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七章 朝廷圣旨
    大家喝得畅快,兴致正浓。大门外传来嘈杂声,管家张满匆匆过去一瞧究竟。恰好有一个家丁跑进来,二人撞个满怀,张满差点摔倒。张满站稳后正想骂一句“好个不长眼睛的东西”话到嘴边收了回来,今日是老爷的六十大寿,又有这么多客人,自己嘴上要留意,更不能打人,于是抓住这个家丁的胳膊,说道:“好个不长眼睛的混小子,急甚么?”家丁慌忙解释道:“张管家,门外来了官家的人……说是朝廷来的人……”这个家丁年龄尚小,不曾见过朝廷大官,未免有些激动。

    大家听说是朝廷来人,立时没有半点喧哗。张浚眉头微皱,离席前去迎接,王太守等官员紧随其后,其余人站立不动。此时,外面的来人也已经走了进来,为首之人见到张浚后,拱手笑道:“张大人,一向可好?听说大人今日过六十大寿,下官来得匆忙,没有带甚么贺礼,请多见谅。”张浚亦是拱手笑道:“原来是黄大人,不是告病在家养老了么?今日怎地跑到老夫的农家小院了?当真是蓬荜生辉啊!”

    这位黄大人听闻此言,故作生气的样子,说道:“张大人,你我同朝为官多年,战场上也是生死之交。若是如此客套,下官不吃你这碗寿酒,转身走了,瞧你的老脸往哪里放来?”张浚赶忙拉住黄大人的手,笑道:“黄将军莫怪,老夫说笑而已。”二人哈哈大笑。

    张浚收敛笑容,正色道:“众位同僚,黄佐黄老将军是老夫生死之交的兄弟。与金人作战数百阵,身上受伤十余处,是朝廷的大功臣。”

    黄佐谦逊道:“张大人过奖了,下官不过是一介武夫,杀敌报国那是老夫应尽的职责,张大人才是朝廷的栋梁,大宋国可以没我黄佐,却不可没有张大人。”

    众官员同声应和道:“二位老将军皆是朝廷的栋梁。”

    此刻,黄佐就在近前,钟子义暗暗多瞧几眼,竟然无法认出。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哪里还有当初记忆中的模样?只见他须发花白,黑红脸堂布满皱纹,目光炯炯,却也不言自威。

    张浚拉住黄佐的手,请他入席就坐。挥手示意大家皆坐下吃酒。管家张满拿来一双干净碗筷,放在黄佐将军面前。那些跟随黄佐一起到来的七八个随从人员,张满早已安排妥帖。

    有仆人端上两大盆清炖鲤鱼和清炖野鸭子,小心翼翼放在黄佐面前。张浚指着这两大盆菜,笑道:“黄将军,尝尝永州的特色菜,是不是和洞庭湖的一样好吃。”黄佐将军笑道:“既是湖水野生,自然是一样好吃。”举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品尝,点头连说好吃。二人会心一笑,举杯同饮。

    张浚向众位地方官员介绍黄佐老将军之时,站在不远处的杨红莲听得清清楚楚,知道这位就是黄佐黄叔叔,心里不由得一惊,更有几分激动,与钟子义对望一眼,二人谁也没有言语。钟子义在二十年前见过黄佐,现在已经认不出了。岁月不饶人,这位当年的彪悍将领也已是花甲老人,由于连年征战,身上又多处受伤,明显比常人衰老。钟子义也由一个孩童长成壮汉,黄佐将军哪里会认出钟子义,更不要说杨红莲啦。

    钟子义心想:须得找个时机与这位黄佐将军接触才是。可是怎样才能有这个机会呢,钟子义心里清楚,自己是一介草民,而对方是朝廷大员。在这里不能随便乱来。

    钟子义思索着,身边的司马帮主低头自顾自吃他的鸭子。只见他津津有味地啃一个鸭头,左手里还拿着一只鸭腿。钟子义不禁失笑,逗趣道:“帮主斯文点,大家都在瞧着你。”司马望游目环顾一圈,压低了声音说道:“哦呵呵,瞧吧瞧吧,老叫花就这副吃相,不害臊。”

    钟子义道:“司马帮主,晚辈想找个机会与这位黄大人叙谈叙谈,你看如何?”

