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十一章 眼光要放长远
    “听说你们昨天干到了12点才收工?”

    李天明正吃着早饭,孙立走了过来,看见他,坐在一起的天生、天会、天立,赶紧低下头。

    “孙哥,你咋知道的?”

    昨天,李天明也陪着大家伙干到了半夜。

    好在如今这具年轻的身体仿佛有着用不完的力气,要是再过20年,怕是早就累趴下了。

    “你问问全厂,现在还有不知道的吗?大家都在传,送鱼的那个小子,带来了一帮干活不要命的。”

    呵!

    这评价还真是……

    中肯!

    “今天这鱼还送吗?”

    孙立现在负责交接,厂里的工人们也都习惯了隔两天吃上一顿红烧鱼块儿。

    真要是没了,被养刁了嘴的工人们非得闹起来。

    “等会儿安排完今天的活,我就回去拉鱼。”

    一天没着家,李天明也得回去看看三个弟妹。

    “这就好,要是有人问,我也好回话。”

    说着拍给李天明一盒烟。

    嚯!

    中华!

    这小子还真是不知道低调为何物。

    看得出来,他借着野鸭子和大雁的买卖,也没少往口袋里划拉。

    吃完早饭,钢厂的各个工段还在开班前会,专家宿舍的工地上已经干上了。

    李天明交代完今天要干的活,又把天生给叫了过来。

    “我回村拉鱼,你在这边盯着,谁要是不听安排,你就给我记下来。”

    李天生面露难色。

    “要是二叔……”

    “所有人,一视同仁。”

    说完,李天明开上拖拉机就走了。

    回到村里的时候,正好是中午。

    先回家看了弟妹。

    李学成不在家,乔凤云挺着个大肚子也闹不起来。

    李天明或许还会有所顾忌,但李天亮却是个愣的,才不会管她肚子里是不是怀着老李家的种。

    “哥,你带我一起去呗,在家待着没意思。”

    “你要是也去了,家里就剩小蓉和小五,受了欺负咋办?”

    李天亮立刻没脾气了。

    “你要是闲的难受,就在家帮小蓉多干点儿活,要么就上山挖草药,多存点儿钱,等来年开春盖新房。”

    听到李天明说起新房,几个弟妹心里都满是期待。

    他们也不想和那个搅家精住一个院子了。

    “哥,到时候,我能有个自己的屋吗?”

    李天明把最后一口饼子扔嘴里。

    “能!”

    吃完午饭,李天明收拾了一下就要出门了。

    天黑前得赶回市里,叮嘱了弟妹不要搭理乔凤云,有事就去找三叔、四叔。

    出门的时候,李天明留意到,乔凤云一直扒着窗户看。

    那眼神就像是淬了毒一样。

    可她无论再怎么恨也没用,雏鸟已经长成了鹰,再也不是她,或者李学成能左右的了。

    开着拖拉机去了村支部,得知李学庆在苇海,又往村北赶。

    刚到庄头,就遇见了最不想遇到的人。

    杜鹃,还有庞秉新。

    俩人挎着个篮子,像是要回娘家。

    只是看杜鹃的表情,完全没有一丁点儿新婚燕尔的喜气,反而皱着眉,似乎有不少烦心事。

    这副表情,李天明太熟悉了,上辈子,他足足看了几十年。

    嫁给了喜欢的人,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嘛。

    怎么又是这张脸。

    杜鹃也看到了李天明,先是一愣,接着慌乱的错开目光,急匆匆的走了。

    庞秉新则是瞪了李天明一眼,追着杜鹃去了。

    神经病!

    李天明没兴趣管不相干的人,开着拖拉机到了苇海。

    离得老远就看见李学庆正指挥着大家伙往岸上拖网。

    “天明回来啦!”

    卖鱼的营生不能停。

    “天明,你俩兄弟咋样?要是不听话,你就打。”

    李学工从从船上跳过来,不停搓着被冻的通红的手。

    “都挺好,干活不惜力,钢厂的领导都夸呢。”

    “这就好,这就好!”

