语。
若此关修行不当,或真疯癫,或情重而死。
成功之后,从此无情无欲,亦无心无我。
第三关,曰:垒台。
情欲已清,心神便定。
外修敛神之术,内垒心神之台。
第四关,曰:鬼戏。
以寄情之物,辅以众生念头,内藏心神之中,化念头为鬼物,以寄情之物操控,炼为鬼戏子。
封登阴之日,需驱使鬼戏子垒台演戏,以此精进。
第五关,曰:幻梦。
人有七情八苦,沉沦欲望苦海。
诸所失,诸不可得,诸喜乐,诸悲悔,诸恨仇,诸不舍。
以心台为梦,诸鬼做戏,蒙昧人心,教人于幻梦之中,开解心结,或永堕其中。
以其心,情,思,欲为资粮,演化心台,精进鬼戏。
第六关,曰:无我。
戏台已筑成,戏子亦成角。
此时,需蒙昧自我,投入心台之中,经由诸世,或男身,或女身,或帝王权贵,或豪绅富商,或贩夫走卒,或亡命之徒,或孤苦之人。
经众情,至无情。经纵欲,至无欲。
而后将寄情封欲之术开解,外哺内心,心念愈强,可以驱使鬼戏子于外界,一念之间,令人入幻梦之中。
此关修行,颇为凶险,若无法达到无情无欲之境,将在心台不断流转之间,心神耗散,从此身死。
第七关,曰阴神。
此关,即修行阴魂也,与金丹道无二,修成后,阴魂出肉窍,却不再修阳神,而是转修鬼神道,亦称鬼道。
第八关,曰鬼府。
大鬼修行,多在阴冥之地,占据一方,多敕封妖鬼,一来占据阴冥之地,方便修行资粮。二来兼修神道,掌控阴神权柄。三来不得出阴冥,以下属妖鬼干预阳世。
伶戏修行至此,又与众鬼修有异。
其中关键,在于心台,化假成真,众戏鬼成真妖魔,坐心台为鬼王。
心台亦真亦假,或实或虚,成为法器或术法,也称鬼府心台。
第九关,曰:洞天。
经历雷劫,成就鬼仙。
鬼仙者,天地人神鬼五道之中修行最低,成就有限。
伶戏修行,成就鬼仙之后,另有前路,称为内洞天。
所谓洞天者,为仙神者,开辟阴阳,分清浊,以术法或器物维持的小天地。
伶戏修行者,以鬼府为根基,嵌入大天地之间,再于鬼府之中,开辟阴阳,分清浊。
鬼府为心台,亦是伶戏修行根基,鬼府化为内洞天,即是心中开天地,自身得道果。
从此超脱鬼仙桎梏。
正因如此,伶戏虽为鬼道,魔道,却亦有成道之机缘,故而众修行之家,称伶戏之修行,为非左之道,近左之道。
伶戏修行,也就是红尘道,与金丹道修行相比较,算是走了捷径,不要肉壳,故而不修先天气,在阴神之境,直入鬼道,不渡阳神之关,又将五气三花之关隘移于内洞天境,在开辟天地之时,取巧渡关。
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心台,鬼府,内洞天的修行上,如提前炼制了伴生法器或先天术法神通一般,增添了成为鬼修后的护身手段。
心台蒙昧轮转的经历,对于成仙之后的九难修行,亦有所帮助。
此外,内洞天的开辟,可以帮助修行者更好的感悟天地,求道问我。
伶戏的修行者在初修行时,因修行牵丝,肢体诡谲,故而多用暗器或近战,修成心台后,对于幻术或心神之术法有着较高的抵抗之力。
但在总体看来,伶戏修行者在修成鬼戏之前,防身护法的手段较少。
在修成鬼戏后,亦不过多了较多的幻术手段,对于阴鬼之物较为克制,同道斗法之中,倘若提前有所布置,尚可周旋一二,正面对敌,则是输多赢少。
且伶戏的修行其中艰险亦是颇多,过于看重修行者本身的心性坚韧,倘若修行者心性不足,数关修行都有着身死或疯魔的可能,况且鬼道修行,在五道之中,成仙亦颇为艰难。
总的来说,相比较于金丹道,伶戏修行的悟性要求更低,因为修行鬼道,所以对于肉壳的要求几乎没有。
但对于心性的坚韧颇为看重,倘若天赋不足,比起金丹道的修行,反而更加艰难,更容易误入歧途,堕入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