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百三十四章 敲打
    苻坚退兵如此果断,令李跃略微诧异。

    想要凭借蒲坂拖垮氐秦基本不可能了。

    苻坚算是避开一个战略陷阱,不过这样的人才配成为大梁的对手,统一天下自古就不可能如此简单,更何况苻家也有不少人才,正处于上升期,潜力颇大。

    氐秦国力固然不如梁国,但并不意味着李跃就能稳操胜券,能轻易灭亡氐秦。

    曹魏国力远超蜀吴两国,却还是对峙了几十年。

    历史上东魏远比西魏强大,却还是被西边逆风翻盘。

    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稳扎稳打永远不会出错,而身为皇帝,首先要心态平和,实力够了,火候到了,无往而不利。

    梁国没有一口吞下关中的实力,蒲坂、潼关是绕不过去的两道坎。

    王猛不强攻是对的。

    不过他一兵不发,眼睁睁望着苻坚退走,在朝中引起一些波澜,兵部几个从事上表弹劾其“畏敌如虎”。

    军中也有一些将领参奏王猛伤大梁士气。

    李跃一笑置之,弹劾他的人多多少少有士族豪强背景,却都是一些旁系之人,核心人物都站在背后,他们也在观望李跃的态度。

    内斗是人的天性,只要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斗而不破即可。

    谁超出界限,就是李跃出手的时候。

    在朝堂上斗,总比在李跃看不到的地方斗好。

    当然,这些参奏之人也没说错,邓羌、苻飞反攻时,杀伤甚多,估计有三千余众,王猛却没有上报,只在决定退兵时,才轻描淡写的补上,引起了兵部的不满。

    “大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王猛漏报战损,去爵一级,罚俸半年。”李跃没有偏袒。

    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的确处理不当。

    以后若是其他将领报喜不报忧,朝廷岂非蒙在鼓里?

    “王景略能见好就收,古之良将也,兵部交由臣去安抚。”常炜一向置身事外,不卷入内斗之中,没想到此次主动为王猛站台。

    王猛面对的是氐秦的核心精锐。

    万人敌级别的大将就有两人,其他姚苌、朱彤、俱难、毛盛等人也都是勇将。

    秦军连年大战,战力自然不弱,王猛能顶住苻飞和邓羌的猛攻,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常炜站出来,李跃也就不用费心了,“此事就有劳令君,太原之战可以结束了。”

    “慕容垂熊虎之将,又是燕国宗室,为保万全,臣建议陛下领军出上党,慕容垂自然意会之。”一旁侍立的崔宏拱手道。

    他的意思是威慑其后,逼慕容垂一把。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慕容垂收复晋阳之后,很有可能如之前一般维持半独立状态。

    八千部曲击退拓跋什翼键三万大军,让慕容垂声势大涨,以前观望的豪酋又重新聚于麾下,再加上俘获的代国士卒、牲畜,慕容垂回了一口元气。

    如果再收复晋阳,慕容垂兵势再涨一波。

    换做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都会犹豫一番。

    “不,朕想试一试慕容垂心志。”李跃还是拒绝了。

    自己堂堂大梁皇帝,犯不着如此掉价亲自带兵去逼他。

    就算慕容垂最终投降,也是迫于兵威,而非真心,此举反而摆明了不相信他,留下心理隔阂。

    李跃就想凭借此事见一见慕容垂的真心。

    察其言,观其行。

    表再多的忠心,都不如看他的一次行动。

    如今形势,慕容垂拿回太原又能如何?

    北面云中、定襄已为梁土,东面代郡近在咫尺,南面河东、上党步步紧逼,太原三郡巴掌大的地方,处于梁国的战略包围之中。

    如果慕容垂还有自立之心,便是自绝于大梁。

    李跃不可能让太原流落在外。

    主动献上和被逼无奈投降,待遇可就大大不同。

    “慕容垂匣中之虎,势穷而力孤,必会归顺大梁。”常炜抚了抚长须。

    没有梁国在后面撑着,慕容垂也不可能恢复元气,苻坚早就大军压上来前后夹击。

    拖了这么长时间,还不是吃梁国的,喝梁国的?

    饮水当思源。

    “大梁不缺一二有才能之人,若心不在大梁,再有才干,也只能祸国殃民,后患无穷。”李跃意味深长道。

    这句话同样也是在敲打崔宏。

    你们斗可以,但别过火,别祸国殃民。

    崔宏何其聪慧之人,神色微微一变,但又瞬间恢复常态。

    一切尽在不言中,说破了就没意思。

    崔宏返回朝堂之后,凭着外戚身份和崔家出身,俨然成了关东士族的领袖人物,不知有多少人明里暗里唯其马首是瞻。

    “好了,朕今日还要耕田,不是要紧军务,尚书台审核即可。”李跃挥挥手。

    这几日耕种,忙碌而劳累,不过好处颇多,人沾了地气就是不一样,胃口好了,睡眠也好了,就连在床上也有劲。

    不过二十亩田,实在有些多。

    即便有耕牛和铁犁,也根本耕不完,更别提后面还要播种,只能让宿卫们一起上。

    这次敲打颇有成效。

    朝中弹劾王猛之人都没了动静,崔宏比以往更勤勉起来,尚书台、太学、邺城西郊三边跑。

    “朕准备升汝为户部尚书如何?”李跃微笑道。

    打一棒子,就要给一颗红枣,恩威并济方是御下之道。

    崔宏目前只挂着一个郎吏,成了自己的跑腿,有些大材小用了。

    “臣……”崔宏一阵激动,他这个年纪,无不渴望做些事来。

    “先别高兴早了,若是不胜任,朕可饶不了你,太学与清查细作亦不可懈怠。”

    内斗的不是他跟王猛,而是大梁内部的两股势力,士族与庶族。

    即便没有崔宏,也会有人顶上来。

    “臣领命!”崔宏没有推辞。

    叮嘱一番后,李跃看天色不早,一同回返邺城,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崔言思身上,“今日可曾看望过皇后?”

    “前日去过。”崔宏神色古怪起来。

    知姐莫若弟,崔言思娇生惯养的性子,哪有半分“贤后”的模样?

    “贤后之名,不会是你小子在其中推波助澜吧?”李跃开了个玩笑。

    崔宏连连拱手,“臣岂敢?臣还是以为是陛下所为……”

    “朕没那闲工夫,看来你姊身边有高人啊。”

    (本章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