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4章 长春往事系列 桃源路与八里堡
    49

    桃源路与八里堡

    .

    在三道街的东边有一条马路,

    名字叫做桃源路。

    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

    好男不娶桃源路。

    .

    在没解放的时候,有一群女子,

    在这里的青楼服务。

    可能有很多悲伤的故事,

    只是无人来倾诉。

    .

    老长春的东门外有一个地方,

    名字叫做八里堡。

    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

    好女不嫁八里堡。

    .

    在很艰辛的年代,有很多穷人,

    在这里扎堆居住。

    每当伊通河水满溢的时候,

    就会淹没他们的住处。

    .

    好男不娶桃源路,

    好女不嫁八里堡,

    那些古老的故事,

    在年月里化作了虚无。

    .

    告别低矮的小屋,

    城市披上了华服,

    曾经声名所累的地方,

    房价不是小数目。

    .

    老人们常说千万不要忘了,

    过去的沧桑与困苦。

    有些人在血泪中煎熬,

    却在新时代的门前停住了脚步。

    曾经的贫民窟曾经的窑子铺,

    如今都已成热土,

    就像新生代的幸福,

    也洋溢在桃源路和八里堡。

    .

    史书上的记录不只有荣耀,

    还有痛苦和酸楚。

    家园在烈火中重生以后,

    还要一代一代的付出。

    不再是贫民窟,不再是窑子铺,

    都有光明的道路,

    就像新时代的歌声,

    也飘荡在桃源路和八里堡。

    .

    2019.8.29

    注:“好男不娶桃源路,好女不嫁八里堡”是长春流传之民谚。概因桃源路是伪满期间妓院的聚集地,而八里堡则是因为穷而知名的。

    “当时,东起伊通河西岸、西到永长路、北至长春大街东段、南到东天街,是有名的红灯区,老百姓称这里为“欢乐地“,又叫“新天地“。”桃源路街道91岁的董奶奶回忆曾经,唏嘘不已:“伪满时期,路东边叫“东圈“,西边叫“西圈“,一边是汽枪射击游戏场、茶馆等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一边是妓院。妓女多半是中年妇女,大多都是被拐骗或迫于生活等原因被卖到了妓院。有的老百姓就把这里称为“窑子街“。那个年代做这行挣钱的,门口镶有瓷砖,叫这个“村“、那个“堂“的,都是一间间小黑屋。”“四合院,小甬道,青砖房,小单间。”从伪满的设立到民国的延续,每当人们听到老者们描述当年桃源路红灯区的场景,总能嗅到一股胭脂味。据长春市政协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和《南关区志》记载,妓院四周高大的灰砖围墙圈起2座方形大院,每座大院有4个大门,东面大院称“东圈”,西面大院称“西圈”。当时的东圈、西圈里还有4座小圈,有“双凤堂”“宝玉堂”“百花堂”等大小妓院近百家。每个圈里又依着墙分成很多方形小院,院里沿着“回”字形走廊分成若干个鸡笼子式的一排排低矮的小房间,小房间的门和唯一的小窗户都朝里开,窗上设有防妓女逃跑的铁栏杆。桃源路着实经过了几度拆迁,最终才脱胎换骨。在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长春市志·房产志》上曾记载:“1968年,市政府把改造西圈工程作为当年全市十项重点工程之一,仅用7天时间全部完成661户动迁工作”。1979年,长春市拨出专项基金325万元改造桃源路。位于桃源路北侧十四中学以西至新风街的“东圈”妓馆被拆除。1986年,位于新风街以西的“西圈”妓馆被改造,同样是当年拆除,当年交工。桃源路的拆迁改造集中在2006年之后。2007年12月,桃源路棚户区改造首期工程——桃源春晓、桃源春晖交了钥匙,3000多户居民陆续原地回迁进新楼房。随后,绿化、路面等配套项目逐渐完善,桃源路终于不再是城中村,附近的房价也一路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居住。(《吉林日报:长春桃源路:风景如画正宜居》)

    八里堡因地处长春市城东门8华里而得名。1934年春,日伪为加强对中国人民的统治,将长春市内的东安屯、市郊韩家屯等居民实行强制迁移到这里居住。新中国成立前,伊通河经常发生水患,在经常被淹的地方中,八里堡挨淹的次数最多。因为八里堡地理位置偏低,东平西斜,每逢雨季、汛期,河堤满溢,排水不良,常受洪水要挟。(摘自网络)。本世纪初以来,八里堡经过大规模开发后已经旧貌换新颜,如今更是成为北湖片区与市内核心区的衔接区域,楼价已经很高了。

    喜欢八方最卷除魔人请大家收藏:八方最卷除魔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