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
    这么拉拉扯扯,秋收转眼就到了。

    黄河下游的沧、青、齐三州发了一场水灾,冲毁田地、民宅无数,周瑾及时处理了,这三州今年的收成算是废了。

    不过淮北依旧丰收。

    前年下令开垦的荒田,今年陆续有了收成,尤以幽代赵三州为最。

    而今年秋收之后,加上去年的剩余,府库中终于有了支持两年的家底。

    秋收之后,三万黑云军北上草原,秋高马肥之际,正是狩猎的最佳时节,去年因争夺太原三郡放了草原一马,今年不能错过。

    畜牧业也是梁国一大支柱。

    将士们只有吃上肉,才能有力气上阵杀敌。

    百姓的营养也要跟上,山林丘泽所产,任其自取之。

    每年秋收之后的两个月,官府不徭役,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渔猎。

    而苦役转嫁到奴隶身上。

    户部登记在册的奴隶有三十万户,近一百五十万,多为胡人、夷狄,也有一些战俘。

    看上去很多,但比起两汉,仍不够看,文学馆从邺城藏书中统计,汉朝官奴、私奴加一起至少四百万往上。

    这还是能统计到的,而那些士族豪强名下隐匿的奴婢更是无法统计。

    汉朝大将军卫青都是骑奴出身。

    石勒早年也是贩卖同族为生,为了活命,把自己也卖了……

    即便到了大唐,依旧有大量奴隶存在。

    不过李跃法外开恩,给了奴隶们一点光亮,他们的后代可以脱籍入僮籍。

    虽说也处于大梁的底层,但好歹有了一些希望。

    “只有畜牧不够,崔瑾造了这么多年的船,海渔也要跟上,海里面全是宝,冬日天寒,可运往内陆。”李跃为了寻一口吃的,也算绞尽脑汁。

    看山吃山,靠海吃海,关东左凭大海,自然要向大海伸手,海中产出比草原丰厚十几倍。

    “上月马顾将军率海船三十一艘,尝试渡海去往辽东,半途遇飓风,倾覆一半,尚书台正在商议减小造船开支。”卢青小声道。

    “海上遇风常有之事,不可因噎废食,船继续造,继续出海!”

    天下没有一帆风顺的事,遇上挫折是必然,李跃从后世而来,自然知道海洋的重要。

    华夏民族想要突破宿命,大梁想要摆脱王朝周期律,要么在技术上发力,要么向海洋拓展。

    绝不可能因为一场小风浪而葬送了未来。

    在李跃心中,开拓海洋之重要不在统一华夏之下。

    只不过受制于国力,才没有倾注精力进去。

    可惜这时代最好的船,最好的水手,最好的造船工匠都在江东。

    李跃也曾尝试向江东索要工匠,桓温严防死守,死活不答应,没办法,只能自己先摸索着来。

    这几年发展还算不错,至少大梁水军已经尝试打通辽东到青州的海路。

    如果没遇到这场飓风,成功几率极大。

    而一旦海路打通了,燕国的末日也就到了。

    李跃心中一动,海洋既然如此重要,干脆开一个海舶司,绕过尚书台,与校事府、鸿胪司一样由李跃直辖。

    同时在太学开一个海舶院,培养航海人才和造船工匠。

    航海绝不是造几艘海船那么简单,想要走远,需要知晓天文、气象、水文的人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李跃就不信自己这辈子见不到大梁水军横行四海的场景。

    就算自己见不到,第二代、第三代也要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一念及此,李跃准备弄一个《皇梁祖训》,给子孙后代立个规矩,同时也给他们指明方向。

    有李跃介入,尚书台停止议论,继续往东边拨钱。

    常炜有些不情不愿,传统士人,目光都聚集在陆地上,而这时代的海洋的确风险太大,收益短期内看不到,李跃没怪他。

    这本来就是尚书台的职责,如果皇帝肆意妄为也不是什么好事。

    秦汉皇权与相权互相克制,汉哀帝欲封宠臣董贤为侯,丞相王嘉坚决驳回,宁死不屈,即便隋唐,也设置了封驳皇帝诏令的门下省。

    海舶司虽然设立了,但精通海事的人才却难寻。

    精通海事的人多在江东,多为江东本土士族,孙权时代,便有江东海船巡游南洋诸国。

    几十年后,卢遁、孙恩的五斗米道叛乱,实则是海贼大起义,从舟山群岛发起,杀回江东沿岸,舰队北上封锁长江口,南下攻打广州……

    值得一提的是,卢遁孙恩的背后,有吴兴沈氏等江东士族的支持。

    北国被石虎残害了这么多年,如今能吃上饭就不错了,这方面的人才更是难寻。

    李跃干脆下诏明年开一个恩科,昭告天下,凡精通海务者,无论出身、族类,皆可参加,朝廷负责来往路费。

    诏令还由鸿胪司散播江东。

    反正江东也是大梁的下国、侄国,迟早也是一家人……

    此举也是试试江东本土士民对梁国的态度。

    李跃安静等待着南面的消息。

    鸿胪司这两年的重点便是江东,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关中大部分都是羌胡,鼓动他们造反可以,鼓动他们投奔大梁,希望不大,苻坚宽仁治国,甚得人心,所以鸿胪司的重点集中在江东。

    第一抹雪花飘下的时候,成果也来了。

    “陛下,吴兴沈家、义兴周家、会稽贺家等选派族中精干子弟北上!”卢青惊喜来报。

    吴兴沈氏追随王敦作乱,一直不得江东朝廷重用。

    会稽贺家,也就是东吴名将贺齐的那一支,自从衣冠南渡之后,一直被边缘化。

    这几家最有含金量的是义兴周家,自周鲂而下,周处、周玘两代人被司马家坑到死,第四代周勰起兵造反之后,这一门在江东逐渐式微。

    “朕等的就是他们,早该来了!”李跃笑道。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北方士族独霸东晋权柄,江东本土士族被边缘化,如今李跃一步一步击溃江东的正统性,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靠上来了。

    去年放归的俘虏、质子,也算给江东本土士族刷了一波好感。

    “带头之人,陛下还有过一面之缘,吴兴沈劲。”

    “哦?”李跃回忆了一番,依稀记得当初合肥大战时,的确俘虏过这么一个人,誓死不降,也没杀他,丢进了尚武堂改造,去年放他回江东,没想到如今又回来了。

    大梁正统性正在深入人心。

    (本章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