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67 殿下在放屁,别当真!
    在官员的簇拥下,朱允熥进了大堂。

    衙役打开帘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一番谦让后,朱允熥坐了主位,茹太素作陪。

    董长义拱手问道,

    “殿下,请问今天如何安排。”

    朱允熥爽快地回道:

    “这三天,本王就在江堤上吧。”

    董长义等人如卸重担,暗松了一口气,

    不查账!

    不查仓!

    殿下好人呐!

    这下大家就轻松太多了。

    大堂的气氛瞬间轻松了,官员们的笑声多了起来。

    稍事休息,朱允熥提议出发。

    晨光已经照了进来,时候不早了。

    茹太素、董长义对视一眼,也不再客套。

    茹太素客气道:

    “殿下来观政,是下官等的荣幸。殿下如果察觉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董长义更是拱手道:

    “请殿下指正!”

    先将姿态放低了,万一出了问题,也许殿下能高抬贵手。

    朱允熥笑了,扬声道:

    “陛下的旨意说是‘观政’,咱的理解,就重在一个‘观’字。”

    “观,就是看,是认识,是学习。”

    “各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官员,陛下就是让咱跟着各位前辈学习呢。”

    “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他站起身,来了一个罗圈揖。

    众人慌忙起身还礼,连道“不敢”。

    他们很意外,很惊讶,

    熥殿下竟然如此谦虚,如此尊重我等!

    太暖心了!

    他们想想这几天的遭遇,泪花在眼里打转。

    那是人过的日子吗?

    都是殿下,个中的差距……

    就不说了!

    老夫先擦擦眼泪,晨光有点刺眼。

    ~

    众人一团祥和,簇拥朱允熥出了公房,蓝九和已经带人准备好了马匹。

    看着十九个护卫,茹太素不由地劝道:

    “殿下,仪仗可以带上的。”

    朱允熥摆摆手,

    “太麻烦!”

    一路吹吹打打,只会影响本王的马速。

    茹太素以为他想节俭,由衷地感慨道:

    “殿下太俭朴了。”

    董长义等人纷纷点头认同,

    随便一个伯爷出行,也比殿下阔气多了。

    朱允熥有点挠头,

    二十匹精挑细选的良驹,随便一匹都价值不菲,堪比后世的超跑。

    二十匹“超跑”,十九名顶级护卫。

    你们说我俭朴?

    朱允熥笑道:

    “还行啦!要是需要,本王随时招呼人手过来。”

    他筹划的是以工代赈,

    管事嬷嬷、账房、护卫,都准备齐全了。

    也有了周详的规划,

    但是他今天一个也没带,全部留在了城里。

    两万多灾民,其中一大半是精壮的劳力,其中在城里找到工的,不过两千多人。

    这些闲置的劳力,有的麻木了,只盼着有口吃的,

    有的满肚子的怨言,甚至有一股恨意无处发泄。

    后者就是“无敌之人”,一点火星子就会拔刀子,无差别伤害。

    即便是朝廷,也要小心应对,

    朱允熥很清楚,稍有不慎,会引火烧身。

    今天来,就是仔细观察一番,

    灾民如果可用,就诱之以利,拿了钱、有了吃食,他们就老实了。

    如果不可用,就果断放弃。

    本王是来赈济,是要出政绩的,可不是以身饲虎的。

    ~

    众人和茹太素告辞,纵马直奔江堤。

    为首的是朱允熥、董长义,后面就是护卫、衙役、兵丁。

    照顾董长义岁数大,朱允熥刻意放慢了马速。

    盏茶后,众人到了江堤下。

    前面有路障,一旁就是应天府的关卡。

    众人纷纷下马。

    董长义活动一下冻僵的身子骨,上前解释:

    “殿下,这个卡子,一个是盘查来往人员,再个就是巡逻人员的歇脚点。”

    朱允熥点点头,指着路边的棚子,

    “走,去看看。”

    路边值班的官吏、衙役都迎了上来。

    董长义一一给做了介绍。

    为首的官员上前施礼,

    “应天府推官邓辉,拜见殿下。”

    朱允熥上下打量他,

    黑红的脸膛,两腮、手上都有冻疮,眼睛红的像兔子,胡子乱蓬蓬的,

    官帽有点歪,

    官袍脏兮兮的,还有不少褶皱。

    朱允熥认真还礼,

    “邓推官,辛苦了!”

