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9 变故
    腊月的某一日,江老夫人七十大寿,在外做生意的子子孙孙都齐聚在主宅,老人家喜欢热闹,疼爱晚辈,整个寿宴间笑语声不断。

    孩子多的地方难免有比较,年关又将近,各个学舍书院都在考核评优,江泠江晖是堂兄弟,还是同龄,席上被比较最多的就是他们二人。

    当然,好话都不是说给江晖听的。

    “这次县学的考核,听说三郎又是第一呀,想必来年春就要去国子监了吧,我先提前恭喜二爷与嫂夫人了。”

    按照大梁的人才选举制度,各州府督办的学校每两年可以向京师举荐三名学生,学生进了国子监后,将由朝廷最出色的先生教导,可以选择继续求学,将来参加会试,入朝为官,也可以被派遣到地方的官办学校,教导别的学生。

    基本上可以说,进了国子监,便是一只脚踏进仕途了。

    而江泠每一次的考核都一骑绝尘,这名额不出意外他必然占一个,且如今江家水涨船高,家底丰厚,又与知州府交好,江泠明年入国子监的事情似乎已经板上钉钉。

    难怪众人都在恭维,席上宋氏与江二爷脸都快要笑烂了。

    江泠却只是安安静静地吃着东西,不搭话。

    另一边,四夫人脸色难看,艰难地维持着笑容,大家的注意都放在另一边,四夫人低着声道:“得意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已经考上状元了呢。”

    她话语很酸,筷子下意识在碗里戳了戳。

    一旁的江晖低着头。

    江四爷也看了他一眼,脸上很是不满。

    这次书院的考核,江晖的文章写得很差,学究看在江家的面子上,没有批评得太狠,席上客人笑语盈盈恭维江二爷夫妇,他们这里却如乌云遮蔽,愁眉苦脸。

    “你怎么还比不过一个药罐子呢。”四夫人说:“小时候,你比他先学会走路,也先开口说话,那时整个江家都喜欢你,说你将来肯定有出息。”

    “结果呢。”她哼了一声,“你是越比越差了。”

    江晖头都快埋进碗里,“爹、娘,别说了……”

    “我告诉你,人家明年可就要去京城了,而你连县学都考不进,我看你什么时候能出头。”江四爷压着声,语气不悦。

    “三哥有出息,我们也能沾光,不是吗?”

    江晖抬起头,犹豫地反驳,大家都是一家人啊。

    “呵。”四夫人冷笑,“什么一家人,人家当了官后,还管得着你一个乡下亲戚?你不知道你二伯,只是个小官罢了,这些年他何时正眼瞧过其他兄弟?老夫人偏爱二房,将来江泠做了官,你看这个江家还能有多少家业落到你手上。”

    夫妻二人喋喋不休,江晖听得头疼,别过头。

    晌午时,知州府派人送来贺寿礼。

    江家虽然有钱,但也只是商户,知州府却专门让人为老夫人祝寿,可见知州大人对江家的重视。

    老夫人受宠若惊,颤颤巍巍地从椅子上站起,由宋氏与江二爷扶着,亲自前往前厅见客。

    来的是知州大人的儿子,孙仲言一身锦衣,环玉佩带,十分矜贵,他抬手作揖,“晚辈孙仲言,听闻老夫人今日大寿,家中早早就备下贺礼,只可惜家父近来公务繁忙,母亲又偶感风寒,无法亲自来向老夫人祝寿,特遣晚辈携礼而来,愿夫人鹤寿千岁。”

    话音落下,老夫人喜笑颜开,连忙上前将他搀扶起,“好孩子,老婆子我一把骨头了,怎劳得你们这般费心,替我好好谢谢知州大人与夫人,改日定登门道谢。”

    孙仲言笑了笑,应下。

    江二爷立刻扬声,“仲言快坐,来人加一把椅子,碗筷!”

