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系统确定,只要工厂的手续办好,给周骁在工厂安排职位,就算任务完成,姜妤人都轻松起来。
这个时候的外汇值钱,建一个厂怎么的一万五千美金够得不能再够了,是能建一个大厂的程度。
她打算的是要在小河村附近建厂,厂子的规模不用太大,那需要的钱就更少了。
如果县里的单位优惠到位的话,也许还用不到五千美金。
而机器的话,姜妤看了看系统商城里的机器,再看单独买器件的价钱。
嗯,这是沈枝最擅长的事啊,这笔钱也许能省不少,买小汽车有望。
要买汽车,姜妤就不想买太差的。
选来选去,她最后选定一辆刚今年刚生产的兰博基尼跑车,车子的设计和火红的颜色她很喜欢,而且还有空调系统,坐着应该还算舒适。
到时候开着车带着沈枝吹风,一定很棒。
姜妤按耐住想买的冲动,等跟县里的单位交涉完,资金解锁后再买。
车子回到国际宾馆,沈枝他们还没有回来,看到午餐时间了,姜妤去隔壁套房,和周骁一起用餐。
“你觉得在村子建厂的话,什么厂子比较合适?”她想听听周骁这个书中土著的想法。
这人买了那么多报纸,很留意外边的动向,又是以后的商业大佬,他的建议还是很有价值的。
周骁手一顿,将用刀叉小心剥好的虾推到姜妤那边,很理性的分析。
“村里上过学的人不多,建厂要招工不容易,路来往运输也不方便,你要建厂的话,市里更适合。”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市里她准备那点钱,可不足以引起上面的重视,给好的优惠政策啊。
县里就不同了,姜妤可是知道,还没有人投资过,她去的话,不引起注意都难,要留下她,还不得将能给的都给了。
姜妤心道,都算到这上面去了,还是要多赚钱啊,再抠门下去,怕是连喜欢的珠宝首饰都不敢买,那多没趣。
“伯母他们生活不宽裕,我既然见到了,还是想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反正在哪里建厂都是建,都能赚钱。”
她看着人,莹白的小脸满是真诚。
周骁被那清透的眼睛看着,心头灼热的紧。
姜妤才刚到周家,哪里会有什么深刻的感情,值得她做这些。
还是因为他吧。
男人喉头上下滑动,黑眸紧紧盯着姜妤。
“你确定吗?在村里建厂,材料和销路都不好找。”
“没关系啊,我家在国外也有不少公司,材料没有从那边运来,找不到销路便出口,产品绝对不会卖不出去。”
姜妤精致眉眼写着说不出的骄矜自信。
听到这些,知道姜妤不是心血来潮建厂,是有琢磨过的,周骁心下稍定。
亏不了就好。
“你想建什么厂?”
姜妤想到这个时代很流行的搪瓷,“搪瓷厂怎么样?或者水果加工厂,我看到村里种了不少果树。”
周骁干了两年的货车司机,跑的地方多,加上私底下做了些生意,去过不少厂子,见识不小。
他给出一些建议,简单来说,两个厂子各有各的好处。
搪瓷品受时下老百姓的欢迎,方便和供销社百货商场谈合作,做出来不愁卖。
但水果加工厂原材料就在当地,成本又要低得多,而且水果厂不需要多少技术工,招工更容易。
姜妤听完后,还是决定去其他厂子看一看,再做决定。
“不管建什么厂,我都想你帮我。”她轻声道。
“周骁,你会帮我的吧?”
姜妤声音低低的,找未来商业大佬当苦力呢,该给的薪资和情感价值那是要够够的。
她似含着水雾的眼睛信任地看着人,语调柔柔的,能叫人心口软下去,哄人的意味不隐蔽。
而有人甘愿被哄。
“好。”周骁嗓音有些发涩。
看进姜妤高兴的眼睛,他想。
也就只有眼前的人能因为他建厂,又相信他一个乡下汉子能帮忙了。
姜妤,怎么那么好啊。
两人吃完饭,姜妤正要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回去,没想到王欣带着经理上来告诉她,泸市的领导特意来宾馆,想要见她。
姜妤猜是办永久居住证的时候,透露出的投资想法被市里的领导知道了。
有意愿投资的海外富豪可不多见,能抓住的他们自然想要抓住。
人都来了,姜妤犹豫一番,还是决定去见见人。
市里的领导呢,如果她透露出想要视察市里其他工厂的想法,应该比较容易实现?
姜妤带着保镖在经理的休息室见到那位领导。
对方先是对她这种爱国海外同胞回国表示高兴,又感谢她愿意在省里投资,最后嘛就是试探姜妤有没有来市里投资的想法。
有好处在前边吊着,往往更方便实现目的,姜妤开口就是想建完厂,争取投资经验,再做其他投资。
领导看着眼前年轻,从脚到头发丝处处都写着精贵的姜妤,几句话的功夫,就明白这位一眼看过去富贵貌美的海外富豪,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再想到查到的资料,心里嘀咕,果然能在海外混出名堂的人家教养出来的千金。
即使年纪小,该学的东西都学了,手上大把的财富,也不会随意挥洒出去,人投资可慎重得很。
不过该打探到的打探完了,领导回去也有交代,对这次谈话比较满意。
在听到姜妤想学习建厂经验的时候,还主动牵线,带着她去市里几个工厂去看了看。
那些工厂对姜妤这种耽误事的小年轻,原本也只是给领导一个面子,才勉强同意来视察。
领导多人精啊,生怕这些大老粗一个不小心把姜妤得罪了,让她以后不考虑在市里投资。
当即就明示姜妤是海外回国的富豪,人家在国外投资有好几家公司,要投资建厂的。
这个海外关系,是让几个厂长甘愿大热天的,巴巴的等姜妤来厂里视察。
没办法,现在的厂里生意不景气,出货量都少了大半,工人都下岗的一些。
要能通过姜妤把货卖到国外去,不说是能上报纸,脸上有光的大好事。
要不能出口,和姜妤打好关系,两个厂子建立生意往来,也能大大减轻厂子的压力啊。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不得一改看不起小年轻的高傲,欢迎姜妤进厂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