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章 畅所欲言
    “重刑惩贪又有什么错?”

    华盖殿里,朱元璋一边剥橘子一边很是不以为然。

    “那些贪官污吏个个都只是觉得是不得已,个个都觉得自己有苦衷。”

    “可却也不想想,含冤而死的百姓可有苦衷?安分守己却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小民可有苦衷?”

    “等他们个个沆瀣一气损公肥私,闹得天下民怨沸腾,等那时这些个赃官狗吏可会听听朕的苦衷?”

    热脸贴冷屁股之类的话虽粗俗了点,但他倒是不介意,因为觉得后世说的再恰当不过。

    依稀记得二十四将南略定远时,内外一心同乎兄弟;而随着开府扩军招纳贤才,平衡各方便想要耗费不少心思了;再等到大明开国,有些昔日旧部与他之间已形同寇仇。

    说着说着朱元璋都忍不住有点来气,结果就是橘子被捏了个稀烂,一旁等着分食的马皇后也不计较,拿过来一条手绢细细擦拭。

    这下子反倒是让朱元璋有些不好意思了。

    擦干净了手重新拿过来一个橘子,沉吟了一下道:

    “至于残忍嗜杀……反倒不知从何说起了。”

    勿说什么七八万人,即便是此前所说的胡蓝案涉诛三万余人就已足够现在的他惊讶了,毕竟眼下大明官员人数都不及这个数字。

    这种情况下便是相当于整个官场被犁平了一遍,这种情况下想要不生乱就犹如痴人说梦。

    当然也存在一个被诛九族导致株连人数暴增的问题,但大明开国至今被族诛者才多少人?

    就如后辈所说的胡惟庸案当中,凃节陈宁也都只是按刑当死而已,并未追罪其他。

    他朱重八是重刑惩贪没错,但也不是抓到任何一个贪官污吏就是诛九族丢上去。

    不过这些事后辈说的不甚清楚,朱元璋觉得自己纠结起来也没意义,只能无奈道:

    “空印之事论罪者尚不及千,株死者如何逾万?”

    “至于后来之株连……咱以此为记,学诸葛武侯严明法度,效唐太宗以帝范垂治后人便是。”

    三言两语之间朱元璋也将这想法梳理清楚了一个大概。

    自他之后的大明天子,既未起于微末如他一般见人世百态,也非是如他一般亲手打天下功勋卓著,更未如他有个…离谱身体能事事躬亲而不求乎他人。

    这种情况下,与其期冀于后人英明神武,不如期冀于完善律法,更订祖训,从而能力求大明后世意亦能如洪武时而一以贯之。

    不过说起来唐太宗,再心说后人英明神武云云,朱元璋也不由自主将目光飘向了老四。

    现在想来,当初在光幕与华夏先帝说起来朱标时,武侯先问是否仁孝再问有否婚配,似也多少透露了一点古怪的味道。

    与此相较,李唐二凤就是实实在在的误导了,也难怪随后这些位也都移开话题对永乐帝不再多谈。

    而如今愈发冷静之后,朱元璋倒是也没太多可怨言的,毕竟当时言辞之中他对朱标之满意爱护是相当清楚的,这种情况下要是再强行说什么“汝子似命不久”之类的,反倒像是有挑拨之嫌,更似跨数百年掺和家事一般,无论如何恐怕都难有个两全的法子。

    心中微微一叹,朱元璋迎上的便是朱棣殷勤的目光:

    “儿来给爹爹剥橘子。”

    只不过这个举动也让朱标一笑,也近前来:

    “儿也给爹爹剥橘子。”

    两个剥开的橘子就此放在了眼前。

    朱棣顿时连连摆手:

    “既如此,大哥剥大哥剥。”

    好在此刻马皇后探过身来,不由分说的将朱棣手中的橘子拿了过去,随后将大儿子手中的橘子塞到了朱元璋手中:

    “吃果子就好好吃果子。”

    兄弟几人当中,朱棡兴致盎然的神情稍憩。

    ……

    广政殿中,赵匡胤神色倒是略微放松了一些,甚至还能笑着对赵普道:

    “朕有公,乃宋之幸也。”

    认真算来,他与这洪武帝一样是出身军伍,若说军中兄弟没感情那肯定是假话。

    但自唐末以来的藩镇之风,也让他更加清楚,若真欲立大业,则必杀此风,而欲达成此目的也只有一个方法,便是倚文治律。

    于是最终便是赵普与他一起细细琢磨如何量度改制,最终成了如今的模样。

    丹书铁券不足凭,永葆富贵不足信,能嘉宋数百年者,唯有文武不偏废,能者有进位。

    赵普脸上也满是笑意,对着赵匡胤拱拱手。

    李煜左看看右看看,琢磨了一下道:

    “可是吾记得,赵公似是前两年刚外放河阳了一次,莫不是……”

    赵匡胤捋捋胡须神色不动:

    “乃是朕命赵公代查洛阳都邑,以计较迁都之事。”

    李煜呵呵一笑,点点头:

    “官家既如此说,那吾自是信了。”

    这话顿时让不想失面子的赵匡胤有点后悔:

    礼贤宅卖给李煜的价格果然还是太便宜了一些!

    【按咱们此前三阶朱元璋的看法,朱元璋的第一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将近二十年。

    这个时期内对官员究竟是什么态度,倒是能从具体事例看一二的。

    现代讨论空印案说这个案子究竟是不是冤假错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论据就是郑士利论空印的奏章,在这份奏章当中就提过说“先印后书、权宜之计、由来已久”。

    这个郑士利并无具体官职,但是他有个哥哥叫郑士元,乃湖广按察使佥事,是空印案的涉事官员之一,而有关郑士利上奏的具体原委,史书中记的也很清楚。

    空印案事发的同年发生了星象变化,于是朱元璋便诏告天下说但有想法者,畅所欲言。

    这个叫郑士利的也不客气洋洋洒洒千言,不过当时奏章并没有直接递到朱元璋手里,因为这时候空印案已经事发了,作为家属为了避免假公言私,这个奏章直至郑士元因空印案服刑完毕,才终于交到朱元璋手里。

    而果然,奏章里郑士利对所谓的星象草草略过,绝大多数内容都在说空印案,整体来说意见归纳了四点,但四点都有一个共同诉求那就是空印案不该追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