    李学工接住李天明递过去的烟,点上吸了一口。

    “我看这天,再有几天苇海就得冻上了,到时候捕鱼得停几天。”

    水面一旦上冻,不把冰面冻实了,人上去容易出危险。

    只有等冻得瓷实了,到时候凿冰下网。

    “等我回去,和钢厂的人打个招呼。”

    众人歇了一会儿,又忙着装车。先把水灌到水箱的三分之一,然后再把鱼装进去。

    现在天冷,鱼就算是半路死了,也臭不了。

    等忙活完,已经三点多了。

    李天明还得紧着往市里赶。

    半路把天亮这几天挖的山草药给卖了。

    天黑前,总算是到了钢铁厂。

    “我就没见过你们村人这么拼的,赚钱不要命了。”

    工地上一刻不停的干,李天明还得往返上百里送鱼。

    要是全国老百姓都这么拼,或许社会主义真的要不了两年就实现了。

    李天明点着烟,手不住的颤抖。

    太特么冷了。

    还没到12月份呢,到了年根底下得冷成什么样啊!

    “不拼哪来的好日子?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等可等不来。”

    正说着话,物资科的一个科员跑了过来。

    “小李,你可算是回来了,孙处长正找你呢。”

    “你先去,等会儿,我把钱和收条给你送过去。”

    孙立拍了拍李天明的胳膊。

    “是好事儿!”

    好事?

    李天明带着疑惑,和来人一起到了工地。

    离得老远就看见孙福满正陪着一帮领导模样的人在视察,李学军也在。

    “孙处长。”

    李天明小跑着到了跟前。

    看见李天明,孙处长松了一口气,刚刚领导让他介绍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他哪里懂这些,一边应付,一边让人去找李天明。

    “书记,厂长,这就是李天明,工地这边都是他负责。”

    来的这几位都是大领导,为首的正是海城钢铁厂的书记,同时也是革委主任。

    “小同志年纪不大,负责这么重要的工程,有信心完成吗?”

    “有!”

    李天明适当的表现出激动,还得带上几分年少轻狂。

    不然的话,领导在对他进行谆谆教诲的时候,也不能尽兴。

    “年轻人就是要有闯劲儿,敢想敢干,不过也要虚心,多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这样才能进步……”

    接下来就是一大堆套话,神奇的是,居然和他上辈子觐见甲方领导的时候,听到的相差不多。

    果然,官场文化历来一脉相承。

    李天明接下来的演技,让一旁的孙福满看着都叹为观止。

    充分将一个受到领导鼓励式教育之后,备受感动和温暖的年轻人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谢领导的关怀。”

    接下来就该表决心了。

    “我跟诸位领导表个态,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严把质量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效率第一,力争保质保量,提前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确保专家在春节前,能够入住新居。”

    唉呀,这个小同志很有水平嘛,思想觉悟也很高。

    接着,其他领导又勉励了几句。

    听李天明介绍了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天明,没想到啊!”

    孙福满看向李天明,刚刚这小子没忘加上一句“在孙处长的领导下”,让他尤为满意。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钢厂,就冲你今天的表现,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呵呵!

    我要是来了,你能放心?

    “孙叔,您就别埋汰我了,我有几斤几两,心里清楚着呢,来钢厂干啥?看大门都不够格,还是做好我的老农民吧!”

    孙福满这下更加满意了。

    “别急着做决定,好好想想,钢厂这个平台,还是很适合你的,这边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找我。”

    说完,孙福满也离开了。

    “天明,你怎么没答应啊?现在钢厂可不轻易在社会上招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李学军等孙福满走远了,才说出心里的疑惑。

    “大伯,我来钢厂干啥?到时候在孙处长的手底下,村里和这边的买卖为了避嫌,肯定得断了,而且,您真觉得孙处长能重用我?”

    李学军也是个聪明人,被李天明提醒了一句,立刻便明白了。

    当领导的,哪能愿意手底下有个太聪明能干的人呢。

    果然,眼光还是要放长远。

    李家台子更适合李天明,就他这个折腾劲儿,要是没有同宗乡党护着,早晚要出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