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午饭的余音渐渐消散,
林栋的几位兄弟也纷纷起身告辞,纷纷表示下午,有自己的事务要忙碌。
他们的话语中透着一种默契,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避开某种共同的负担。
于是,林栋亲自送别了这些兄弟,目送他们一个个走出四合院的大门,
直至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胡同的拐角处。
随后,林栋转身回到自己熟悉的四合院,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空落。
四合院的门槛一过,林栋便看到了门神三大爷闫富贵,正在门口浇他那几盆,不知道从哪里顺来的鲜花
林栋与他简单打了个招呼,便匆匆回到自己的家。走进家门,
林栋习惯性地关上门,深吸了一口气,
仿佛要将四合院的一切气息都吸入肺中。
林栋坐在自己房间的木椅上,开始思索起这个院子里的人和事。
四合院,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
而在这其中,有一位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传说中的四合院老祖宗——聋老太太。
聋老太太在四合院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她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一双深陷的眼睛里,似乎隐藏着无尽的智慧。
林栋的母亲曾经告诉他,聋老太太是这个院子里资格最老的一位住户,
关于她的来历,连林栋的母亲都不甚清楚,只是知道她年轻时便已住在这里。
在林栋的记忆中,聋老太太的形象总是和,电视剧里的角色重叠。
他记得,电视剧中的聋老太太和蔼可亲,对傻柱和易中海特别照顾。
傻柱亲切地称呼她为“奶奶”,而易中海则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她的干儿子。
易中海在院子里宣称,聋老太太曾经为红军送过草鞋,是四合院的烈属。
因此,他要求院子里的人们,尊称她为“四合院的老祖宗”,并且要求年轻人在过年过节时向她磕头。
林栋曾经也顺应过这种风气,尽管他内心有所抵触。
为了让母亲高兴,他曾给聋老太太磕过头。
这也是林家孤儿寡母,在四合院中没有受到,易中海针对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们顺应了易中海的意愿,没有受到太多的骚扰。
然而,林栋心中对聋老太太的烈属身份始终持有怀疑。
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青年,他知道红军从未在四九城出现过,而是在四川、湖南一带活动。
此外,他的一些同学家庭成分是烈属,学校入学对家庭背景也非常看重。
在学校中,如果家庭成份是富农或资本家,孩子是绝对不可能进入高级别学校的。
林栋去过几位同学的家,他清楚地看到,烈属家庭都会挂上一个“烈属之家”的牌子。
而聋老太太家里,却从未有过这样的牌子。
此外,林栋在四合院生活了十多年,从未见过军区的人来慰问聋老太太。
而易中海所宣扬的慰问,不过是街道办的人偶尔来访,
这种慰问可能是对五保户的关怀,也可能是对烈属的慰问。
但在林栋看来,易中海明显是在偷换概念,将五保户的慰问说成是烈属的慰问。
聋老太太的小脚也是林栋怀疑的依据之一。
在那个时代,裹小脚的多为官宦人家的小姐,或是满清的女子。
像聋老太太这样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裹小脚的。
而且,聋老太太对一些着名的糕点,和美食了如指掌,这种见识也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拥有的。
这些都让林栋坚信,聋老太太并非出自普通家庭。
通过这些细节,林栋判断,聋老太太并非烈属,
而是易中海为了宣扬尊老爱幼,故意虚构出来的烈属形象。
在四合院中,聋老太太充分利用了她“老祖宗”的地位。
林栋亲眼见过她对于,那些质疑她的人毫不留情,甚至将人家的玻璃全部敲碎。
然后在傻柱和易中海的威胁下,那些不顺从她的人家,只能向街道办申请搬离。
尽管在前世的电视剧中,林栋对聋老太太还有一些好感,但现实中的种种迹象,
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个聋老太太实际上,是一个横行霸道的坏人。
她年轻时也不会是什么好人,至少在林栋的眼中,她是一个变坏了的老太婆。
提到聋老太太,就不能不提四合院里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易中海。
建国后,街道办为了调解邻里矛盾,预防敌特分子,特意在四合院里设立了三位管事大爷。
易中海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是红星轧钢厂的8级钳工,技艺精湛,
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儿子,这在旧时代的四九城被称为“绝户”。
因为没有儿子,易中海将自己的养老希望,寄托在中院的一个名叫贾东旭的人身上,
同时,他还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备胎人选——中院的傻柱。
易中海习惯了独断专行,他喜欢将所有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不容任何人违抗。
为了赢得养老人的感激,只要涉及到贾家和傻柱的事情,他都会无条件地偏袒他们。
院子里的人们虽然不满,但鉴于他管事大爷的身份,也只能忍气吞声。
为了确保自己晚年的舒适生活,易中海在院子里大肆宣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团结邻里的美德。
易中海宣称四合院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应该互帮互助。他还宣扬天下没有不孝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儿女。
这些言辞虽然冠冕堂皇,但在林栋看来,不过是他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已。
这些被曲解了的孝顺的思想,被易中海在四合院里,运用的炉火纯青
喜欢四合院之林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林栋的幸福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四合院之林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林栋的幸福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