    司马望又夹一块鱼肉放入嘴里,边吃边说道:“这个……这个容易,等我吃饱了再说吧。”咬一口鸭腿肉,好奇地瞧一眼钟子义,问道:“你怎么不吃?你找黄大人要说甚么?为何想与他叙谈?”问完几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旁边伺候的家丁,赶忙过来又给重新满上一杯。司马帮主伸手抢过酒壶,回头笑道:“老叫花自己动手,你们只管忙去。”

    钟子义听他如此相询,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应答,反倒有些后悔向司马帮主请教。只好敷衍道:“没甚么,晚辈就是想结交一下这位黄大人。”司马帮主嘿嘿笑道:“这话出自钟大侠之口,甚是奇怪,自从见到张都督,老叫花也没见你主动结交,偏偏要结交这位黄大人,你说奇怪不奇怪?”“司马帮主小点声……”钟子义用手示意司马帮主小声说话,司马帮主视而不见。

    不远处,黄佐正与张浚叙话,闻听司马帮主之言,抬头望向这里,司马帮主似乎更为得意,说话声音更大:“钟兄弟,现在要不要老叫花为你引见引见?我敢打赌,黄大人指定喜欢钟大侠。”

    众人目光皆向这边看来,钟子义知道此刻已经无法回避,只好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向黄佐一抱拳,大声道:“在下钟子义,拜见黄老将军。”

    黄佐仔细打量一番钟子义,不曾相识,心中疑惑,示意钟子义坐下,道:“钟大侠一表人才,老夫建议你跟随张大人建功立业,不要依傍老叫花子到处吃白食。”其实,黄佐坐在席间,早已发现司马望,见他与钟子义非同一般的亲密,又听见他俩说起自己,故此以言语取乐帮主。

    司马望笑道:“黄大人,老叫花子今日就是吃白食的座上客。过些日子到了临安,还要去黄大人府上叨扰。”司马帮主说罢,撕下一块鸭肉,放入口中,神情自若,津津有味地咀嚼。

    黄佐笑道:“司马帮主若能到老夫的府上,老夫定让司马帮主吃饱喝好,老夫借花献佛,在此先敬帮主一杯。”司马帮主端起酒杯,道:“不敢,应当先敬黄将军。”

    黄佐将军饮罢放下酒杯,眼睛瞧着钟子义,心中想起一个人来,隐隐觉得有几分相像,暗忖道:“世上模样相似的人常有,应是自己多疑了。”黄佐试探问道:“钟大侠哪里人氏?”钟子义抱拳道:“晚辈自幼便没了父母,跟随师父在武当山习武,自然是武当山人了。”司马帮主酒兴正浓,说道:“钟大侠师父也已仙逝,现在是无父无母无师之人,不如跟随老夫做个乞丐,有甚么不好?”

    黄佐笑道:“只怕钟大侠不愿意,除非你将帮主之位传他。”张浚将军接道:“这倒是正理,司马帮主不是正愁没有合适的人选么?我看钟大侠就合适。”司马帮主心中为之一动,心想若是能将帮主之位传于钟子义,我丐帮定能兴旺繁荣,如此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人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司马望笑眯眯端详钟子义,说道:“钟大侠可有此意?”钟子义连忙摆手:“万万不可,晚辈何德何能,如何担当此等大任!”司马望笑道:“钟大侠不必为难,此事暂且放下,以后再议。”司马望心中暗想:“帮主之位关乎丐帮生死存亡,不可草率,需多方考察才是。”

    丐帮之事外人不便掺和,司马帮主自有忖度,黄佐和张浚二位将军为了避嫌,也就不再多说甚么。黄佐端起酒杯,朗声道:“来来来,大家共同举杯,共祝张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座诸位纷纷应和。

