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1章 马甲
    “本来先生的意思是说直接跟下头的人说,我们是无偿征收土地,这样的话那些地主们必然是不愿意的,所以先生又出一计说,等到那些地主们的情绪亢奋起来了之后,估摸着下边的那些闹事的农民们也都能感觉到朝廷是真心实意想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是能情绪上就不会那么激动,估计会在一边先把受伤的事情放一放,然后旁观一下朝廷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我们再说要把这些地主们的土地购买下来,即便是给的钱很少,但是和一开始无偿征收相比,也不算是让他们觉得朝廷太不讲道理,到时候那些地主们瞧着朝廷都往后退了一步,说不定也不会再那么反抗了。即便是有一些比较顽固的,咱们直接派兵镇压,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即便是现在萧祚还没有参政,但是就他现在脸上这个严肃的表情来看,他的确是很有一个为国为民的样子的,萧政心里更满意了自己当初的决定,怎么看这个儿子怎么觉得顺眼。

    “收回来的土地,我们可以按照人头给那些农民们分配下去,一家有几户人就领几亩地,一亩地又定价多少银钱,要是暂时拿不出来这些钱的便可以拿粮食来补,不过只需要交这一次粮食,而且价格很低,这些农民就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地,自然也不会在闹事了。只要朝廷收的银钱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那些农民们必然也是情愿的。这样一来,不光国库能够上来一部分的银钱,还能在库房中多囤一些粮食,万一匈奴那边起事,咱们也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还能有更多的粮草能够支援前线。儿臣认为这是一举多得的办法,所以今日才禀报父皇,父皇瞧瞧,若是可以的话,咱们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

    因为萧祚还没有步入朝堂,所以这种事情他根本就不可能再到朝上的时候直接说出来,而且就算他已经步入朝堂了,这种事情说出来就是得罪人的,他也不是个傻子,更不可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

    这么私底下和萧政说,到时候若是这件事情能做成就去做,他也能得到一部分民心,做不成的话,只要萧政不在朝堂上说出来这个主意是他出的,那到时候他的安全也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即便是萧政说了,对他来说影响也不是特别的大,毕竟他是皇子,又有什么样的人能敢堂而皇之地对着她下手?顶多就是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罢了,也就只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员们才会这么做。

    成贵妃给萧祚拉拢了那些朝臣大部分都是寒门出身的,不像这些世家大族的人一样,手里捏着那么多东西,关系错综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实话,即便是这些家族在京城中都盘踞了好几代,家大业大,实力也大,可是也是有不少蛀虫的,等他登基当了皇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把这些蛀虫给一点一点的清理掉,不至于让大景朝在最底下被蚕食。

    所以他现在身边追随的人,大部分也都是寒门出身,但是很有能力的。

    寒门出生的人好处多得很,吃苦耐劳、能够牢记自己的初衷,而且大部分都还是农家出身,自然也能够体会到百姓的辛苦,所以也会更为民着想,不至于说出来何不食肉糜这种招笑的话。

    萧政听着萧祚说的话之后,微微一顿,似乎是没想到解决方法竟然是要改革。

    可是即便是他觉得这件事情做起来会很困难,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主义,只是这些地主们都和朝堂上的一些官员瓜葛着,着实是有些太难办了。

    小地主倒是无所谓,可是那些大地主,他们名下挂着不少这些世家大族的土地,这个事皇帝是知道的,只是这些他一直都没有分出来什么精力去管,而且关于土地这方面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已经出现了不少麻烦,他现在已经年纪大了,在龙椅上也坐不了几年了,这样打的事情他本来是准备就交给子孙去做的,并不想再浪费时间和心神去解决,只要能有其他简单一点的解决办法,他都不会再浪费太大的精力。

    可眼下萧祚这么一说,他突然又觉得热血沸腾了一些。

    这是真真正正能为百姓做好实事的,等到了他死后,史书上也会给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说不定他就能名垂千古,成为一个千古明君。

    而且像土地改革这种大事,一般来说,只要是成功了的,史书上都会写得非常的详细,现在翻翻史书,看看历朝历代的皇帝,只要是参与的改革成功了的,而且还是真正于百姓有意义的,那都是写的很厉害很高尚的。

    他作为一个皇帝,做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是他的毕生追求,虽说现在上了年纪,不像年轻时一样有一身热血了,可是到底也是想在史书留名,作一个能被后人夸赞一生的好皇帝的。

    如今萧祚出了这个主意,他虽然是觉得有些困难,可也觉得并不是不可行。

    “主意是个不错的主意,就是实施起来困难,可定会有不少大臣们都反对这件事情的。你说的这个事儿朕知道了,朕会好好考虑的,到时候朕再多找一些从农家上来的臣子们过来一起探讨,看看这个方案是否可行。若是真的可行的话,朕必然要好好赏你一番。对了,你所说的这个先生是何方人士啊?朕怎么不知道,朕的皇宫中何时出了一个这么聪明的人物。”

    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出的虽然是有些大胆了,但是这的确是根治土地问题最好的方法,而且这个人还照顾到了下边那些地主和农民的情绪,若是说这个人身份合适的话,甚至连萧政都想让这个人来给他当客卿了,只需要在暗地里给他出一些主意就好。

    若是这个人从来没有精力过其他人教导的话,那只能说她是一个天生的政客,就应该站在朝堂上闪闪发光。

    想到这样一个人才出现在皇宫中,萧政的心就忍不住的激动,即便是这个人现在还是在萧祚身边的,可他是皇帝,又是个做父亲的,他要是问萧祚要人,萧祚还能不给他不成?

