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三重压力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孙子兵法

    书接上回:

    当俄军第一只脚踏入战壕的那一刻,以成废墟的城门口蓄势待发十九万骑马持长枪的八旗子弟,和四十万腰别火铳与佩刀的锦衣卫,后面就是拿着大刀五十万自愿前来的青年男丁,在骑着高头大马的道光帝带领下向着战壕冲去。

    因为沙俄帝国也有鸟铳,所以道光帝让骑兵从侧翼跳过战壕突进。大刀手则进入战壕与敌人肉搏。锦衣卫需掩护骑兵杀敌,必要时近战。

    达什科夫一看清军这阵仗,就知道道光帝想的什么心思,他立即下令停止下战壕,以鸟铳的射击距离侧翼攻骑兵,正面三千后膛枪精锐直攻锦衣卫,后面的鸟铳兵做侯补。

    就这样达什科夫以他出色的指挥能力。硬是将堑壕战,暂时打成了线列战(步兵排成整齐的横队,通常是两到三排,面对敌人进行齐射)。

    没错这个线列战是真得很暂时。

    达什科夫下令停止俄军下战壕时,已经有一万俄军下了战壕,开始与最精锐的那五千锦衣卫肉搏,后面清军又支援了五十万带刀青年。所以如果一万俄军倒下,那么俄军将会面临堑壕清军与地面清军、侧翼骑军的三重压力。

    达什科夫他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他从头至尾都输了,也尽力了。错就错在自己的对手是道光帝,大清的皇帝,大清的王。

    就当道光帝也想表演一下飞龙在天,从战壕旁一跃而下,履行对百姓的诺言之时——“报!沙俄军派使者投降。”

    “哦?叫其头领亲至!”道光帝刀都快拔出来了,结果传令兵给自己整这套。

    “对了,传令兵此马送汝。”道光帝亲手将缰绳连带自己刚才骑的马匹赠与了传令兵。

    不过道光帝还得装出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直到达什科夫来之前。

    “吾皇有令停战!”

    只见大清传令兵背后插了个”黄底蓝龙戏红珠”旗。骑着道光帝给的高头大马,快速围绕自家部队绕了一圈,只要有人看到那匹马,或者说看到那杆代表权力与威望的旗帜之时——拿刀之人放刀;拿剑腰间别后膛枪之人放剑;拿长枪之骑兵回到队伍。

    “停战!”(斯拉夫语)

    俄罗斯帝国就很惨了:

    在他们的传令官说要停战之前,冲入战壕的一万虾兵蟹将,已经报销了。满战壕的尸体,连完整的零件部位都找不到。战壕旁的俄军刚将鸟铳放下,就发现战壕中只站着清军一方的人,再看清军的脚下,踩着的东西正是俄军同伴的血肉。

    眼白布满红丝,手指甲嵌入肉里,牙齿的摩擦发出渗人的声响,眼球猛得收缩。

    同伴的死去,不但没有让他们恐惧,随之而来的是滔天的恨意。

    不过俄军又听见自己忠诚的将军达什科夫亲口言:“双方停止互相厮杀。”这句话时这股滔天的恨意,转眼变成了困扰一生的疲惫。

    随着两方官员开始搬桌椅,双方高级将领开始准备投降事宜.......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