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
后唐闵帝李从厚就是的后唐的第三位皇帝,公元914年12月17日出生于晋阳旧第,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他是李嗣源的第三个儿子
如何登基
幼年的时候就喜欢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因为相貌和李嗣源很像,所以深受李嗣源的喜爱。
926年,李嗣源成为后唐明宗。李从厚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
927年,封为河南尹、叛六军诸卫事,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十一月份又为检校太傅。
928年,外放为宣武军节度使,出镇汴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还兼任叛六军诸卫事。
929年,任河东节度使、北郡留守、移镇太原。
930年,任成德军节度使,镇守镇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
931年,检校太尉、兼任侍中,改任天熊军节度使,镇守魏州,今天的河北大名东北。
932年,为中书令。前面也提到,原本他是没有机会登基的,当时虽然没有封李从荣为太子,但是作为一直镇守京城,上下都以为李从荣会即位,但是没想到这哥们竟然在他老爸临死的最后时刻造反。所以结局就是被杀。
随后李嗣源通知李从厚赶紧回京,李从厚从魏州出发,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嗣源驾崩,但是直到二十九日,李从厚才从魏州赶回京师。
随后在十二月初一日,李从厚在西宫为明宗李嗣源发丧,同时于灵前正式宣布登基。
登基后所作所为
登基后的李从厚也想有所作为,还经常让大臣给他讲述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很想有一番作为,只是可惜了性格缺陷,优柔寡断,也没有识人之明。当时的朱弘昭和冯赟(yun)自认为对李从厚有拥立之功,将李从厚的亲信全部排挤出朝堂之外,李从厚虽然很不满,但是竟然无计可施。
当时有两个人让朱弘昭和冯赟很是忌惮,一个是潞王李从珂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
当时李从珂一个儿子做控鹤都指挥使,一个女儿在洛阳出家。朱弘昭他们讲李从珂的儿子调离中央,外放到亳州做团练使,将他的女儿接到皇宫里面去,基本上算是做人质了。
公元934年二月,李从厚听从朱弘昭等人的建议,将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互相进行异地调动,李从厚本来是想通过这削弱藩镇的权力,用现在的时髦的话来说,没有进行充分沟通,导致四镇节度使极为不满。
李从珂最后听从了手下人的建议和鼓动,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
李从厚让其它镇出兵讨伐,结果当大军围困凤翔的时候,当时的李从珂一看根本干不过,不过估计他的演讲能力应该是出类拔萃的,所以在城头一阵激情四射的演讲后,竟然将很多围攻的人给策反了,反过来都投降了他。
于是李从珂带领他们攻入西都长安。
李从厚听说凤翔进攻失败后,就大惊失色。紧急召集朱弘昭和冯赟等人商议怎么办,结果这帮人搞人是一把好手,这时候让他们打仗搞战略,那就是无言以对。
李从厚看这些人根本不是李从珂的对手,竟然下令让人杀死了李从珂的儿子李重吉和女儿李惠明,随后自己带人出逃前往魏州。逃到卫州附近遇到了率军入朝的石敬瑭,他就将事情告诉石敬瑭,期望石敬瑭能够协助他复兴。但是石敬瑭找借口说要商议,将他安置在驿馆中,但是大家都觉得李从厚已经没有机会再复起,于是石敬瑭就指使刘知远前往驿馆将李从厚的侍卫随从全部杀死,只留李从厚一个人。李从厚随即被卫州刺史王弘贽给软禁。
如何死亡
随后在934年四月,李从珂进入洛阳,李从珂先以曹太后的名义下诏将李从厚废掉为鄂王,两日后,他又任命王弘贽的儿子前往卫州杀死李从厚,李从厚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后来石敬瑭灭掉后唐后,石敬瑭将李从厚和李从荣和李从珂的儿子李重吉一起都安葬在了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墓地里面。
历史名人评价
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闵帝性仁厚,于兄弟敦睦,虽遭秦王忌疾,闵帝坦怀待之,卒免于患。及嗣位,于潞王亦无嫌,而朱弘昭、孟汉琼之徒横生猜间,闵帝不能违,以致祸败焉。
作者评价
作为一个皇帝或者说一个领导者,既要识人也要会用人。可惜他却一个都不会。
失败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因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太差导致的。李从厚年纪轻轻的,两样都不具备,再加上性格缺陷,导致年纪轻轻失国又失去性命。虽然可惜,但是在权力的游戏中,也是意料之中的。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