    邓辉急忙拱手道:

    “下官做的都是分内事,不敢说辛苦。”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自从上堤,从来都是考核、禀报、被要求、被斥责,

    今天第一次有人说他辛苦,

    还是一位贵人!

    看着他们歇息的棚子,朱允熥皱了皱眉,

    这么破烂的吗?

    他抬脚走了进去。

    董长义急忙扯扯邓辉,众人跟了进去。

    ~

    棚子很大,地上躺满了衙役、兵丁,都是和衣而卧。

    邓辉上前连踢带打,将他们叫了起来。

    朱允熥想制止都来不及。

    他们看到一群官员,吓得慌忙爬起来,跪下磕头。

    朱允熥注意到,他们双手都布满冻疮,裂了不少口子。

    董长义解释道:

    “殿下,他们是昨夜巡逻的,在这儿补觉。”

    朱允熥四处打量,棚子就是打了几根木桩,搭上树枝、茅草。

    头顶茅草很厚实,

    但是四壁就不行了,四处漏风,也就比外面的风稍微小了一点。

    棚里没有一点温度,冰冷刺骨。

    地上铺着厚厚的茅草,就是他们的床铺了。

    一旁的案子上,有几摞僵硬的大饼,一盆咸菜。

    朱允熥打量棚里的一切,又看看邓辉,自己的计划里,这些人有大用呢!

    他的心里有了计较。

    朱允熥笑道:

    “这里和外面唯一的区别,就是晒不到太阳。”

    众人都跟着笑了。

    董长义上前一步,低声说道:

    “殿下,府衙经费有限。”

    花钱建了好房子,等灾民走了就荒废了,御史还不得骂死他们。

    朱允熥明白,官不修衙。

    明面上的东西,要尽可能俭朴一点,显示清廉、一心为公。

    朱允熥摇摇头,

    “即便没钱买木板,也要用泥糊上。”

    看董长义没明白,他耐心解释道:

    “在树枝外糊泥巴,然后贴一层茅草,茅草外再压一层树枝。”

    邓辉明白了,

    “殿下说的,就是堤上有些灾民的棚屋,屋里不进风,很暖和。”

    董长义喝道:

    “那你们为什么不做?”

    邓辉很委屈,

    “府尹,下官人手不够,现在巡逻、守卡子都紧张!”

    朱允熥当即下令,

    “府尹,你调集人手,将棚子补补。”

    董长义急忙拱手领命。

    朱允熥怕他扯皮,又补充道:

    “现在就落实。”

    “顺手搭一个厨房,让下值的兄弟暖暖手脚,吃口热乎饭,喝口热汤。”

    “当然,白酒就算了。”

    董长义当即叫来治中,吩咐他调集人手,现在修补棚子。

    邓辉带着值守的官吏,上前谢恩。

    他们的感谢是真心实意的,

    除了邓辉等几个官有品级,其他都是不入流的小吏、衙役、兵丁,

    他们干着最苦的活,拿着最少的薪水,担着最大的风险。

    难得有人关心他们,每个人眼圈都湿润了。

    朱允熥点点头,

    “各位辛苦了!这是你们应得的。”

    “这不是客套话。没有你们在这坚守,灾民的日子只会更艰难。”

    不少人的眼泪滚滚落下,硬忍着没有哭出声来。

    终于有人理解了他们的艰辛。

    熥殿下仁慈!

    董长义有点尴尬,

    这群杀坯!

    糊几层泥巴而已,你们哭个鸡毛啊?

    好像府衙苛待你们了。

    朱允熥很满意,人心可用啊!

    “官吏都忍饥受冻,还怎么照顾灾民?”

    “陛下仁慈,知道了也会心疼各位的。”

    众人纷纷拱手称是。

    前半句众人都很受用;

    至于后半句,那是殿下在放屁,没人当真,

    昨天的血,江水还没冲刷干净呢。

    外面一阵吵闹,

    众人走出棚子,看到府衙的兵丁已经开始修补棚子。

    朱允熥很满意,径直向江堤走去。

    已经隐约可见灾民的窝棚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