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莫罗戈罗市打卡 关于新首都的选址,恩斯特一直举棋不定,不过这也属正 常,迁都毕竟是重要国策,而且恩斯特比较看好的中部地区相 较于东部开发比较薄弱,就目前而言,中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都超过百分之七十,可想而知当地的建设情况。
当然,这个数据并非是东非统计,当前东非政府没有这个 闲工夫统计国家森林情况,在东非森林覆盖率很高,就算索马 里地区往西都能找到大片森林,而今刚果盆地的林业资源更 是占到整个非洲的一半以上。
当然,因为东非的开发,而今东非的森林面积已经在极速 减少,不过非洲几千年来接近未开发的森林资源,东非就是在 开发几十,上百年恐怕都不会见底,毕竟东非本身砍伐树木的 同时也会种植和引入一些优良树种。
这一点在东非城市内非常常见,东非城市普遍重视绿化, 这一点和当前欧洲城市极为不同,所以就算达累斯萨拉姆也 能见到不少公园和行道树以及绿化带。
同柏林等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城市对比尤为明显,柏林街 道市中心寸土寸金,很少有绿植,马路边除了楼房屋舍,就只 有孤零零的街灯。
这也使得在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待过的欧洲人,将两 座城市称为“绿城”,实际上东非大多数城市皆以两市作为模 板,发展大同小异,只不过外国人能叫出名的东非城市只有达 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如果再加一个则是新汉堡港。
马普托知名度也比较高,主要是南非战争时期短暂出名, 但是城市建设和东非其他城市天差地别。
当然,19世纪的城市主要以工业暴力美学为主,钢筋,水 泥和混凝土在当前时代人们看来更加赏心悦目,伦敦,纽约, 柏林,巴黎无不是如此,与之对比东非反而是异类。
当然,柏林的环境看起来比巴黎和伦敦好的多,因为柏林 面积大,人口密度比巴黎和伦敦小的多。
就像工厂里的黑色烟雾,恩斯特见到了会联想到“污染”, 而在当前时代看来那是“工业化"的气息,法国巴黎的塞纳河, 英国伦敦的泰唔士河流淌着的黑色河水,更是"文明时代"的象 征。
不过只要是经历工业化的城市就避免不了这些问题,东 非也只是尽量规避一些肉眼可见的问题,就像第一镇市和索 加市的空气肉眼可见比达累斯萨拉姆干净,不像19世纪的现 代化城市,更像是大型城镇。
除此外,东非大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比其他城市更加 充足,主要体现在道路,公园,公共厕所,下水管网等等。
当然,这一点也仅体现在东非的几大城市,新兴城市或者 经济水平较差区域另当别论,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未来肯定是 要向着这些大城市看齐的。
1893年8月。
中部的具体情况如何,还是眼见为实为好,所以恩斯特决 定前往中部去视察一圈。
随着列车开动,恩斯特的视察之旅也正式开启,沿着铁路 线往西,第一镇市周边区域都是恩斯特比较熟悉的场景。
这些年随着东非国力攀升,东部区域开发也日趋完善,从 第一镇市到莫罗戈罗之间,稻田,水库和村落比比皆是,同时 可以看见较为平整的道路,如今以第一镇市为中心的区域,主 要干线道路已经完成硬化工程。
很快列车就抵达了莫罗戈罗市,莫罗戈罗是第一镇市到 多多马之间唯一颇具规模城市,虽然比不过东部沿海地区,但 在内陆地区也属于发展较为不错的区域。
“莫罗戈罗市最著名的就是中央运河工程,这里是中央运 河西线工程的主要经过区域,而莫罗戈罗之所以能飞速发展, 就是得益于当地的交通发展,包括铁路,公路,运河三位一 体,同东部城市群相接,处在乌卢古鲁山山麓,是该地区的农 业中心,同时也是全国主要的剑麻,木材和橡胶加工中心之 一..."随行的商务部部长约翰李耳向恩斯特介绍道。
莫罗戈罗作为中央省下辖城市在东非的地位还是比较突 出的,是区域性交通枢纽,南部是乌卢古鲁山,西部是东非高 原边缘的乌德宗瓦山,二者之间形成一片山间平原,在北部同 东非沿海平原融为一体。
所以莫罗戈罗有山有水,加上其位于赤道以南的原因,所 以按照远东帝国的说法,这里是典型的山阳水阴之地。
东非和远东帝国的纬度还是有些区别,东非大部分位于 南半球,所以莫罗戈罗的风水和远东帝国是相反的,在赤道北 部的国土则又反之。
恩斯特津津有味的听着属下的介绍,当地发展如何从外 部就能得到很明显的结果,莫罗戈罗在规模上比第一镇市偏 小,不过也差不了太多,第一镇市作为东非行政中心,实际上 城市规模并不算大,只能算中型城市。
而莫罗戈罗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兼具部分交通职能, 所以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算是比较不错了,就莫罗戈罗 的规模而言,甚至比东非很多落后地区的省会要发展的更好。
这也好理解,在运河联通后,莫罗戈罗实际上和东部几个 城市间的联络更加紧密,配合铁路等交通,莫罗戈罗距离东部 几个城市有一百公里左右,这点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莫罗戈罗还是中央省西部唯一城市,能有效接受东 部的产业转移,同时有利于集中中央省西部的资源,就比如当 地的优势农作物,剑麻,橡胶,木材等,都是在莫罗戈罗集 中,初步加工后,在送往东部,尤其是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工业 发展原材料很大部分来自莫罗戈罗市。
而且莫罗戈罗的资源也能通过铁路辐射到西面的多多马 市,多多马虽然距离莫罗戈罗距离不远,但两者气候件天差 地别,尤其是降雨量。
莫罗戈罗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 量非常充沛,而多多马市的降水量却是整个东非东部的洼地 之一,加上高原气候的原因,温度也比莫罗戈罗偏低。
所以这就造就了莫罗戈罗成为东非东部沿海平原和东非 高原交汇地带最大的橡胶,木材出产地之一。
而且东非的橡胶和林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刚果盆地及周 边,深居内陆,这使得莫罗戈罗等地成为距离东部沿海区域, 尤其是达累斯萨拉姆,最近的橡胶主产区。
加上其遏制着东非高原和东部沿海平原之间的重要铁路 通道,所以莫罗戈罗未来的发展潜力并不会差。
值得一提的就是东非第一座实验水电站就建立在莫罗戈 罗市,所以未来莫罗戈罗市的电力在东非各个城市中也属于 前列。
这里处在东非高原和沿海平原交汇地带,地势落差大,降 水量丰富,所以未来水电潜力很大,前世坦桑尼亚政府在区域 附近建设有大型水电站供应达累斯萨拉姆市。
目76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