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无广告!
看着眼前的画面。
成王感觉陆成安的离世...对她各方各面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但是,她手上还捏着陆谦己这个小弟,而且对手手上掌控的兵权还不小,所以成王对目前的局势也不惊慌。
不知道陆谦己懂不懂治国,到时候遇到麻烦的话,成王觉得可以尝试询问一下陆谦己的看法。
【弘承十年十一月,因为身为皇帝的你在诸多事件上的荒诞行为,引起了文官集团的集体不满,无论是立场偏向你的,还是立场不偏向于你的,都认为你在陆成安的谥号选取上,有很不妥当的地方。】
【陆成安的离世,导致你对文官集团的压制性下降了。】
【弘承十年十二月,诸多大臣决定要拨乱反正,不能再让你像现在这样不受限制地胡作非为下去。】
【弘承十一年一月,就陆成安谥号一事上,群臣们愿意向弘承帝妥协,以‘文正’定格为陆成安的谥号,但是不允许弘承帝将文臣和武官两个最高级别的谥号叠合在一起,给同一人使用。】
小八肯定是不想妥协的。
陆哥给咱做了那么多,一文一武,给两个谥号又能怎么样了。
而且成王不光是想要通过给陆成安两个顶级谥号,来彰显出自己对陆成安的重视,对陆成安离世的悲痛。
首发网址
其实也是对自身安危的焦虑感。
让自己身处的地位更主动一些。
她这是最高级别的施压,逼迫底下的臣子们向她这个皇帝妥协,跑来给她服软,以此来确保皇权仍然在最高级别上。
然而这一点,却是成王犯下的一个重大误判。
礼法之所以能历经五千年的历史而不倒,这自然是有它所存在的道理,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合乎情理的礼法,它是一种在无形之中束缚所有人的道德武器,这利于统治。
而文官制衡皇帝,最常用也是最有力的武器是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我们这个敬天法祖的国家根基,也是和平年代皇权的授予者,是运行国家机器、维持地方长治久安的工具。
作为文官,他们熟读四书五经,还要通过科举考试,这无疑是这个国家对伦理道德那一套最熟悉的人,于是这些文臣可以让一切事情与合适的道德挂上钩来要挟皇帝、使事情符合他们的意愿、要求皇帝对任何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释。
这就是礼法的恐怖之处。
兵权固然很重要,但文臣可以用杆子让你身败名裂,小八某些事情做得越离谱,看似是在为自己的皇权争夺有利的地位。
实际上,就是将伦理道德这个最好的武器丢在了文臣的手上,极其容易让他们借题发挥。
嘉靖皇帝都知道跟文臣们争夺伦理道德的高地,小八完全是觉得自己手上有兵权,她还是皇帝,所以根本不需要争这种东西,拿武力往死里压制这些官员就是了。
但你空有兵权没用,总不可能无缘无故把所有大臣一起杀了吧?
那如今成王这样的做法,跟自掘坟墓又有什么区别!
而事实上,整个文官体制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因为文官之间本身也处于竞争关系,即使某些事站在道德制高点,也会有几个标立异的站出来。
忠于小八的文官集团是有的,可他们也架不住成王自个儿把口诛伐的法器丢出去。
这就是像是自己的主子做了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情,他们还要想办法去给小八辩护。
可本身这件事情就是错的,那再有能力,他们也争辩不过啊!
