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二百六十一、震动朝野,丧事又至(求月票!)
    洛阳,清化坊。

    时逢冬至,魏王府门口的街道上热闹非凡。

    明明满天飘雪,可街道上积雪被数不清的马蹄踏成了泥泞,鹅毛大雪刚刚落地就成车轱辘下的泥水,溅满了装饰马车的名贵丝绸。

    一辆辆或低调或高扬的马车停泊在魏王府门口的街道上。

    甚至占了不少其它人家的门口位置。

    清化坊是洛阳城内有名的贵人坊,一整条街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在此街置购宅子的不是开国国公、就是郡主驸马、或是五姓七望的某一房。

    普通的豪商巨贾、地方豪族是没有资格落户此街的。

    可眼下,整条街都被魏王府门前的车水马龙堵成了一锅粥,却丝毫没有哪户人家派奴仆出门投诉。

    无它,滔天的权势尔。

    因为今日,是卫氏冬至祭祖的重要日子。

    冬至日作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本来在关中这边的习俗,是家族团聚吃个饺子。

    大周朝廷也有例行放假,在元旦前后,共计七日假期。

    除此之外,近期最大的活动也就是东郊祭天了,女皇陛下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的天坛,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那也是在几天后的元旦。

    关中的百姓们并没有在冬至这一天大规模祭祖的风俗。

    但是,卫氏祖籍并州,算是河东道那边,那儿的习俗流行冬至日祭祖。

    于是乎,今日洛阳城内最盛大的活动,就是声势浩大的卫氏祭祖与家族聚会,洛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之所以说声势浩大,是因为卫氏的祖先,已经被女皇陛下抬进了卫周太庙。

    在门阀意识和宗法观念浓厚的当下,个人的政治地位是需要家族的政治地位支撑的,抬高家族和祖宗的政治地位也就是抬高自己。

    天子作为天下大宗,卫氏女帝改乾为周称帝,就必须建构自身的宗法地位,设立大周七庙。

    卫氏祖先地位自然水涨船高,比肩离氏宗族。

    今日的冬至日祭祖,卫氏在洛阳城内算是出尽了风头。

    代替卫氏女帝主持族中祭祀的魏王卫继嗣与梁王卫思行,也是在派头这一块拉满。

    特别是魏王卫继嗣,算是这一代的卫氏族长,家族中大家长一样的角色。

    往日严厉肃容的卫继嗣,正一脸笑意的走在长廊上,去往王府内的温调堂。

    他刚刚与王弟一起,从大周太庙那边主祭完毕回来,回房中换下了玄黑礼服,眼下一身黑绸常服,戴着名贵貂毛,笑脸呵呵的去往族人聚餐的之地。

    那儿正有一场卫氏族宴。

    在关中的所有卫氏族人全部来了,甚至周围几道、路不远的卫氏旁支也全赶来了。

    很快,他抵达了温调堂。

    这是一处拥有着地暖等昂贵奢侈取暖设备的宫室,洛阳除了几座王府有财力人力建造外,只有宫廷皇室才有,因为这个时代,冬日御寒取暖本就一件奢侈之事。…。。

    如果被转码了请退出转码或者更换浏揽器即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觉得本站还好,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使用[苹果手机自带刘揽器]或[chrome刘揽器]访问并收蔵【零点小说】 。我们将会持续为你更新,还建议你注册会员使用书架功能追书阅读更方便。

    温调堂内,满是卫氏族人,本就热闹叙旧的氛围,在卫继嗣、卫思行两位大家长相续现身后,愈发火热起来。

    卫继嗣、卫思行被卫氏族人、女眷们簇拥着,走向最上首的桌子。

    同桌的还有一些从河东道并州那边接来的族老乡贤。

    卫继嗣和蔼客气了几句,起身带头敬酒,全场的卫氏族人、本族才俊、妻妾女眷们纷纷跟随饮酒。

    旁边的卫思行看了眼兄长愉悦的表情,脸上笑容也盛了些,仰头饮下温酒。

    温调堂内,还有一些卫氏核心层的客卿谋士,和依附王府的文官武将,还有与卫氏交好的功勋贵戚,皆是朝堂上以卫氏为核心的权势集团成员。

    不过今日的主题,是卫氏族人的冬至祭祖,这些被魏王、梁王器重的人物们,也只能稍微让让位置,坐在温调堂的边缘后排,与前方的卫氏族亲一起共享喜庆。

    不过换句话说,能被两位王爷带来这种族会,何尝不是一种自己人的亲近,确实有不少人脸色与有荣焉,但也有个别人,面无表情。

    总的来说,一众卫氏门客们,今日看见卫继嗣难得的喜悦笑脸,不少人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这位魏王,前些日子玄黑蟒服的内里,都是穿着一件粗麻白服的,头上还戴着白布抹额,以示哀悼。

