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那些大姓来说,蒋姓的来源要简单一些。
被认为最正宗的,就是来自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名叫姬伯龄。周武王时期,封在了蒋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淮滨县一带,建立蒋国。
随着周王室势微,屁大点的蒋国扛不住楚国进攻,被楚宣王给灭了。后世子孙便以故国为姓,才有了蒋姓。
还有说法更早时候,商朝的辖地有个蒋国,这个更小,充其量就是一个乡镇,位置大概在洛阳附近。被周公旦给灭了,后人以蒋为姓。
再就是出自子姓,不过这个说法并不被大多数蒋姓后人认可。所以蒋姓最重要的源头,就是来自姬姓。
看了下资料,蒋姓能在全国叫得响名气的并不多。
东汉开国功臣中,有个叫蒋横的,据说对东汉的建立起的作用还不小。不过这很可能就是蒋姓族人的说法,毕竟云台二十八将没他,其事迹也就是被冤枉杀死。
告黑状的,是一个叫羌路的大坏蛋,估计这家伙应该是羌族,不然怎么会以羌为姓呢!
羌路对光武帝刘秀说,蒋横要谋反。刘老板一时难分真假,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的态度,把蒋横抓起来砍了脑袋。
要知道谋反这种罪名,在过去那是要诛连九族的,就算皇上开恩,最起码这家的直系亲属一个都不能留!
害怕被光武帝一锅端,蒋横的儿子们只能跑路。
但是不能都往一个地方跑呀,要不然被认出来,还是一锅端。所以蒋横的九个儿子分几个方向,天南海北到处跑。
后来有明白人,说蒋横是被冤枉的。刘秀也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命令彻查此事。发现确实冤枉了蒋横,便将造谣诬陷者羌路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觉得这样还对不住蒋横,听说他还有九个儿子跑外地躲避。干脆你们也别回来了,跑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
刘秀把九兄弟都封了侯,这就是蒋氏九侯的由来。
九位侯爷分别是:公华侯颍、会稽侯郑、临苏侯浙、临湖侯曜、浦亭侯巡、临江(今四川省忠县)侯川、九江(今属江西省)侯稔、云阳(今陕西省淳化)侯默、??亭(今江苏省宜兴)侯蒋澄。
由此蒋氏在全国开枝散叶。
汉末三国蒋干,由于三国演义的传播,他的知名度比较高。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蒋干的形象被严重丑化,成了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小丑。
真实的还要看陈寿的三国志。
据说蒋干那是标准的大帅哥一个,学识渊博,能言善辩。
蒋干也确实在曹操跟东吴干仗时候跑周瑜这里做说客,只是人家一没有盗书,二没有偷跑。而是回到曹营,明确告诉曹老板,周瑜可不是凭嘴巴说几句就能反水的,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还是老规矩,地方性的小领导,没有特殊事迹的,就略过去不说。
至于跑台湾的那个,我暂时不敢评论,等三五百年后,如果我还活着,番茄审核没那么多框框时候再说。
蒋姓人口约五百多万,也算是大姓。
******
沈姓起源比较复杂,我也不想去深究。总之也是嬴姓、姒姓、姬姓、芈姓各有说法。开始在河南的多个地方都有建过沈国,也是在不断的攻打杀伐中迁徙。总之沈姓应该起源于河南,如河南周口的沈丘、驻马店市的平舆县等地,都有先秦时期沈氏活动的踪迹。
沈姓目前人口大约六百万左右,也不算少了。
沈姓中的名人,有特殊事迹的,和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以及社会地位比较高的,说实话并不多。
在影响全国以及后世的沈氏名人中,沈括绝对够格。
沈括的成就,不仅仅是《梦溪笔谈》和改进浑天仪,还在医学以及军事和外交方面,对当时的北宋都有出色贡献。
也许是因为从小体弱多病,青年时期的沈括对医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感兴趣。等再大些,开始接触军事理论,后来做了龙图阁学士,皇家图书馆的书籍也多有涉猎,属于多面手型的人才。
在梦溪笔谈里,可以看出沈括对数学、几何、物理、化学、光学、声学、地理、天文、水利甚至磁共振都有深入的研究。
另外,咱们现在用的石油,也是这位沈老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至今仍在使用这个词。
主管兵器工业期间,沈括改进弓箭,发明了神臂弓,一举让宋军的弓箭射程大幅度提高。
辽国契丹无理取闹,想要侵占北宋的土地。沈括作为大宋外交官,查阅大量资料合同,出使辽国据理力争,寸土不让,使辽国打消了侵占边界的念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沈括也不例外。
王安石变法开始就引起极大争议,有支持者自然就有不同意见。当时的沈括属于变法的坚定拥护者,而反对派则是变法派的打压对象。
苏轼由于反对变法,被贬到杭州任通判。沈括到杭州出差,和苏轼讨论诗词歌赋。
但是沈括是带着任务或者叫目的的,发现苏轼的诗词中,有些不那么合时宜。出于打压目的,沈括将苏轼的诗词几乎研究了一遍,从中找出一些有问题的编成小册子,这就是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虽然沈括不是乌台诗案的主谋,但却是他在客观上推动了事态的发展。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沈括遭了报应。
沈括第二任妻子张氏,典型的母老虎性格。在外面叱咤风云的沈括,回家跟个小保姆似的,天天陪着小心,却依然挡不住老婆经常性家暴。
最严重的一次,也不知道沈括因为啥事惹怒了张氏,竟然揪着沈括的胡须,连皮带肉的扯下来一大块!想想都疼啊!
丢了胡须又丢脸的沈括,天天郁闷的要死。即便母老虎暴病而亡后,沈括也是精神恍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不久,沈括也病死。一代能人,就这么死于家暴。
朱元璋打下苏州,越看沈万三越不顺眼。为啥?还不是围困苏州时候,江南首富沈万三出了大量资助,让朱元璋多费了不少气力。
沈万三也知道站错了队,为了表示歉意,提出自己出资修建南京城,才让老朱暂息雷霆之怒。
此时朱元璋军饷紧张,沈万三又自告奋勇要资助。没想到小心眼的老朱害怕军中都只念他沈万三的好,影响团结,便想杀了沈万三。
还是马皇后考虑的比较长远,怕因为这事冷了富豪们的心。沈万三才捡回来一条命,被没收家产,流放外地。成了穷光蛋的沈万三,就没了后续。
喜欢趣谈百家姓请大家收藏:趣谈百家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趣谈百家姓请大家收藏:趣谈百家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