讲道理的本质,是你有这个道理可讲,但是成王所做的事情就是没啥道理的。
那就让忠于成王的文臣派系有力使不出来,只能默默接受其他人的批评。
【弘承十一年二月,以李存善为首的文臣沿用了本朝的礼法,详细查找了前朝的规矩,认为像这样进行追赠谥号的做法,前无古人,也怕是后无来者,还请陛下三思。】
【弘承十一年三月,弘承帝不想就这样向群臣妥协,咬死了自己的底线不放,为了表示她的愤慨和不满情绪,李存善被贬到江南,外放为一地县令。】
【弘承十一年三月下旬,百官弹劾弘承帝大兴土木,在天京府修筑铜像的费财劳民之举。】
【弘承帝对此勃然大怒道:“修筑铜像,朕用的是自己的银子。”】
【而这次弹劾的人,弘承帝将他们全部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弘承帝更表示她修筑了这个铜像,不光是自己从内帑拿出来的银子,还给一万劳工找了一份劳动工作,缓解了很多人就业困难的事情,这件事情值得表彰,事后,她要求史官把此事记载下来。】
【弘承十一年四月,弘承帝调遣陆谦己入京,就任天京府的京兆尹来看护京师,暗中再次提拔那些立场上忠于自己的文臣。】
【弘承十一年五月,在朝会上,群臣再度表明了自己的不满,觉得弘承帝亲小人,远贤臣。】
【面对这些意见,弘承帝丝毫不给面子,当场让几位态度坚决的大臣告老还乡。】
【弘承十一年六月,看着满桌的奏折,弘承帝心生了厌倦之情,可又放心不下那些天天跟她作对的百官,生怕权力被文臣架空,于是弘承帝计划每天就看一百张奏折,多出来的就放到明天再看。】
【弘承十一年七月,你对政务态度散漫,导致多地政策的应对和调整不及时,国家在经历过强盛期后,呈现出了回退的趋势。】
【于是,你不得不在大臣之中挑选出自己信任的人进入问政处,帮你批阅奏折。】
【弘承十一年八月,朝会上...你再次被百官指责,因为覆灭金国、攻打高句丽的缘故,大晟王朝得到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辽东地区,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去重建设辽东,很多人认为这场仗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打的,打了也根本没赚到什么。】
【弘承十一年九月,你向陆谦己说起此事,陆谦己怒斥群臣满口屁话,若是不打金国、不打高句丽、坐视这些异族做大,往后朝廷庸弱,岂不是给了这些人机会?到了那时候就不是普普通通的打仗,恐怕是有灭国之难了!】
【你很认可陆谦己的说法。】
【弘承十一年十月,弘承帝在朝会上常年遭受文臣劝谏甚至于辱骂批评,长此以往产生了抵触的心态,从此宣布弘承一朝再无早朝一事。】
【弘承十一年十一月,你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逐渐消除,你开始一个人窝在皇宫里捣鼓自己的事情。】
【弘承十一年十二月,你在皇宫之中给自己修筑了一个后花园,在这里放了无数的奇珍异兽,这是为了方便你在后花园之中围猎寻乐。】
【弘承十二年一月,你的铜像铸成,完工之后的铜像被你放在了皇城的门口,彰显了帝皇本色,你非常的得意。】
【弘承十二年二月,你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同时江南地区的商业更加繁华。】
【弘承十二年三月,你和陆谦己在皇城中的后花园围猎,你时常提及自己的忧患无法解决,对治国一事感到迷茫,似乎百官群臣全都在反对她的政令。】
【弘承十二年四月,陆谦己安抚了弘承帝,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愿意永远效忠于弘承陛下。】
【弘承十二年五月,弘承帝向陆谦己讨要治国之策,然而陆谦己却表明自己的父亲只教了他如何打仗,并没有教过他怎么治国,即便是教过了,他可能也没怎么听。】
【弘承十二年六月,弘承帝在皇城之中,按照忠于自己的人建立了一个小朝廷,以这套小朝廷的配置来掌管整个天下。】
【弘承十二年七月,弘承帝带着自己的九妹唐王熟悉这个小朝廷的规矩,让她慢慢地了解朝堂上的工作内容。】
【弘承十二年八月,长期的不上朝,百官又开始隔三差五进谏,试图为弘承帝招魂,让她再开朝会,不再如此怠政。】
【对此,弘承帝很是委屈,重启早朝无非又是让自己挨骂,而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又总是遭到百官的拒绝和一致反对,所以她态度坚决。】
【就是死了,她也不打算重开朝会。】
【弘承十二年九月,各地政府都极其需要朝廷的银子来建设,弘承帝在这方面的开支上,一向是大手大脚的,在做建设上,她也从来不吝啬银子。】
【然而,弘承帝很快发现到了一个的问题,税收交纳上来的税银,已经远远赶不上为了建设而大量吞金吃银的各个地方政府。】
【为了避免朝廷无银可用,弘承帝取消了对各地政府提供的支援政策,不再让朝廷给各地政府供应银两来建设当地的乡镇。】
