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章 不如高卧且加餐
    尚方监渠穆停下脚步时,人已经到了黄门南寺的东门前。

    汉代宫禁之内,宦官首领黄门令、丞的办公机构即为“黄门署”,又称“黄门寺”。黄门寺又有南、北之分,黄门南寺,就是设在南宫禁省里的黄门寺。

    北宫多苑林香渠,所以灵帝刘宏在位时常在德阳、崇政诸殿办公,然后跑去濯龙园、芳林苑娱乐,特别方便,流莲香渠弯弯绕,粉嫩轻撩步步娇,也能甩脱黄脸婆何氏的各种柠檬汁,自然是乐不思归,无论南北。

    很长一段时间,黄门北寺都是中常侍张让、赵忠等高级宦官的办公首选地。

    但今年四月灵帝突然崩毙,何皇后也晋级太后,为和董太后争权,强行夺占了董太后居住的南宫嘉德殿,新帝刘辩由于年幼,必须倚仗母系一族,自然也不得不跟着搬回南宫。近半年来南宫嘉德殿重新成为帝国中心。

    仆随主便,顺理成章,黄门南寺也就取代黄门北寺,成为禁中宦官高层的主要集散地。

    黄门南寺处于嘉德殿、乐成殿、玉堂殿、长秋宫等四座宫殿中间,四通八达,十分便于大小宦官们随时听候皇帝、太后等贵人下达命令。

    所以,黄门南寺有四座大门,均匀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这一点足以和太尉、司空等三公府媲美。

    “渠监君!”

    明亮的宫灯下,八名左手持戟的中黄门同时挺身,然后低头躬腰,向渠穆行礼。

    渠穆略略点了点头,慢慢走入南寺的东门。

    不仅仅是东门口,渠穆能感觉到,其他西、南、北三座大门,应该也有这么多的持兵黄门。

    也就是说,今夜黄门南寺的防卫力量突然四倍增强。

    这里是十常侍之首、黄门令张让的办公地点之一,虽然汉灵帝曾说过“张常侍是我公(父”这种胡话,但张让近年其实极为低调,南寺各门守卫级别与南宫诸殿同,也就摆上两名持兵中黄门完事,现在这是把署寺中的后备冗从内卫大部分都调遣出来看门了。

    动作很快啊!看来,大将军遇刺事件的影响已经开始发散了。

    渠穆皱皱眉,要抓紧时间了。

    大半夜的,寺内人不多,但是悬灯燃着的不少,略显惨白,偶有小太监往来,都是急急忙忙的。

    渠穆唤住其中一个值夜班的中黄门:“吴白眉可在?”

    那个小太监显然熟知这位高大英武的宦官,忙回答道:“原来是渠监君。适才田汤官遣人送来庖厨美味,所以吴仆射刚刚回房去了。”

    “喔!”渠穆口唇动了动,这么晚还有夜宵吃,田旭这小子也是够孝顺的。摆手令他自行忙碌,然后施施然向吴伉的房间走去。

    小太监知道这位尚方监与自己的顶头上司吴伉平日关系亲密,此刻也没有什么废话,笑嘻嘻地躬身退下。

    吴伉本身官职全称为:中黄门冗从仆射,秩六百石,是黄门南寺所有持兵中黄门“黄门冗从”的首领太监,平时南寺上下都敬呼为吴仆射。因为他一双眉毛天然雪白,所以也有个“吴白眉”的绰号,不过一般太监就不敢如此称呼他了。

    黄门令张让、大长秋赵忠等十常侍基本都跟在皇帝或太后身边,随时以备咨询办事,一般很少来南寺。他们不来,吴伉就是这里地位最高的宦官。其他秩比三、四百石的黄门丞、从丞、诸署长虽然不归他管,职秩却都在他之下。

    所以这会儿宿卫值班期间,吴伉独自踞坐在阴暗的内室里,食几之侧孤灯映衬之下,左手新烤胡饼,右手耳杯甘醪,吃喝不停,却并无任何人敢来跟他理论。

    “吾等劳碌半宿,饥肠辘辘,吴白眉你却在此偷飨天之美禄,真是可恶!”

    胡麻和鲜醪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极大刺激了渠穆灵敏的嗅觉,他也不客气,说话间上去在吴伉对面席上一坐,伸臂在漆盒中摸出一个胡麻烤饼,触手尚温,正合心意,再一瞥,案几上还有个空杯,微微愣了愣,居然还是一只精美的银边釦器——就是用银丝加固了木胎耳杯的口沿,属于太官署特制的宫廷漆器。

    御厨就是有好东西!

    吴伉有个义子,名为田旭,人很机灵,善于公关,现在少府太官令手下担任四丞之一的汤官丞,也就是大内厨房里的掌酒官,也有六百石的年俸,虽然未及弱冠,职位已经不次于吴伉和渠穆了。

    这是吴伉自己的福分,偶尔能蹭到一回已很难得,渠穆也不多想,只努努嘴:“满。”

    吴伉停住双手,白眉微扬,瞪了渠穆一眼,悻悻放下胡饼和酒杯,在手侧拿了曲柄的青铜小勺,把酒从漆壶里舀出来,三勺一浇,耳杯已满。

    渠穆嚼了几口饼,感觉嘴里发干,抄起耳杯,一饮而尽,咂咂嘴。

    “北地太守酒!好酒!”

    口中叫好,心头却微觉奇怪,怎么没事喝这酒?

    汉人普遍喜欢喝药酒,所谓“天之美禄也”。至桓、灵二帝时代,诸如《普济方》《养生方》《五十二病方》之类的药酒方子更是十分流行。名医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就记载了不少药酒的制作方式,像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瓜蒌薤白酒汤等。

    今晚吴伉喝的这种“北地太守酒”,相传出自前汉名将李广,在他担任北地太守时宿疾复发,当时名医淳于缇萦为他治疗后,还配制了相应的辅助药酒,很快就压住了李广体内的寒热之毒。

    这种酒后来名传天下,被称为“北地太守酒”,号称能抵御风气寒热,治万病蛊毒,有相当不错的解毒疗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口感略差,颇不及瓜蒌薤白酒汤之类的药酒味甘了。

    渠穆见吴伉又捡起自己的胡饼继续啃,速度似乎还加快了不少,哂笑一声,也是抓紧吃饼。

    一人独酌不如二人抢食,很快,那食盒、酒壶就已全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吴伉又取出一壶,仍然是北地太守酒,下酒的干食却没有了,两人也不在意,继续畅饮。

    案几另一头,还有个果盘,里面放着两粒拳头大小的金城桃,硕然灿亮,微香袭人,但二人却都只当视而不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