    酒宴正酣,永州王太守等众人陆续过来向张浚和黄佐二位老将军敬酒,张黄二人甚是谦和,一一回敬。

    宴席过后,众人渐渐散去。黄佐故作醉态,张、黄二人携手步入书房,关上房门后,黄佐低声道:“张大人,今日这酒喝得畅快淋漓,朝廷大事却时刻不敢怠慢轻忽。”张浚道:“黄兄大老远的来到这偏僻之地,张某猜测定有要事,请黄兄吩咐便是。”黄佐点头道:“张大人猜对了,皇上牵念张大人,亦知你心有不甘,特命老臣前来探望张大人。”张浚听了,眼中含泪,颤声道:“承蒙皇上厚恩,老臣也时刻牵挂朝廷之事,旦夕不敢相忘。怎奈老臣被贬谪在这偏远蛮荒之地已有八年,整日介只能做些清闲小事,与山野隐士无异。”“这些年委屈张大人了。”黄佐从怀里掏出一张圣旨,展开后,朗声道:“圣旨到。”张浚闻听急忙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命张浚克日前往潭州,授潭州兵马指挥使,兼江南西路宣抚使,钦此。”张浚听完圣旨,激动不已,说道:“老臣张浚,接旨。”黄佐将圣旨交到张浚手中,双手搀扶起张浚。

    黄佐道:“张指挥张大人,事情原委是这样,前些时,朝廷派使臣孙道成前往金国贺岁,暗中观察金国虚实。回来后向朝廷报告金人有南侵之意。孙道成借此力荐张大人,劝说皇上下旨,命张大人重回大都督之位,威慑金国。左丞相汤思退等一干主和派在朝堂上极力反对,疑心孙道成串通主战派,便寻个不是将孙道成贬到绵州任太守。金人忌惮张大人的威名,想方设法施压朝廷,不许启用张大人。皇上无奈,权衡利弊,密宣老臣进宫,派老臣亲自来见张大人。皇上之意是,潭州不是江防前沿,即使金人知道,也不会引起金人过度反应。张大人到潭州后,表面上低调行事,暗地里加紧招募训练士卒和筹划粮草战船,以应战事。望张大人体会圣意。”

    张浚闻言,眉头紧锁,沉吟道:“当初老臣多次上表请求备战抗金,皇上以‘今复论兵,极为生事’为由,将老臣贬至此地。丞相秦桧不依不饶,欲加害老臣,偏偏老臣命不该绝,秦桧先我而死。金人狼子野心,世人皆知。今日承蒙皇上启用老臣,老臣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黄佐感慨道:“张大人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国,若是张大人镇守长江,金人岂敢觊觎江南。”

    张浚摇头道:“老夫何德何能容黄将军如此看重?向者,老夫不过是依仗刘锜、韩世忠、岳飞等众将领同心协力,奋勇杀敌方才取得多次大捷。而如今岳飞和韩世忠等主将已不在世间,刘锜老将军也是身患重病,不得已仍在坚守镇江府,好在有杨钦将军辅佐,尚可无虞。”黄佐想起当年岳飞对自己的情义,声音哽咽,动情道:“张大人说得极是,岳将军唉!”张浚眼见他那花白胡须微微颤抖,用手轻抚他的臂膀,说道:“眼前你我也是须发花白,步入暮年。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是这大宋江山终须后继有人啊!”

    张浚发自肺腑的话语说得十分诚恳,远离庙堂仍不忘忧国。黄佐心下敬重有加,劝慰道:“老兄啊,现今咱们宋国的栋梁之才,文有张孝祥、虞允文、杨万里等后起之秀;武有李显忠、时俊、林雄等人,皆是忠勇将才,可堪大用。更有右丞相陈康伯主持朝政,建王赵玮贤明,未来可期。老兄不必太过忧虑。”

    张浚闻听,大感欣慰。

    二人又聊些身体健康状况之类的话题,少不得一番相互慰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