    据说,魏王殿下是在祭奠死去的小儿子卫少玄,前不久,三子卫少奇去了江南道不久,那边已经传来确切消息,去年随师父去往江南道游历的小儿子卫少玄已经失踪遇害……

    这段时日,门客族人们都能感受到魏王殿下的糟糕心情,成天板着脸,没人敢去触霉头。

    听说这位王爷那一日得知消息,在气头上,拔剑刺死了一位服侍时笨手笨脚的府内丫鬟,不过都是府内的传闻,也不知真假。

    直到近几日,这位王爷的心情才瞧着稍好一些。

    可能是因为这两日接二连三的好消息:一個是营州之乱被卫氏彻底收尾,陛下勉强满意;

    第二个是,三公子卫少奇在江州那边传回的消息,截至来信,佛首已经抵浔,马上与星子坊的大佛合体——算着日子,前几日应该就已经大佛完工了。

    也可能是冬至日祭祀活动,卫氏出尽了风头,隐隐展示出本朝第一世家大宗的气派,力压沉寂许久的离氏宗族,和老牌五姓七望。

    卫继嗣今日脸上的笑意多了不少。

    作为族中大家长的卫继嗣心情不错,下方的族人客卿们自然跟着喜庆。

    席间,梁王笑着开口:

    “林诚那边还是慢了些,要是早几日,少奇侄儿应该能赶在冬至日回京吧。按照前几日的来信,佛首已经到江州城,现在应该造像完毕,少奇侄儿带着小七她动身返回了。”语气有些小小责备。

    可听出意思的族人门客们,哪里敢苛责,纷纷夸赞起来。…。。

    如果被转码了请退出转码或者更换浏揽器即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觉得本站还好,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使用[苹果手机自带刘揽器]或[chrome刘揽器]访问并收蔵【零点小说】 。我们将会持续为你更新,还建议你注册会员使用书架功能追书阅读更方便。

    卫继嗣笑呵呵摆手:

    “欸,王弟此言差矣,林诚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王弟就是太严格了些,要是本王有这种好女婿,可不舍得如此苛责哈哈哈。”

    “哪里哪里。”梁王谦虚摆手,众人气氛活络。

    少顷,酒足饭饱,卫继嗣带着族人们一起出门,去王府内的卫氏族祠,进行室内祭奠。

    刚刚在太庙的室外祭奠,去的人不多,都是族内重要人物,眼下族人全在,通常会再补一个室内祭奠,在家中进行,同样会有献祭品、行礼致敬等仪式。

    在家祠内,祭奠完毕,出门前,卫继嗣在某个新灵牌前停步,木牌上隐隐写着“卫少玄之灵位”。

    全场一道道若有若无的视线瞧见,这位魏王走过去后,在灵牌旁站了会儿,似是低语了几句。

    离的最近的卫思行隐隐听到一句:“玄儿等着,父王与你阿兄一定为你雪恨,你带出龙城的鼎剑,也跑不掉的,林诚答应过,大佛建成就有法子找到那口鼎剑……”

    少顷,卫继嗣转身,一脸如常的走出门,他朝众人笑了笑,摊手示意,移步前厅。

    众人纷纷说着喜庆之言,卫继嗣与卫思行对视一眼,眼带笑意。

    就在这时,不远处跑来一道步履匆匆的身影,站在人群后面张望,朝被人群围住的卫继嗣举手示意,卫思行等有心人瞥了眼,隐约记得是魏王的一位心腹亲卫。

    卫继嗣同样看到了,当即皱眉:“怎么了?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

    心腹准备上前,欲言又止。

    卫继嗣也察觉到了周围人的目光,下意识的表示:“何事,直接说,王弟不是外人,这里的大人们也是。”

    心腹亲卫犹豫了下,竹筒倒豆子般抖出:

    “王爷,江州那边传来十万火急消息,有反贼袭击星子坊的东林大佛,新立的大佛已倒,督造右使林诚、刺史王冷然、还有……还有三公子全都遇害,被贼人当场枭首……眼下浔阳城大乱,贼人已逃,截至这道消息传出,监察大佛的宋副监正与容女史已经封锁浔阳城,同时去请了欧阳良翰出来稳定局势……”

    心腹话还没说完。

    卫继嗣手中杯子掉在原地,全场也陷入寂静,一道道精彩的眼神看过去,卫继嗣也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一字一句问:

    “你说什么?”

    心腹欲语,可是下一秒,被梁王眼神强烈制止。

    卫继嗣僵立原地,先是望了望左右,似是疑惑自己是不是失聪了,旋即踢开脚边杯子,有点踉跄的上前一步,伸手抓住这位心腹亲卫衣领,有些低吼问:

    “你再说一遍,大点声,什么倒了?老三怎么了?”

    “王爷……”

    不等心腹开口说完,全场突然乱了起来,脸色阴晴不定的梁王一惊,赶忙上前扶住某道身影。

    “王兄!”…。。

    如果被转码了请退出转码或者更换浏揽器即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觉得本站还好,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使用[苹果手机自带刘揽器]或[chrome刘揽器]访问并收蔵【零点小说】 。我们将会持续为你更新,还建议你注册会员使用书架功能追书阅读更方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