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恩典,我等愿意。”
学子们闻言哪还敢有所反对,当即便是磕头如捣蒜。
别说朱允熥只是让他们去偏远地区支教了,就是将他们贬为庶人终身不予录用他们现在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反而现在仅仅只是五年时间的支教,他们就能重新参加科举入仕,对他们来说真的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不过他们心中也难免有些苦涩。
就因为他们今日的鲁莽,不仅让朱允熥取消了士子一切优待,甚至就连国子监都彻底取缔了。
这若是让其他学子知道,他们可就要彻底沦为众矢之的了。
即便是五年之后真的通过科举重新进入仕途,他们也注定会受到所有人的排挤。
不过现在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天下士子仇恨?
那就让他们仇恨吧!反正他们将来只要忠于朱允熥,就谁也没有办法将他们怎么样。
“陛下,不知陛下刚才说的在整个大明建立小学、中学具体是?”
可就在事情圆满落幕的时候,却是有人还是没忍住站了出来。
而且说话之人竟然是傅友文。
他因为是勋贵一员,所以经常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挤,故而平常也很少说话。
却是没想到会在此时站出来。
朱允熥倒是能够猜到他想说什么,便是笑着道:“整个大明,自然就是要让大明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纳入其中。
朕目前的计划是在每个县城设立一所中学,每个镇子设立一所小学,而且对所有适龄者免费开放。”
“陛下,这…这恐怕无法实现啊!”傅友文面色苦涩。
他是户部尚书,对大明国库是最清楚的。
如此之大的动作以如今大明国库的情况,想要实行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哪怕就是税收政策彻底落地,想要真正将大明所有学童都能上学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哦!有什么不能实现的?”朱允熥饶有兴趣地问道。
傅友文叹气道:“唉!陛下,不是不能实现,主要是国库无法拿出那么多的银钱来支撑您的这个计划啊!如今我大明总共拥有1100县,也就是最少要设立中学1100座,小学更是数不胜数。
即便是每座学堂建设费用预计一百两,微臣预估这笔费用也要超过五百万两,若是加上老师的俸禄,国库一次性就要支出超过最少一千万两白银……”
嘶~
听完傅友文的解释,不论是百官还是百姓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一千万两白银啊!
那可不是一千两,堆起来都足以将多少人彻底埋起来了。
尤其是百官更是清楚国库的情况,也是不由得暗暗摇头起来。
即便是二楼之上的朱元璋三人听到一千万两这个数字时,也都认为朱允熥的计划有些太过于激进了。
而且这笔费用傅友文还没有计算书本的费用,要知道大明如今的书本可是非常昂贵的。
若是加上所有书本和学习用具,这笔费用恐怕就要超过两千万两了。
哪怕就是朱允熥真能通过税收改革要大明国库收入翻倍,想要一次性支出这么多的现金也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朱允熥却是笑着摆了摆手。
“傅爱卿,朕什么时候说过要动用国库的钱来做这件事情了?”
啊?
一句话,再次让所有人愣住。
不用国库的钱?大明从哪里能拿得出来这么多钱来?
“陛下……”
“傅爱卿不必多说了,这件事情朕已经决定就不可能更改,俗话说得好国之根基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然是为我朱明培养人才那就自然是从朕的内帑出钱来做这件事情。”
“朕决定从内帑暂时先拿出一千万两来做这件事情,若是不够的话朕还会继续增加;另外所有小学、中学的课本也将由朕亲自编撰,印刷之后直接拨付各地。”
“现银明日直接送往工部,由工部尚书杜泽亲自督办这件事情,若让朕知道有人胆敢动这笔钱的话后果想必各位都应该清楚。”
……
朱允熥说完目光环视百官,顿时将一些刚刚生出小心思的家伙吓到缩了缩脖子。
他们不知道内帑怎么拿得出来一千万两,但他们却是不敢怀疑朱允熥当着整个应天府百姓说出来的话。
至于百姓们……
在听到朱允熥亲口说出从内帑出钱供天下学子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感动的稀里哗啦了。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百姓说不出来什么溢美之词,他们的千言万语最后全都汇聚成了一句圣明。
多少年了。
华夏上下数千年,从没有哪一位帝王想到过他们这些泥腿子,从没有想过要让他们的孩子都读上书。
而今他们却是亲眼见到了一位,不仅愿意让天下百姓都能读书明理,更是愿意掏空内帑来做这件事情。
有这样的天子,哪怕就是让他们现在替朱允熥去死,恐怕也不会有人犹豫一下的。
这一瞬间,百姓们仿佛感觉头顶的天彻底变成了青色,未来的日子也终于是彻底有了盼头。
朱允熥自然是看到了百姓们的反应,不过他却是并没有再多说什么,示意龙辇直接回宫。
直到龙辇彻底消失许久,百姓们仍旧是跪在皇城门口不愿起身。
今天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免除天赋,免费让他们的孩子上学,不论是哪一件放在平常都值得他们给朱允熥立长生牌位,可偏偏所有的好事儿全都发生在了今日。
“鼎臣,惟学!”
朱元璋嗓子有些干涩,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哽咽道:“瞧瞧!你们都瞧瞧,咱的大明…咱的大明终于是有希望了啊!”
“上位,这都是陛下的功劳,若是臣没猜错的话,那一千万两陛下肯定是将天上人间的利润拿出来贴补的。”傅友德赶紧又是一记马屁送上。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而且朱允熥这样做也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了。
汤和也揉了揉眼角,轻声感慨一句。
“大明得此君王,荡清寰宇指日可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