【可惜,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国库之中的银两仅仅剩下了两百万的白银,而这个白银数量,按照如今正在进行的各项开支,十一月底就会消耗殆尽。】
【弘承十二年十月,被视为今后军方第一人的陆谦己忽然感染了顽疾,未等弘承帝为其治病,短短三天的时间内,病情的发展就突飞猛进。】
【弘承十二年十一月,陆谦己病逝,弘承帝痛哭流涕,在陆谦己的墓碑上亲自题字,为其赐下谥号武穆,陆谦己的死,让弘承帝心中愈发的悲切。】
【在她的心目中,陆谦己是守卫皇室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除了陆成安以外,她最值得信任的人。】
【而在私交上的价值观相同外。】
【你和陆谦己对待外敌的立场态度都是相当接近的,但万幸的是陆谦己早在青州就有家室,他给你留下了一个孩子,名字叫陆胜雄。】
【弘承十二年十二月,蒙古帝国的巴林·去奴发来吊唁,对于陆谦己的离世他深感痛惜,更无比地缅怀自己未曾蒙面的父亲。】
【而当年因为身份有别,大晟王朝并没有允许巴林·去奴踏入中原王朝的土地,现今只能为自己的家兄送上吊唁,他的心情更是无比沉重和复杂的。】
【弘承十三年一月,陆谦己的死,对于你的打击很是沉重,至此百官对你行使权力的阻力,已经渐渐显形,这会让你发起的政令很大概率失败。】
【这导致了你对于大臣们奏章的批复更不感兴了。】
【但是在国库上出现的短缺,让你不得不想尽各类的办法来敛财,你意识到拿银子充盈国库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
【因为你必须要保证边防的将士在军饷上面能有充分的补给。】
【弘承十三年二月,为了节流,你将大量的闲官以及官员名册上没什么用的官员辞退。】
主要是近些年来,朝廷所养下来的闲官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人的量多暂且不说,此外他们还吃国家的福利,拿着养廉银。
最气的是成王还没什么地方要用得上他们。
甚至这帮闲官还天天没事找事,在各种角度上来批判她这个圣明天子。
那她肯定就不会留什么情面了。
恰逢现在大晟王朝的资金再度陷入了空缺的状态,给了成王一个辞退别人的正当理由,那她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弘承十三年三月,你以整改吏治为由,派遣了锦麟卫盯着一些平日生活比较富足的大臣,开始搜刮他们贪腐的罪证。】
【决定再次使用抄家的方式来为自己换来一批财富。】
【弘承十三年四月,有一些官员暗中告发某些人的丑恶面目,怀疑他们贪赃枉法,贪墨朝廷的银两,次日,先前被弹劾的官员同样也告发了另外一批官员,你暗中看着两方官员的互相攻讦,开始物色抄家的人选。】
【弘承十三年五月,你通过抄家数位大臣的家底,获得了价值接近两百万两白银的赃物。】
【你逐渐意识到在本朝的贪腐之风极其恶劣与严重。】
【弘承十三年六月,你慢慢发现整个国家所需要的开支已经超脱了你的控制,即便是有抄家得来的银两,依然顶不住一两个月的国家消耗,再这样下去,整个国家的财政就会陷入赤字的破产阶段。】
【弘承十三年七月,你翻阅古籍,发现在泰熙帝时期,朝廷遇到财政危机的时候,往往都会通过卖官鬻爵的方式来快速筹钱。】
【这样的模式,类似于让普通士人捐钱捐物,以谋得一官半职,而这种通过捐赠所得来的一官半职也没有什么的实权,只是象征意义比较浓重,完全是面子货。】
【你越看越觉得这样的敛财手段是一个好办法。】
【毕竟向这些普通士人、地方豪强进行强征财物的话,万一这些人造反了,她也不好处理。】
【弘承帝顾虑自己失去这些人的支持,不如提出“捐粮捐银换爵位”的噱头,以此来平衡关系。】
【弘承十三年八月,你私设了一种的官职,取名为捐银爵,享受类似于普通爵位的待遇,购买这个爵位以后,可以在赋税、商税上进行一定的税额减免,你尝试性地开始兜售这个爵位。】
看到这里。
汉王彻底红温。
小八,你在干什么?你到底在干什么啊!
都开始卖官鬻爵了?
你就算不是亡国之君,你都胜似亡国之君!
脸都不要了!就现在这个情况便沦落到卖官鬻爵的地步了,之后没得卖了,是不是要把江山社稷数个好价钱也一起卖了?
实在不行,你把咱爹的皇陵挖了吧?
反正都那么缺银子了,卖官鬻爵都能做出来了,把自己父皇的坟挖了,甚至把自家祖坟给挖了,那也不算什么了。
哦...
本王忘了,你这臭小八,都已经二世建祠,甚至都跟咱们这些愚蠢的姐姐们分家了。
成为了一代的苏氏先祖。
挖皇陵,挖的是祖坟吗?
挖的是别人家的祖坟!
想到这里,汉王就更加红温了。
瞎搞!真的是在瞎搞!
让你一个人单独治国,甚至还不如老三那个肥婆的执政手法!
毕竟你成王做出来的操作。
哪怕是晋王,她都做不出来像你这么不要脸的事情啊!
小八这都什么烂活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