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章 大武
    大武都城

    绵延至今的大武皇宫历史久远,几代帝王积累的财富,

    在这座帝王专属的寝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厚重、肃穆又不乏内敛的奢华。

    但今天这座庄严的宫殿外却弥漫着焦虑又压抑的气氛。

    自从新任国师上位以来手段频施深得帝王信赖,现在几乎到了不离左右的程度。

    这几日不知是使了什么法子,更是让圣上连早朝都来去匆匆,对外总说是同国师商讨边境事宜。

    如今要想面见圣上除了每日的早朝就只能靠国师通传,但最终能见到的帝王本尊的人却寥寥无几。

    之前侍奉大武帝王的几代贺兰国师再怎么受信任也没见哪一位国师可以召唤阴兵听命,

    为什么偏偏是被传灭族后就冒出来一个贺兰王族遗孤可以成功控制优昙战鼓?

    以左相为首的群臣对新任国师一直是观望态度,

    但现在见圣上偏信国师到了不早朝的程度,大臣们坐不住了。

    就算新任国师的贺兰王族血脉惹人垂涎,

    但他手中那只优昙战鼓不能为帝王所控制就足够让人忌惮,这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今天就是来殿前问个明白,国师的手段再了得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今日若是再见不到圣上就在殿前长跪不起。

    大臣们聚在一起不时的低头小声议论一阵又或抬头向殿内张望,再摇头感叹一声。

    唯有左相闭目不语,静待回音。

    观南听到通传从内殿走出来时就见到了眼前这一幕。

    他静静地看了左相一眼再随意地扫过外面来势汹汹的群臣,面上波澜不惊心下却有些不以为然:

    真可笑!向来自诩忠心护国的大武栋梁也不过如此。一群文臣不见武将,

    就算此时真的发生了什么,这些人除了以死明志还能做些什么?哪一个能于大厦将倾时力挽狂澜?

    观南抬手示意禁卫军放众人进入大殿,自己静静地站在殿中问道:

    “左相、诸位大人,无召入殿是要造反吗?”

    “臣等绝无此心,还望国师勿要含血喷人。今日是我等有要事要面奏圣上,

    请国师上前通传让我等面见陛下。国师若有异议可以面见圣上奏报。”

    “是啊,不见到圣上我们绝不离开。”大臣们一人一句地吵嚷起来

    观南抬起头看着这些大臣咄咄逼人的嘴脸心里却在发呆:要下雪了啊。

    “国师大人,你可在听我们说话!如此时刻国师大人竟然走神,是在轻视我等吗?”

    大臣们激愤难当,声音不自觉地提高起来。

    “岂敢,诸位大人误会了。稍等,我这就去奏请圣上。”

    并无过多纠缠,观南如一抹幽魂般走入内殿。

    殿内香炉中轻烟渺渺,床边飘动的轻纱掩映着躺在上面的帝王之躯。

    观南割破手指,将血滴入武帝口中默念祭文。

    不一会,武帝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一抹暗红色转瞬即逝。帝王坐起身看向观南指责道:

    “何故突然召回我的魂魄,那具黑鸟的身体我用着正适合,一旦有了闪失岂不是误事。”

    “请圣上赎罪,臣知道现在正是移魂入鼓的关键时期,若无要事臣万不敢在此时迎回圣驾。

    只是殿外诸位大臣有要事需面见圣上,吵嚷不休。臣不敢擅作主张,

    只能斗胆请陛下回归圣体以作决断。”观南回到

    年轻的帝王看了一眼观南,随即召侍者梳洗一番。

    不多时,大武的帝王缓缓走出了内殿坐在了大殿的宝座上,观南则神色恭敬地站在帝王下首。

    “臣等参见圣上。”

    “平身。听国师说诸位爱卿有要事禀报,说吧。”

    “圣上,近一段时间狄索动作不断。适逢秋末冬初,恐狄索会有犯我大武边境的危险。

    臣等觉得此事不得不防,还请陛下派出使者一探究竟。”左相上前回道

    “呵,边境的朔方城早就废除了,还有哪个边境可犯。

    夏、盐、绥、银、丰、胜六州距离狄索路途遥远,宁城又有大军驻守,

    国师之前的副手赤炎也是员猛将,爱卿多虑了。”

    “圣上,朔方城之变臣尚有异议,还请圣上明察。且朔方城的位置敏感,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就算有此哗变也不应撼动其地位,臣恳请圣上再派大军驻守,

    同时广发惠民诏令引边民定居重建朔方城!”

    “左相所言,也是朕所忧虑之事,不过朔方城朕已有安排,左相不必多虑。”

    “圣上!”眼见圣上不以为然,众大臣的心焦急了起来。

    “好了,我明白诸位爱卿的忠心。这样,就让国师走一趟吧,替朕看看狄索的动向。”

    武帝有些敷衍地指派道

    “臣,遵旨。”观南听后当即跪下领旨谢恩

    这边,左相仍然不放弃提醒年轻的帝王:

    “圣上,还请圣上以江山为重,以国事为先,莫要听信小人误了国运!”

    “呵,谁?国师吗?有国师入朝是我大武幸事,朕对国师信得过。

    朕希望诸位爱卿也要以国事为重,莫要为了些误会起了嫌隙,让人钻了空子。”

    “对了,国师此去勿忘备齐粮草,狄索的冬天可不好过,不能让边境的战士吃不饱穿不暖。”

    说完不再啰嗦,起身离开了大殿。

    “臣,领旨。”观南平静地恭送圣上离开,转身拦住了仍想继续发难的左相等人。

    这时,一向沉稳的左相突然对着圣上的方向跪了下来,大声喊道:

    “圣上,臣有要事禀报,还请圣上允老臣私下与您面奏。”

    这一声成功地引起了观南的注意,也让武帝的脚步停了下来。

    武帝回头发现左相跪在殿前毫不退让,身后跟着跪下了一众大臣。

    大武前几十年动荡不断,百废待兴。

    左相历经三朝曾在危机时刻推行新法改革,力挽狂澜于一旦。

    后经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直到武帝登基这几年大武才初现复苏。

    由此,左相到底是不同的,武帝无奈只好吩咐侍者将左相引入内殿偏厅。

    这边,大殿中的群臣看着年轻的帝王带着左相转身离开,一时间不知作何反应。

    抓不到圣上于是纷纷起身上前质问观南却被大殿的侍卫们请了出去。

    “诸位大臣刚刚也听到了圣上的吩咐,既然圣上命我出使狄索,有些事宜还需诸位从旁协助。

    兵部现在起准备今冬要押运的粮草、肉干和盐巴等物资,半个月后我将起程前往宁城。

    “这段时间的奏章和往日一样请诸位交于左相审阅后上达圣上裁决。

    还请诸位恪尽职守,齐心协力为圣上分忧!诸位,请吧!”

    言罢,看似恭顺实则强硬地将人赶出了大殿。

    在众人的谩骂声中观南静默不语,不久后整座宫殿再次回归平静,

    观南转身走入殿内在偏殿旁静候传召。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