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人,真是个彻头彻尾的绿茶弟,真是要恶心死她了。
让他这样得意,真是要呕死她了。
她忍不住说道:“若是真的公正廉明,姣姣自然不会多说一个字,心服口服,给您送锦旗呢。怕就怕是,有些人打着清正廉明的幌子,办的却全是藏污纳垢,公报私仇的脏事!”
说着,她还向地上呸了一口,“脏心烂肺的东西,真是提起来就晦气。大人,你说是,还是不是啊?”
她说得这样直白,丝毫不留情面,着实是将卢长风定在了原地,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他这是被人骂了街了。
他气红了眼,声音有些哆哆嗦嗦,“何姣姣!你骂谁呢?你敢辱骂朝廷命官,我看你是活够了。”
他显然是气急了,连本官的自称都忘了,双目赤红,丝毫没有之前淡定狡黠的样子。
一旁的师爷来提醒他注意仪态,反而被他一把推进身旁的花坛之中,摔了个大马趴。爬都爬不起来,还是一旁的衙役将他搀扶起来,带了下去,以免污了摄政王的眼睛。
卢长风指着何姣姣,脑海中一片空白,半句回怼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长这么大,因着身份低微,不受父亲的重视,各种明刀暗箭,夹枪带棒的话他听了不少,软钉子也碰了不少,也听得碰得够够的。
他曾发誓,绝对要报复每一个看不起他的人,要将他们都踩在脚下。
年幼时留下的创伤,让他对别人的每一句话都疑神疑鬼,也落得个喜怒无常的名声。
但他不在乎,长大以后,谁敢说他半句不好,他就能当着这些人的面,一一反刺回去,事后还要找机会报复,以解他心头之恨。
可以说,在他成年后,吵架这一方面,他就没有输过,也再没受过委屈。
自从攀上摄政王这棵大树后,从一个京城权贵圈子里的无名小卒,迅速升至刑部侍郎的职位,家里家外,除了他那该死的嫡母和长兄,没有一个人敢得罪他。
如今却被何姣姣这个女人骂了个狗血喷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这仇不报,他誓不为人。
他深吸一口气,将胸中那口恶气强行压下,走到何姣姣眼前,看着直视他的女人,强行控制住要扇她巴掌的手。
虽然他真的很想打这个女人,但摄政王在这里,对方很明显是护着何姣姣的,他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他皮笑肉不笑,咬着后槽牙说道:“何小姐,本官给你一炷香时间,若是你找不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那本官就要将你下到狱中,关押待审了。”
他本来与何姣姣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想着将她收押入狱,取得他老子的欢心,等到自己取得世子之位,再将她放出去。
她顶多也就是受些罪罢了,并不值当些什么。
但如今看来,他真是太宅心仁厚了,怎么会对这种人起了恻隐之心,还想着给她翻案,让她出狱。
她就应该死在那大牢之中,她见到的最后一件物什,应该是他派人送去的毒药!
他已经想好了,等何姣姣进了刑部大牢,天高皇帝远,萧彻的手也伸不到这牢中。
他定要好好折磨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以报这辱骂之仇。
何姣姣看着他失态的模样,微微一笑,后退一步,拂去身上不存在的灰尘。
她摆明了是拿他当了脏东西,避之唯恐不及。
这一举动,更是将卢长风气得七窍生烟,拳头握得死紧。
他怒极反笑,威胁道:“何姣姣,你别在这装腔作势,你到底去不去为自己证明清白,你若是不敢去,就趁早认罪伏法,本官会酌情处理,给你留一个全尸!”
见他如此癫狂,何姣姣懒得与他继续争执,点头答应,转身就走。
而后就听到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萧彻的声音响起,冷清得没有一丝感情,“一炷香实在太短,还是以两刻钟为界限,卢侍郎,你觉得如何?”
“不行!”卢长风想也没想,直接拒绝。
他赤红着眼看向萧彻,却在与对方的一双凤眼对上之时,顿时熄了火。
他瞬间清醒了过来,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抖得厉害,“下官一时失仪,冲撞了王爷,还请王爷息怒!”
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他趴在地上,越趴越低。
卢长风面如死灰,连自己埋在哪里都想好了。
萧彻的性子他不是不知道,他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当面顶撞于他,他今日,恐怕连这刑部大门都出不去了。
果不其然,萧彻带着笑意的声音想起,听在他耳朵里,却不啻于地狱里勾魂的使者。
京城所有官员都知道,这位摄政王从来都是不苟言笑,只有想要杀人之时,才会露出笑容。
只要看见这位摄政王的笑容,那便是阎王都救不回来。
即使他是刑部大员,也不能幸免于难。
“卢大人好大的威风啊,本王今日若是不摘了你的脑袋,都对不起你这掷地有声的两个字。”
他话音刚落,就有元知穿着一身玄衣出现,他年岁尚小,看着一团孩子气,但身上的煞气,却让人半点不敢对他有所轻视。
得到摄政王的命令,他从腰间抽出一把刀来,抬手就要砍在卢长风的脖子上。
“王爷且慢!可否听我一言?”
见卢长风就要被砍头,何姣姣慌忙出声制止。
她可不想在凶杀现场,看到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只剩一颗脑袋在地上咕噜滚得欢快,简直是噩梦的绝佳素材,她这辈子都会忘不了这个场景。
看到何姣姣面露恐惧,萧彻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抬手制止,“元知,这有外人,确实不适合杀人,把他带出去,好好处理,本王不想看见任何痕迹。”
他嗯了一声,架起抖如筛糠的卢长风便要往外拖。
却再次被何姣姣打断,“王爷,臣女并不是这个意思,还请您留下卢大人一条命,臣女自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