    “若是说出来这人是谁,想来父皇一定会惊讶的。不过既然父皇都问了,那儿臣也就不跟父皇卖关子了,还是把这个事儿跟父皇说了为好,免得到时候父皇真的被打一个措手不及。给儿臣出这个主意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永宁侯府的六小姐,也就是长乐姑姑的女儿,儿臣的表姐,温乔。”

    说实话,萧祚一开始说这话的时候,萧政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可是瞧见萧祚脸上的表情这么认真严肃,他突然就顿了顿,想着萧祚这种鞋子一般是不会开这种玩笑的。

    他一向都是严肃的,只是在心思上稍微有一些变通罢了,可是这种大事他向来是不敢闹着玩的。

    想到这儿,萧政心里微微意外,这主意真的是温乔出的?看不出来温乔还有这样的本事。不过转而他又高兴起来了,之前长乐在的时候也常常给他出一些主意帮他分忧,只是这些主意有时候大有时候小,他都只当是女儿家小打小闹闹着玩罢了。

    毕竟长乐之前也从来没有说过关于改革这么大胆的想法,却没想到她的女儿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事情都能想的出来,果然是个机灵活泛的丫头,萧政顿时觉得骄傲了不少,心情也好了许多,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啊,好啊!朕早就知道这丫头是个聪明的,却没想到她有这么长远的目光和见识。不错不错,到时候朕一定会好好地赏你和乔丫头的!好了,此时朕还需要好好琢磨琢磨,你赶紧回去跟着太傅一块儿温温书吧,莫要耽搁了功课。”

    萧政开口说了,萧祚便行了个礼又退下了,只留下萧政一个人在御书房,姜从安从一边看着萧政这么高兴,也忍不住跟着一块儿高兴起来。

    “怪不得皇上这么疼爱六小姐,原来是因为早就知道六小姐有这样的本事了,还是换上厉害啊,这么有先见之明!太好了,有六小姐在,这样的事儿以后说不定六小姐都能帮皇上多出出主意呢,到时候皇上也不用日日劳心费神了!”

    姜从安在一旁拍马屁,他看得出来现在萧政的心情很好,既然这样的话,那他就多说两句,让萧政心情更好一点,这样对他也没有什么坏处。

    果然,萧政听了他说的话后,嘴角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一些,姜从安心里感叹着,还是温乔有本事啊,人都不在皇上的跟前,还能将皇上哄的这么高兴,要知道这日萧政就因为南方的事,整天拉拉着脸,瞧着谁都一副很不爽的样子,他们这些跟在身边精神伺候的人也都提心吊胆的,如今温乔只不过是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就能让萧政喜笑颜开,别说是旁人了,就连他一个没什么见识的阉人都觉得温乔这个主意出的极好。

    想到自己,也是小的时候家里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来了,这才卖身进宫的,再回想一下自己家人之前过的那些日子,真心实意的觉得温乔这个主意出的很好,是真的走进了百姓的生活,出的主意的确也是真的能帮上百姓生活的。

    此时若是真的能做成了,那他在宫的家人日子也能过得好一些。

    到时候别说是皇帝要赏温乔了,就连他也要忍不住感谢温乔能出出来这样好的主意,就是不知道这么好的一个主意,最后萧政会把功劳安在谁的身上。

    不过即便他什么都不懂,却知道这个方案实行起来必然是困难重重的,那么多人,肯定都想着要阻止这个计划的进行,就看萧政是怎么想的了。

    “你这奴才这些年来倒是越发的油嘴滑舌了,不过该说不说,朕的眼光确实不错,要是早知道乔丫头有这样的本事,朕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再多派一些人手下去,早日把乔丫头接回来才是,说不定有了乔丫头,之前一些朕为难的事她也都能给解决了呢。”

    一听着萧政这么开玩笑的说,姜从安连忙开口阻止。

    怎么能说皇帝有错呢?哪怕是皇帝本人,在说出来这样的话的时候,他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人就必须得有些眼力见了,一定要阻止皇帝继续有这种想法才行。

    “皇上此言差矣,这各有各的好处,而且说不定六小姐就是因为在乡下待的时间久了,所以才更能贴近百姓的生活,才能出出来这样的主意呢!若是早些年将六小姐接回来京城,说不定六小姐还不一定能有现在这样远大的目光呢!再怎么说还是皇上的计划好,现在把六小姐接回来,六小姐不光能过上好日子,把以前亏空的那些都弥补回来,还得了这样的聪慧,确实是一箭双雕的事情啊!”

    要不说怎么姜从安能在萧政身边伺候这么长时间呢?就说他这个拍马屁的功夫旁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果然,萧政被他哄的高兴哈哈大笑的,老远就听着心情很好了,在外头要求见的几位大臣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他们都是世家大族的当家人,今日来本来也是想说南方之事的,按理来说,他们这种要私底下求见皇帝的,应该希望他们见到皇帝的时候皇帝的心情能好一些,可是听着萧政的心情这么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反倒是心里有了一股不祥的预感,可是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叫守在御书房门口的小太监通报了,每个人手中都是一份奏折,做了万全的准备要面圣,要和萧政把他们的想法都说一说,生怕晚了一步就叫同僚们捷足先登了,到时候他们可就拿不到功劳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