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桑果
    “咦,竟然有桑果熟了!”安松雨惊喜的瞪大眼睛。

    扒开挡了她视线的桑叶,发现在绝大多数还是青色或者是半红色的桑果中。

    确实有那么少数的深红色,以及一两颗黑色。

    安松雨小心翼翼的把它们摘下来,拿了一颗约有大半个拇指长的黑色大桑果,递给史又琴:

    “奶奶,这颗够熟,你尝尝。”

    “我不要,你自己吃吧!”史又琴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看安松雨还是坚持,她赶紧解释着:“昨天晚上我都已经吃过了。”

    “是摘桑叶的人发现有早熟的,就直接摘了回来。”

    “可比你现在的这几颗多多了。”

    “昨天的是昨天的,今天的是今天的。更何况,今天的桑果,可是你家孙女今年摘上的第一茬啊!”

    安松雨根本不听,拿着桑果,一定要史又琴吃了才满意。

    史又琴没有办法,只能就着孙女的手,吃下了这颗成熟的正好的桑果:“还挺甜的。”

    “桑果这东西,其实味道不错,结果也不少。”

    “就是,采摘的时节不好把握。”

    “而且还不好保存。”

    “不然,我们村里那么多的桑田,也不会没有人想要承包了。”说着,史又琴就忍不住叹息着。

    她嫁入江村也有好几十年了。

    可还清楚的记得。

    年轻的时候,江村绝大多数的收入,都是来自于这一片又一片桑林养出来的一颗颗雪白的蚕茧。

    可惜了,这些年村里的发展变化了一次又一次。

    这一片片桑田,就越来越无人问津了。

    “那等我们做好了之后,就肯定会有人再想承包的。”安松雨选了一颗红桑果吃。

    酸的她整个脸都皱了起来。

    也正好掩饰住了她脸上的心虚。

    她爸爸确实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做这种桑养蚕。

    就是以后这江村的桑田,却并不存在了。

    不过,这美味的桑果,她奶奶就不用担心会浪费在这片片桑林之中。

    等稍微再几年,顺城的城市越是往外发展,这城市周围所余的桑田就会越来越少。

    那时候,不管是每到桑果成熟的自助采摘。

    还是被打包成一小盒一小盒的桑果,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史又琴又告诉安松雨:“阿雨,今天你就不用跟着忙活了。”

    “最近村里五一假过了,也有人想来赚点零花钱,蚕房倒不是很缺人。”

    说起这事,史又琴又想叹息。

    江村的大多数妇女们,其实都挺勤快的。

    但随着村里农家乐的兴起,她们身上能够灵活运用的钱反倒越来越少。

    可每天干的活倒是完全没少。

    要说他们家里人苛刻她们,倒也不至于。

    又不缺吃又不缺穿,且买什么都没什么二话。

    就是……随着再下一代都长成了,家里当家做主的再也不是他们了。

    这手上能够掌握钱的机会,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所以,他们家的蚕房重新建起来后,村里村外,五六十岁的男女老少,都喜欢给他们家做点零工。

    毕竟每天的桑叶,都是现称现结。

    就是这些人都不是特别年轻,虽然这干活不比年轻人差哪里去。

    可这天气一热,他们也不敢让这些人多干。

    安松雨回村的少,并不知道这样的情况。

    她确定了奶奶让她今天不用帮忙,是真心的之后。

    就去蚕房拿了篮子,满桑田寻找了起来。

    等到午饭时,她篮子里的桑果都已经有大半篮了。

    这还是她特意只挑选了最成熟的,以及品相最好的。

    桑果这小东西,除了难以保存,难以运输之外。

    还特别招虫子。

    像他们这种用来养蚕的桑园,基本不会喷农药。

    想吃到好的桑果,那可真需要一双利眼。

    特别是现如今,桑果也不过刚才成熟的时候。

    看到安松雨的这些收获,别说安顺和夫妻俩,就是一起干活的其它人,都乐的哈哈大笑。

    果真是城里长大的孩子。

    即使最近一个多月出出入入的,看起来颇为沉稳。

    看到这些农村成熟的小果子,就是原形毕露了。

    安松雨被笑的有些不好意思,她赶紧解释着:

    “这可是今天第一茬成熟的桑果,我多摘了些,准备带回去跟家人一起品尝。”

    还有,上次她哥提起的桑果酒。

    安松雨也觉得可以拿一些桑果,让她哥去问一下。

    只不过这事,还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安松雨也就没有在这么多人的面前,直接说出来。

    村里的其它人听到安松雨这话,却更乐了。

    幸好还有人比较好心,直接对安松雨邀请着:

    “那阿雨待会离开时可以去我家一趟。”

    “我家今年试种了一小片的菠萝,现在正是吃的好时候。”

    “对对对,也来我家,家里的番石榴也可以正是摘的好时候。”

    安松雨从来没有面对过这样的热情。

    有些不适应的把求救目光,投向爷爷奶奶。

    史又琴收到孙女求救的目光,先说了一句:“想吃就跟着去摘一些!”

    然后又转头看向村里说话的两人,道:

    “你们的果子都是种在采摘园里拿来卖的,到时候算她个实诚价就行。”

    “这老姐姐,说什么话呢!”同为安家媳妇的妇人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史又琴,然后才转头看向安松雨:

    “阿雨别听你奶奶胡说。”

    “像菠萝这样的东西,哪里是用来给客人采摘的。”

    “不过是自己种来,偶尔卖些给客人。”

    “要是有前段时间过节时的热闹,还会切一些出来泡着盐水,要么直接送客人,要么就是零散着卖。”

    “其它啊,要不就是偶尔做饭时用用。”

    “要不就是送村里邻居,毕竟我们今年也才是第一次试种,也没有种到多少。”

    “到时候客人们要是反馈都不错,到了明年,我们也可以像你们家一样,多在村里承包一些空地,再多种植一些。”

    说着,她又想起了什么:“对了,菜园子里的香瓜跟西瓜倒是种了好些年了。”

    “现在也正是成熟的好时候,到时候你也记得拿些回去。”

    “还有些白瓜,青瓜之类的。”

    这下子,可不用史又琴说话,安松雨就急的直摆手要拒绝。

    偏偏让安松雨奇怪的是,她奶奶跟着聊了几句后,竟然也答应了。

    带着满头雾水,安松雨跟在史又琴后面,去了这位热情的奶奶家。

    这位奶奶比起史又琴还是年轻很多,就是辈份比较大而已。

    进了这位奶奶的菜园了,安松雨就隐约的明白原因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