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紧记着王百花对他说的话,对赵家姐姐一定不能够太过,太容易看出你的企图。
于是大哥就每隔一天,拉着小毛驴驮着山货到悦来客栈去卖。
卖完之后得的银钱,就到赵家姐姐家去吃一碗豆腐脑。
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修理一下桌子腿,或者是看一下孩子之类的。
每一次赵家姐姐都说:“王家大哥你别忙啦,快坐下来歇息一下。”
大哥总是用憨憨的语气说到:“没事没事,又不累,你坐着休息吧!”
一边说着一边忙着各种事。
赵家姐姐见说不通,也就随他去了。
心想着等王家大哥回去,让他捎点东西给王保山,就也算是个回礼吧!
就这样,两人一来一往的交往起来。
时间久了,慢慢的跟赵家姐姐邻居都熟悉了起来。
大哥,这边发展的不错,王百花那边也没闲着。
在短短的一个月以内,促成了三门姻缘。
大家还都非常的满意。
说起来也非常有意思,这几家都是附近邻村的人家,听说了王百花的大名之后,慕名前来,
想让王百花给自己家的儿子或者是闺女找一个合适的对象。
王百花一想,“哎,这不就巧了吗?那我就顺便也学着大户人家的做法,我们整一个赏花会。”
邻居大婶一拍巴掌:“哪里来的赏花会哦!现在是冬天,哪里还有花哦!”
王百花伸出一根手指,杵着下巴点头:“这倒是一个问题…”
脑筋一转:“哎?有办法了,我们可以像赏花会那样邀请想要相亲的人家过来,但是每人要带一道菜,有两个人相亲就带两个菜。”
邻居大婶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就怕有一些人想要过来占便宜。就带一道很普通的野菜粥过来,那可咋办呢?”
王百花:“简单。我们只让有相亲需求的人来,而且事实上他们拿的菜,也是可以体现出他们家的经济实力的。
除非他以后是再也不想娶媳妇,或者是嫁人了,敢带一盘野菜粥来,谁还能看上他们家呀?”
邻居大婶从衣兜里掏出一把瓜子,顺手分了王百花一些:“你这么说但是挺有道理。”
说着眼珠子一转:“不过我说,到那天是不是的有很多人呐?你能那你过来吗?要不要雇人帮忙?”
王百花一听就知道邻居大婶想干啥,
无非就是想着占点便宜,没准大家都忙着相亲,没人吃菜。
那剩下的菜是不是可以打包几盘回来呢?
正好王百花想了想,那天要来的人也不少。
本来也就是想找人来帮忙。
邻居大婶提出来,王百花顺势也就同意了。
“王婶儿,你要不说我也要请你的。
一早就知道王婶是个麻利人,不请你请谁呀!”
把王婶逗的开心的哈哈笑,还不忘从衣兜里边又给王百花掏了一把瓜子。
邻居的大婶眼见着就有了额外的收入,特别的开心,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多借几架的桌椅板凳,还可以提前来帮忙布置一下场地。
有人操心,王百花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也不能堂而皇之的说相亲会那个样子,太过直白。
但如果说赏花会又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怎么办呢?”
后来还是邻居大婶提出了一个办法,她说
“咱农家人也不知道啥花啊草啊叶的,在我看来,那些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穿。
还不如叫萝卜大会呢,一听就又热闹,又好吃。”
王百花一听,噗嗤一下乐了,时就想到了现代风靡已久的一个小品
“你说这叫群英荟萃呀,我看就是一个萝卜开会。”
和邻居大婶的谈笑间又定下了此次相亲大会的日子。
定在了腊月初六。
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六,正好大家还没开始忙着过年。
而又是在农闲阶段,整天在家里面闲的没事干。
就知道东家长李家短的聊天打屁。
所以,当王百花到那些想要相亲的人家里面说了这个相亲大会,定在腊月初六之后,他们都非常的兴奋。
一方面是想必到时候会有很多人家去相看,他们选择余地会很大。
另外一个就是王百花提出的每个人带一道菜去。
如果有相亲需求的人,马上就会反应过来,这是一个看对方家庭实力的好机会。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拿去的菜都不会特别的寒酸,当然也不会特别的丰盛。
毕竟大家的经济实力都摆在这里。
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古代的娱乐实在是太少了。
一听到有热闹,可以看大家都呼朋唤友的去。
还是听王百花说,只有只允许有相亲要求的人家去,他们才非常遗憾的停下了脚步。
但是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回头听去的人说一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忙活了一阵,终于到了腊月初六这一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品官媒:我把婆婆嫁出去啦!请大家收藏:一品官媒:我把婆婆嫁出去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大早就已经有人端着菜在门口等着了。
之后一直陆陆续续的有人来。
大老远的就看到王百花的院子,特别的喜庆。
看着花红柳绿的。
本来还诧异呢,怎么在大冬天还有花呢?