    “不了世叔。”孙仲言说:“家中还有事,不便久留,礼既然送到晚辈就先走了。”

    江二爷略带失望地叹了声气。

    孙仲言转身,忽然停下,目光落在江二爷身后的江泠身上,笑道:“嘉玉,过几日一起打马球。”

    江泠心里觉得莫名其妙,他根本就不会打马球,也同孙仲言不熟,面上仍是点了点头。

    远处,一看到孙仲言出现,江晖的眼睛便亮了起来,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抬头张望。

    在书院里,他与孙仲言玩得好,江晖想,虽然他别的地方比不过三哥,但三哥孤僻寡言,没有朋友,不比他与曲州的小郎君们玩得好,尤其是孙仲言。

    听到孙仲言喊江泠,他涌上前,怕孙仲言没看到他,大声喊道:“仲言,仲言!”

    如此突兀的一声,周围的人都扭头看向他,江晖顿时讪讪,声音也弱了下去,他期盼地看向孙仲言,希望他也邀请他去打马球,最好比方才喊江泠时更热情熟络些。

    但孙仲言闻声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却什么都没说,径直就离开了。

    江晖待在原地,愣住。

    *

    今年冬日严寒,街上很早就有人背着炭篓走动,每日早上,叶秋水都要里三层外三层地将自己裹严实,冒着雪去酒肆端盘子。

    店家昨日说,冬天生意不景气,客人少,所以工钱要减半,还要裁去几名伙计,但他觉得叶秋水干活麻利,所以决定留下她,工钱照旧,但是要干两份活。

    叶秋水年纪小,傻傻地以为别人对她好,擦桌子擦得更加卖力,叶秋水渴望钱,她把每天赚的钱都攒着,攒得越来越多,她再不怕挨饿,或是被人卖掉。

    白天,她在酒肆端盘子洗碗,夜里找江泠学算术。

    曲州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江泠被允许回到最初的院落起居,宋氏对他很放心,院子里没有人管着他,叶秋水可以肆意地爬上爬下。

    江泠教她算术,还教她识字,以免她被人诓骗,随随便便在什么契纸上画押。

    出身于一个富奢的家族,又有一个当官的父亲,江泠见过许多因为不识字,被人哄骗签下卖身契的例子。

    叶秋水几乎每日都去找江泠,除了他回江家主宅为祖母贺寿的那几日,等他终于回来时,叶秋水因为一连干了几天,脚踝肿胀,累得不愿起身,也没有精力再去找他。

    江泠迟迟等不到人,最后拿着食物去找她,他熟稔地滑下墙,敲门,喊她的名字,“怎么不过来?”

    叶秋水趴在榻上,光着脚,脚跟被磨得通红,长了许多水泡,她累得不想动弹,听见江泠的声音,也没有起来开门,只应答一声。

    江泠推门进来,看到她的模样,怔了一下,“今日下大雪,你还去酒肆了?”

    “是呀。”

    外面积雪深厚,没到脚踝。

    叶秋水脸埋在被衾里的嘟囔,“一日不去,店家就不要我了,我太小,很多地方不会要小孩子。”

    小孩子贪玩,贪吃,且毛手毛脚,一不小心就会碰坏东西,许多地方招工人只要大人。

    但叶秋水不一样,她做事情认真,不会小偷小摸,不属于她的东西绝不乱拿,酒肆的店家对此很满意。

    江泠问:“你一日工钱多少?”

    “两文。”

    江泠想了想,他不管内务,但也依稀记得宋氏曾提起过,家中最下等的婢女月例也有五百钱,一日就是十七文。

    叶秋水干得都是粗活,跑来跑去不得歇,但店家却欺她年幼,用如此低廉的价格去雇佣工人。

    江泠想到什么,说:“今年大雪,县衙应当会发放米粮,你可以去领。”

    听闻这话,叶秋水却疑惑地看向他,“为什么会送米粮?”

