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山娃青年4集
山娃踏着夏季夕日的阳光,怀着兴奋地心情,回到了连部。由于施工进度第一阶段已经顺利竣工,根据指挥部的命令,一连转移了施工阵地,搬迁到了靳杖子大队,开始了另一段建设灌渠施工任务。水建队指挥部和所管辖的政办室、施工处、物资处、技术处和后勤处也都在靳杖子大队居住办公,因为这里属于“东方红灌渠”的中间地带。指挥部建在大队部附近的村中央,而一连队居住在南北大道的西侧山下高坎儿上边。
山娃依然担负着通讯报道工作,和连队的会计闫冬住在一起。他是半壁山公社东闫杖子大队人,比山娃小两岁,与孟庆芳是半壁山高中同一届同学,比山娃小一届,自从水建队成立,也来到了一连,因为指导员是他们大队的,所以让他担任了连队会计工作。闫冬也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小伙子,与山娃很合得来,特别喜欢山娃的文学作品。
一九七六年的七月,阴雨连绵,施工因为天气原因,干干停停,进度缓慢。在二十八日晚上,稀稀拉拉又下起了小雨,山娃和闫冬在会计部里居住,一个写通讯稿,一个做账,有时互相闲聊几句,解脱一下疲劳,直到深夜,小雨变成了大雨,“哗哗!”的下个不停。他俩各自忙完了工作,唐下很快进入了梦乡。。。
突然!轰隆隆!轰隆隆!几声巨响,山摇地动,把他俩惊醒,山娃推了一把闫冬,说:“不好!打大雷了!快起来!”严冬跌坐起来,揉着眼睛说:
“不像雷!好像是地震?快跑!”严冬惊恐的喊道。山娃这时感觉到了大地在颤抖,脱口而出:“是地震!”于是两个人在黑暗中,来不及穿衣服,披着被单慌忙跳出了窗外,就往大街的方向奔跑。边跑边喊:“地震啦!地震啦!”
这时,大街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从屋里跑出来的人群。大雨不知啥时候减小了,飘洒着牛毛细雨,整个山村笼罩在细雨蒙蒙之中。
这时,指挥部的高音喇叭想起来了:“大队村民请注意,现已经发生大地震!赶紧到小学操场和空旷的地方搭建防震棚。另外,指挥部各处和连队安排好值班人员,其余人员放假回家,看望亲人,帮助抗震救灾!”洪亮的电波打破了熙熙攘攘嘈杂的混乱之声。山娃与严冬这才醒过神儿来,赶紧回屋里,哆哆嗦嗦的穿好衣服。严冬因为是会计,不能请假回家,在连部值班并统计物资和人员伤亡情况。山娃请假回家,不知家里情况如何?三步并作两步,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在灰蒙蒙的清晨,阴霾雾雨的天气,沿道看见三三两两的散落回家的人群,余震不时的袭来,震得山谷,回荡着“轰隆!轰隆!”的响声,山坡上不时的滚落着大小不均的石块儿,把树木砸的东倒西歪,残枝败叶,一片狼藉不堪。
山娃一边疾走一边想:家里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子呢?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给远在东北工作的父亲拍一封电报,赶紧让他回家来。想着,走着,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
到家一看,房子的西山墙已经向外倒塌了,院墙多半也已经坍塌成一堆乱石头了,不成了样子。奶奶挪动着小脚儿正在由屋里向外搬被褥,妈妈散乱着头发,怀抱着三宝坐在当院连哭带嚎的:
“老天爷啊!不让人活啦!墙倒屋塌,这日子可怎么过呀?这都是赵明造的孽哟!我跟了他算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妹妹和弟弟也都哭啼啼的围拢在妈妈身边。看到哥哥山娃回来了,可算有了主心骨儿,跑过来问这问那儿。山娃劝说着妈妈,又安慰着妹妹和弟弟,帮着奶奶在当院里搭起了自家的防震棚。邻居张春大叔也过来帮忙,拆下门板当床板儿,栽上木桩。木桩上边钉上横梁,周围挡上木条儿,蒙上塑料布,七手八脚的,歪歪扭扭搭好了简易的防震棚,不管咋样,全家人一个都没有伤着,逃过了大地震这一历史性的灾难。。。
大雨又下起来了,一阵紧缩一阵,豆大的雨点儿拍打着塑料布,“沙沙”作响!山娃与奶奶、妈妈和姊妹们拥挤在一起,躲避在简易的狭小防震棚里,浑身打着哆嗦。这不仅躲避着风吹雨打,也躲避着无情的地震天灾,更躲避着一场人生的心灵创伤。。。
在第二天报纸公布了这一确切的地震消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大地震,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震源深度16公里,地震强度7.8级。波及到天津、北京、承德等地都有明显强烈的震感,半壁山距离遵化县只有15公里,距离唐山也只有100多公里,所以,危房和院墙倒塌严重,但伤亡并不大。
喜欢两代人的爱情请大家收藏:两代人的爱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两代人的爱情请大家收藏:两代人的爱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