结果走近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王百花用各种颜色的布料,简单的折了一下,布置在院子的篱笆上。
然后又借了几张桌子,拼成了一个大长桌。
这就不同于平时吃席的时候,大家是一张桌子围着坐。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不大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怕出手都不敢坐上去,不停的窃窃私语。
“这是啥意思呀?是不是还没有布置好啊?咱来早了?”
“也没早呀,不是说吃过早饭就来吗?早点来,早点熟悉熟悉。”
“那王媒婆这可有点不大地道,没布置好,就让咱来,早说呀,这么长时间我还能再干点活呢。”
“那可不是,让咱这么早在外面等着,哎呦,这天可真冷啊。”
正说着呢,王百花满面笑容的从屋子里面走出来。
“乡亲们很开心,大家能够参加这一次的相亲会。
为了有一点趣味性,我们这次搞了一个不一样的宴席。
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宴席旁边有椅子,但是不是很多。
我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想要坐在这吃的,就在坐在这吃的,不想坐在这吃的,我们可以拿一个盘子盛自己想吃的饭之后,走到一边去,慢慢溜达着吃。”
大家哄堂大笑,“啥叫溜达着吃的呀?”
王百花就知道大家会笑。
一笑这气氛不就活跃了吗?
王百花继续说道:“这不也是为了让各家的大姑娘小伙子多点时间熟悉熟悉嘛。
你要是坐在固定座位上,只能看见固定的那几个人。
但你要是可以随处溜达着的话,那不就是谁都可以聊两句了嘛!”
王百花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
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吗?
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但是心里面还是有一些嘀咕,这到底能不能成啊?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呀。
等到开席的时候,大家才知道。
原来还真是把菜放在桌子上。
每个人发一个盘子和一双筷子,看到什么喜欢的就夹在自己的碗里。
桌子旁边也有凳子,可以坐着吃,也可以站着吃。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这嘀咕着呢。
“还真是要站着吃呀?”
“就是说呀,这也太奇怪了吧?”
“一点规矩都没有。”
其实这个地方王百花是套用了一下现代酒会的自助餐的模式。
等大家都来了之后,王百花在宣布开席之前,就已经在言语当中暗示了。
“其实是一次相亲会。还去不是固定座位的目的,就是希望青年男女有一个可以相互接触,相互聊天的机会。
如果感觉还行,就继续聊下去,如果感觉不行就可以找一个借口离开。”
说实话,这样的安排让家里边有女儿的人家,心里感觉特别的熨帖。
本来让他们来参加相亲会,他们就是有所顾虑。
害怕大家说她女儿恨嫁。
其实就算真的是找一家人也要表现的云淡风轻一样。
表示自己家的女儿特别的好,根本就不愁嫁。
现在这样的形式就很好,既可以观察青年男子,也可以适当的把女儿家的特点展现出来。
王百花对来的每户人家的优点和缺点都心知肚明。
比如说隔壁李婶家的二妮,做了一手好手工活,
还在家里当姑娘呢,就凭借高超的刺绣技术,每天织手帕,荷包等到集市上去卖,
还没出价就已经攒了快十两银子了。
李婶也是个厚道,人家早就已经许诺要把这十两银子作为陪嫁给女儿带到夫家去。
当然,李婶也会给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
这对女儿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但是不能由女子家说出来,这就需要王百花出场了。
亦或者是王猎户家的儿子,虽然说老爹作为猎户,经常能够到集市上去卖一些打来的猎物,家底还是比较丰厚的。
无奈,他的儿子再一次跟老爹上山去打猎物的时候,误入了另外一个猎人的陷阱。
救出来之后就断了一条腿,
后来想办法找当地的木匠,用木头做了一副假肢。
虽然说不怎么影响走路,但终归是不好看。
大王猎户的儿子,他是有一个特长,从小就喜欢木雕。
正好这一次受伤了之后,也就跟着木匠学了一套打家具的手艺。
王猎户他强烈要求王百花将儿子的这一个特长,告诉前来相亲的女儿家。
王百花向这些提出要求的人家都保证,“您就瞧好吧,我肯定会给你们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喜欢一品官媒:我把婆婆嫁出去啦!请大家收藏:一品官媒:我把婆婆嫁出去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