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出城筹粮
    四月五日,戌时,天刚黑不久,南城门外。

    公孙雪晴说道:“军师,城中百姓的口粮可就拜托你了。”

    李安说道:“主公还请回去歇息,卯时到这里接应便可,陈统领,我们走吧。”

    一个时辰后,一个破庙内。

    陈凡问道:“你带着这样一群人,一个时辰,不过行进十里路,这临安附近的几个县,相差最远的足有几十里路,便是让这群人卖惨,且不说能不能走遍这几个县,但别人凭什么会给你粮食。”

    李安笑道:“陈统领说的有道理,不过我压根就没指望他们卖惨筹粮,毕竟一般地方官员也就拿出些粮食让他们吃顿饱饭而已,陈统领或许不知道,在这破庙的东北方,离这里不远,有一个难民收留站,我是想将他们送到那里去。”

    陈凡说道:“那你不是出城筹粮的?”

    李安说道:“筹粮也是真的,只不过这些难民用不上,在临安,他们随时可能饿死,去了难民收留站,最起码每日还能吃点东西,不至于饿死。”

    陈凡问道:“那为何你不选那些老弱妇孺?要选这些人?”

    李安说道:“太老的,走不动,太小的,在那里活不下去,身体差的,多半也不愿意动,至于女人嘛,我倒是不太想看到她们受累,毕竟难民收容所和临安城内比起来,不过是能吃上点饭罢了。”

    陈凡说道:“那你如何筹粮?”

    李安说道:“很简单,直接找县令聊,这粮食,他们给也得给我,不给也得给我。”

    陈凡说道:“意思要抢粮?”

    李安说道:“抢粮?那是没脑子的人干出来的事情,我好歹也读过些书,自然有办法,让县令给我粮食。”

    陈凡说道:“我不太相信,县令会无偿给你粮食。”

    李安说道:“那等下便看看吧,休息一会,继续上路,前面不远处有个十字路口,这些难民到时候我会让他们自行离去,陈统领不会阻拦我吧。”

    陈凡说道:“我此行是想看你如何筹粮,这些难民与我无关。”

    十字路口,李安看着周围的难民说道:“各位,从东北这条路走,大概五里左右,会有一个难民收容所,大家可以在那里先过一段时间,待日子安稳以后,再寻去处。”

    “多谢恩人!”

    李安说道:“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活下去。”

    一群人散入树林,陈凡问道:“你倒是心善,为何你自己不跑?”

    李安笑道:“你在,我如何跑?”

    陈凡说道:“你若是现在走,我可以当成没看见你。”

    李安反问道:“为何?”

    陈凡说道:“你这些日子倒是为城内百姓做了些事,我虽不是心善之人,但也觉得你人不错,所以我可以给你这个机会。”

    李安笑道:“陈统领说笑了,没有人会在一个地方一直待下去的,我会离开临安的,但不是现在,我要离开,也得做完这件事再说,至于什么时候离开,就看将来这边什么情况了。”

    陈凡说道:“你送完这些难民以后干嘛?”

    李安说道:“离这里最近的便是余杭县了,我想我和那里的县令说明情况,想来应该同意帮忙弄些粮食的。”

    陈凡说道:“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自信,不用抢,别人县令凭什么给你粮食,你要的也不是一点,最起码也得几百石粮食,才能满足一下城内百姓短时间内的需求。”

    李安说道:“几百石应该是能凑到的,估计最多也就这么多了,毕竟别人也是要吃饭的,虽说快到春收了,不过还有不少天,想来还是得留些余粮的。陈统领,走吧。”

    没走几步,陈凡就把刀提在了手上,李安示意其稍安勿躁,原来是树林中有动静,一会后,前面的林子出来了一群人,看上去有些狼狈,李安问道:“你们是逃难的难民吗?”

    有个妇人问道:“大人,你们是从临安城出来的吗?”

    李安点了点。

    “大人,临安城里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城内还算安定,只不过粮食有些不够了。”

    “大人,能不能请你帮帮我,将这袋粮食带给我的家人。”

    李安有些疑惑,问道:“你怎么会随身带着粮食?”

    “大人,我们是这附近的百姓,今日清明祭祖,本想着看看有没有机会进城,送些粮食给城里的家人,但是我们进不去,刚看到大人送了一些人出来,想来大人不是坏人,这才走了出来,想托大人帮个忙。”

    李安说道:“这个忙,我可能帮不上,因为我并不清楚你的家人是否还活着,你的家人在城里的什么地方,因为现在城内不比往日了,很多人都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这时候一个小姑娘走近了李安,说道:“大哥哥,你能不能救救我的父亲,我父亲在临安城里做工,好久没回家了,我们都很想他。”

    李安沉默了一会后说道:“小妹妹,对不起,哥哥帮不了你。”

    陈凡说道:“你不是要筹粮嘛,看样子这些人愿意给你粮食,你拿了他们的粮食进城救济百姓,不也可以嘛?”

    李安说道:“他们也是要生活的,粮食给了我,他们怎么生活下去,如今这附近的情况,你我心知肚明,没有粮食,活不下去的。”

    “大人,我们有余粮,只是送不进城。”

    李安说道:“你们有多少人,又能凑多少粮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还是留着过日子吧。”

    “大人,我们余粮虽不多,但是凑一凑还是不少的,而且县衙有余粮,我们可以找县令大人放粮。”

    李安说道:“你们县令大人能同意吗?”

    “大人,我们县令大人人很好的,我们一起去,想来会同意的。”

    李安说道:“也好,那便去一趟,刚好我也是要找你们县令大人借粮的,那便一同去吧,你们若在,想来把握也能大一些。”

    余杭县衙门口,林知县看着面前的百姓说道:“乡亲们,你们围在这里做什么,不是我不放粮,而是粮仓也没多少粮食了,这场战斗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我们总得留条后路吧。”

    李安说道:“林大人,我们此来的目的便是筹粮,临安城内的百姓如今饱受饥饿,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有亲人在城中,你怎么忍心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呢?况且你县里的人都说有足够的粮食生活下去,你这边放粮又有什么好担心的,马上就要春收了,到时候粮食不还是够吗?”

    “你是什么人?你让本官放粮,就放粮?若是出现什么意外,谁负这个责任。”

    “我不过是一个看老百姓可怜的人罢了。”

    一旁的师爷看着李安几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随后在县令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林县令看了李安一会后说道:“我想了想,既然乡亲们都愿意的话,那我身为此地的父母官,自当遵循民意,这样吧,我再派人去联系下周围的几个县,到时候看在不影响乡亲们正常的生活下,能凑多少粮食,便算多少粮食吧。”

    “林县令高义,多谢了,天亮之前,送到前面的那个破庙门口,我们在那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