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12 京城保卫战7
    幸好父亲并没完全相信兄弟们的指控,也可能是因为前年刚刚囚禁了三叔舒尔哈齐并杀死了两个堂弟,不想再失去一位得力助手,只是免除了辅政一职,没有多加处罚。

    没有了辅政职务,也就等于失去了公认的继承人的身份,按照汉人的叫法应该是废太子。换成别人可能会因此沉沦下去,但褚英没有。

    多年的征战生活造就了他超出常人的坚韧品格,从哪儿跌倒的就从哪儿爬起来,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能放弃。该用什么方式竞争呢,褚英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错误的根源,还在追求更多战功。

    机会来的很快,明朝皇帝派人袭击了喀尔喀五部,然后又用互市蛊惑了林丹汗,威逼利诱着蒙古人取消了联姻约定,也拒绝了结盟。

    这个突发状况让父亲非常愤怒,也非常失望。耗费了一年多时间,损失了那么多兵力,刚要拿到果实,却被人轻而易举的捏碎了,搁谁也得气个半死。

    眼下通往山海关的道路虽然畅通了,可这条路一点也不安全,会把侧翼完全暴露在蒙古骑兵的攻击范围之内。别说明军还有一定的实力,就算把山海关拱手相送,女真人也不敢长驱直入。

    怎么办呢?有人建议先把四处扩张的步伐缓一缓,正好借机消化刚刚拿到手的大片土地和十几万边民。然后再向北吞并海西女真的叶赫部,进一步壮大实力,暂时不与大明正面交锋。

    也有人主张向南发展,先把朝鲜李朝打趴下,免得他们总是在腹地捣乱。等拥有了朝鲜的人力物力之后,再与蒙古各部大打出手,彻底扫平西进的阻碍。

    还有人觉得不能就这么便宜了渔翁得利的大明,必须还以颜色,不光要报复,也得让蒙古诸部看看和女真人作对的下场。

    褚英就是这种想法,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都非常崇尚强者,想讲道理也得在分出胜负之后才能心平气和坐下来聊,连比都不比,光靠动嘴皮子不会有人信服。

    他觉得既然明军能出边墙几百里突袭喀尔喀五部,更善于在山地和丛林里作战的女真人没理由比明军差。照猫画虎也进入边墙对大明腹地来一次烧杀抢掠,让蒙古各部看看是跟着大明混好,还是选择更强大的女真结盟合适。

    努尔哈赤在这个问题上并没因为之前对大儿子的鲁莽行为失望而刻意忽视其意见,经过仔细盘算,觉得试一试也无妨。

    冒险并不是问题,自己在崛起的道路上一直都在冒险,经常是深入敌境以少胜多。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冒险,而是看回报有多少。

    对大明的所作所为给予坚决报复很符合目前的状态,如果吃了这么大亏还不声不响的忍了,会让蒙古各部从心底瞧不起,以后更难相处。

    但如何报复又是另一个问题了,眼下的大明和放弃辽东镇之前完全不同,双方之间唯一的陆地通道就是山海关。而守卫山海关的杜松简直是个活王八,不管如何引诱挑逗激怒就是按兵不动,让人无从下嘴。

    眼见杜松软硬不吃,努尔哈赤又把目光转向了山海关巡抚孙承宗。按照汉人的习惯,文官往往要比武将权势高,也更容易摆布。只要让孙承宗对杜松产生不满情绪,这个活王八很快就会遭到弹劾,然后灰溜溜滚蛋。

    可惜这一脚又踢到了铁板上,与不声不响的总兵杜松比起来,温文尔雅的巡抚孙承宗更不是东西,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他居然很不要脸的接受了女真人的馈赠,做出倾向和谈的样子。再假装同意双方见面,等女真派遣的联络人一露面,马上翻脸不认人,直接给抓捕了。再通过此人的口供,把在山海关居住并与女真人交往密切的人全给抓了。

    然后还不算完,又公开斩首了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并在全城张贴布告,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诫当地人不许与女真人私下联络,谁这么做了谁的脑袋就会被挂在城头,全家充军。

    这件事又把努尔哈赤气得够呛,除了脸面上的损失,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坐探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了,以后再想轻易获得山海关守军的动向会难上加难。

    不过凡事总是两方面,孙承宗搞的这次大清洗虽然成功,却也有疏漏,没有把与女真人勾勾搭搭的人全部一网打尽,同时还得罪了另一伙人,喀尔喀五部。被处死的人里就有几个蒙古人,跑掉的人里也有。

    他们回去之后肯定不会说收了女真人的好处,替努尔哈赤充当坐探,被抓住砍头是活该。必须极尽所能抹黑山海关的明军如何残暴虐待外族,如何拿蒙古人不当人。

    喀尔喀五部被明军偷袭之后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即便能从互市中得到一些好处也不多,眼下族人又被山海关明军赶尽杀绝,如果不是有西边的朵颜部牵扯,又要顾及林丹汗的脸面,马上就得抽刀子干架。

    即便这样,他们仍旧不打算咽下这口恶气,只是把仇恨埋在了心底,时刻寻找机会报复。而努尔哈赤不愧是后金国的建立者,思维缜密敏锐,很快嗅到了一丝味道,秘密派人与喀尔喀五部取得了联系。

    然后双方没费什么力气就一拍即合,打算针对山海关的明军来一次合作打击。具体来讲就是由女真人出兵,喀尔喀五部提供后勤向导和接应支援。抢回来的物资、人口,双方来个三七开,女真人占大头。

    喀尔喀五部算是说到做到,很快就给出了具体进攻线路和可能性。明军里有一些蒙古人的后裔,都是当年元朝向北撤退时投降的部队。

    比如京城三大营里的三千营,就是以投降蒙古骑兵为核心组建的。再比如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手下也有不少蒙古骑兵助阵。经过两百多年的同化,其中有些人彻底变成了汉人,有些人还与蒙古亲属族人保持着联系。

    (本章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