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零五章 强悍的苏联科学家
    在天使岛游玩了两个小时,众人乘车向着圣塔芭芭拉县的范登堡空军基地驶去,下午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卫星,难得观看火箭发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汽车行驶一个多小时抵达范登堡空军基地,此时的空军基地早已人山人海,不少市民从旧金山或洛杉矶赶来,现场那是一个热闹。

    范登堡空军基地是美国两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它可以向西发射高倾角轨道和极轨道卫星,也就成为西海岸火箭发射的靶场。

    不得不说美国政府那强大的自信,只要交钱购买门票便可到空军基地参观游玩,各种先进战机、火箭随便拍照录像,钱到位了,也可以坐战机体验一番,担心泄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众人来到远处的游客观看平台,巨大的火箭矗立在发射平台,拿着单反相机快速合影拍照,万一火箭发射失败了,不也是很好的留念嘛。

    “美国科技真发达,那么遥远的月球在十年前便已登陆,美国的科学家也太聪明了吧。”雪梅佩服说道。

    “在军事领域,不是美国的科学家厉害,而是德国的科学家厉害,苏联的科学家更加厉害!”

    二战前,德国是世界科学的中心,涌现了无数闻名遐迩的大科学家,当年一半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因此,德国被称为科学之国,而德文更是被称为科学的语言。

    二战后,美国主动放弃德国的战争赔款,而是单单向德国索要70多名科学家,最后美国“偷偷摸摸”地从德国抢走1600多名科学家。

    当时美国还特意安排“回形针行动”的秘密行动,让冯·卡门和钱学森紧急参军,前往德国审问和甄别德国的火箭专家,其中特意寻找德国顶级火箭专家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何许人也,13岁时发明遥控爆炸装置,22岁获得柏林洪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30岁时研发出臭名昭著的V-2火箭,也就是洲际导弹的雏形,冯·布劳恩也被誉为“导弹之父”。

    获得了德国的科学家和先进的材料,美国人自以为在火箭领域天下无敌了,苏联大哥呵呵一笑,人多有什么用,苏联仅仅只是放出了一个囚犯,便追平并赶超了美国的火箭技术。

    那个囚犯是谁呢?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何许人也,1906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教师家庭,23岁进入苏联火箭喷气推进,26岁便成为一把手,27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喷气科学研究所二把手,工作七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苏-217型带翼固体高射火箭、苏-212型液体远射程火箭、火箭飞机等,将苏联火箭事业推向了顶峰。

    好景不长,在1937年残酷的苏联大清洗中,科罗廖夫受到图哈切夫斯基的牵连,被判为死刑,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一干就是八年。

    二战后,美国抢走德国无数火箭专家,而且德国的导弹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于苏联,苏联只能释放科罗廖夫这位大神,填平德国乃至于美国火箭技术的鸿沟,靠科罗廖夫一人就够了。

    被任命为弹道式导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犹如开挂一般,1947年仿制的近程弹道导弹试飞成功,1948年自行设计的近程导弹试飞成功,1949年中程导弹和地球物理火箭发射成功,1950年改进的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51年两次用地球物理火箭将小狗送入高空,1953年远程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1957年8月3日,科罗廖夫创造性地在洲际导弹的第一级火箭,采用四台侧挂发动机与主发动机并联工作的方法,成功发射全球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苏联于1958年5月成功地发射第一个卫星式飞船,苏联的成功,让美国朝野倍感震惊,自己集合了世界科技精英,却远远不如苏联,于是美国航天局NASA于同年10月1日正式成立,被迫开启了美国宇航计划,带头人正是冯·布劳恩,而这也开启了美苏太空争霸的序幕。

    正当美国人准备改进载人航天技术时,远在苏联的科罗廖夫早就准备登月,1959年发射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地球引力的飞行器月球1号探测器,1961年东方1号飞船载着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之后又发射金星和火星探测器,,,,BIqupai.

    在苏联的压力下,肯尼迪立即下令财政部大幅度拨款,他以冯布劳恩为带头人,开启了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苏太空争霸也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登月竞赛。

    流放时期西伯利亚恶劣的环境,几十年不分昼夜的工作,科罗廖夫积劳成疾,全球顶级火箭专家科罗廖夫于1966年1月14日死在手术台上,而这也,宣告了苏联登月计划的最后失败。

    科罗廖夫创造了太多的神话,研发出全球第一颗洲际弹道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科罗廖夫曾说过:“再给我十年时间就够了,事情不是很多了,到月球,到火星,到金星去!”

    然而反观美国,1961年开启阿波罗计划,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科罗廖夫死后,冯·布劳恩再无对手,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成功踏上了月球表面。

    根据解密档案记载,苏联在太空竞赛中的花费仅有48亿美元,而美国光在登月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233亿美元,太空竞赛中也只是险胜苏联。

    不得不说苏联极其重视理科教育,苏联学生必须经历4年的化学教育、5年的物理教育、6年的生物课程、10年的数学教育,正是因为强大的理工科教育,苏联才有匹敌全球庞大的人才库。

    叶华荣不由得想起未来的苏联解体,美国早于1987年便开始布局“卢布骗局”和“万塔计划”,超过20万苏联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移民美国,几乎抄底了苏联的人才,为美国科技腾飞提供强大主力。

    然而经历解体千疮百孔的俄罗斯,欠着数千亿美元的债务,仅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快速崛起,再次成为全球巨无霸国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