    “书上是这么说的,太.祖在时立下规矩,每逢大旱、大雪、大水,朝廷都会拨钱下来,各地的贫民能领到粮食,不至饿死。”

    像曲州这种经常发生水灾旱灾的地方,朝廷每年的拨款都很多。

    “你每月不是去领过吗?”

    每个县的赤贫户都可以领取米粮,用以生存,叶大还在的时候,叶秋水曾经领过,虽然规矩是这么说的,但时常领不到,还经常克扣,后来叶大死了,叶秋水成了孤儿,她又小又好欺负,更加领不到粮食。

    他说了这么多,见叶秋水仍是一副困惑的模样,江泠神色惊疑地问:“你没有领过粮吗?”

    “领过,很少。”叶秋水回答他,“不及你所说的这么多,有几个月去,他们都将我赶走,说没有粮了。”

    江泠沉默。

    他给叶秋水留下擦拭水泡的药,心绪沉重地回到家中。

    接下来的几日,江家上下都在为了新年做准备,江泠随宋氏去过知州府几次,也随父亲去拜访过几名官员,他向他们提出,朝廷的拨款并没有及时送到贫民手中,曲州城内孤儿很多,也有许多人领不到按规定会发放的米粮,他希望在场的官员知道这个问题后能出手解决。

    为此,江泠甚至特地写了一篇文章,详细地指出了几个漏洞,但被江二爷看到后没收。

    他问出问题,气氛却僵住,几个官员哈哈一笑,将话题岔开,没有人回答他。

    回到家,江二爷警告他,以后不要再胡言乱语。

    江泠不明白,这怎么算是胡言乱语。

    除夕前,宋氏带着他去成衣铺看料子,同他说起要去知州府送礼拜年的事情。

    知州夫人的喜好宋氏打听得很清楚,她从这间铺子,忙到另一间铺子。

    除了给知州夫人备礼外,还要给江泠量新衣,将来去了京城,吃穿用度得比现在还要好,不然会被人瞧不起,正好,江家不差钱。

    江泠在布铺里陪宋氏忙活,百无聊赖地看着门外,忽然,一个衣衫褴褛,背着重重一筐炭的老翁经过,声音微弱地吆喝。

    江泠连忙上前,将自己的压祟钱给他,“老伯,这个给你。”

    卖炭的老翁呆呆地看向面前清秀俊朗的少年,“这……”

    “拿着吧。”江泠说:“气候寒冷,您衣衫单薄,这些炭留着自己过冬,下雪了,快回家吧。”

    他压祟钱很多,随便拿一些都够一个普通人家过完整个冬天。

    老翁惶恐接下,连声道谢,一声又一声小善人地叫他。

    江泠目送他步履蹒跚地远去,大雪纷飞的冬日,卖炭为生的老翁却饱受严寒之苦,他心情很复杂。

    买完东西,江泠一路上没有说话,随宋氏回家。

    听她又在知州长,知州短,教导他过几日去知州府拜年,一定要说喜庆话,要多笑。

    江泠不喜欢听这些,但他不会忤逆父母,只能自己扭过头,看着马车外出神。

    蓦地,他瞥见街边,那个被他赠过银子的老翁仍然背着箩筐,一声接一声吆喝,他仍旧穿得单薄,瑟瑟发抖,筐中炭卖出一些,他没有回家。

    江泠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有了钱,他们还要在外挨饿受冻呢?

    但他片刻后又想明白了,他们是舍不得让自己享福的,这些炭,那个老翁再冷也不会用的。

    他有些颓丧地塌下肩膀。

    回到家,宋氏开始整理新年的贺礼,她做事有条不紊,又吩咐其他人装饰宅院,挂上红灯笼,贴上春联。

    忽然,有丫鬟冲了进来,神色慌乱,脚下甚至被门槛绊了一下,险些摔倒。

    “赶着投胎吗,急急慌慌地做什么?”

    宋氏见状,斥了一声。

    “二娘子,不好了不好了!”

    丫鬟扑过来,哭着说:“孙知州下狱了,知州夫人也被抓走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