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东海指的是陆地东边的海洋,范围北起山东半岛,南至闽浙沿海。在晚白垩世之前,华南大陆以东并没有东海,而是古太平洋相伴。晚白垩世以来,西向运动的东海块体最终与华南大陆发生拼贴,并在其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现今东海的陆架盆地和冲绳海槽,奠定了东海陆架、陆坡和沟-弧-盆构造地貌体系。
东海的形成过程
1.板块运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与沉积作用的变迁以及海平面的升降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现今的东海。
2.海平面变化:海平面的升降刻画了东海海底的地形地貌,尤其是15ka bp末次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一直上升,不仅形成了现今东海宽广的水域,而且也因为陆源沉积输入和海洋动力的共同作用而形成了包括水下三角洲、陆架广泛发育的线性潮流沙脊,以及陆坡区的峡谷群等在内的丰富地貌。
东海名称的演变
1.历史名称:在历史上,东海的名称和范围有所变化。例如,在南宋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最终稳定由江苏入海的300年间,大量泥沙汇入东海,使这片原本湛蓝的海域渐渐变成了“黄水洋”,“黄海”之名才逐渐与东海区别开来。至20世纪初,我国的地图上已分别使用黄海和东海的名称。
2.现代定义:现今的东海是中国东部的大型边缘海,北部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至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黄海相连;东北以济州岛东南端至日本福江岛及长崎半岛野母崎角的连线为界,并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东及东南以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及我国台湾岛的连线与太平洋相接;西濒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西南由广东与福建海岸线交界处至台湾猫鼻头的连线与南海相通。
东海历史上的战争
1.崇武以东海战: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与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舰队在惠安县崇武以东海面进行的一次海战。这场战斗给台湾当局的海上袭扰活动以沉重打击,之后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海上军事袭扰明显减少。
2.东汉统一战争:翌年二月,杀董宪于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夺占东海之地。
3.明朝倭寇:倭寇是日本武士阶层以及一部分浪人和商人,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对抗倭寇,包括调朱纨巡抚浙江,提督浙闽海防军务,以及胡宗宪的剿抚并举策略,最终在1557年冬,胡宗宪设计诱捕了海盗王直,并于1559年将其斩首。
4.鸦片战争: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懿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在封锁珠江口之后,北上进攻浙江舟山,并攻陷战略要地定海县城。
5.中日甲午战争: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6.中法战争:福州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部分。
7.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郑成功最终收复台湾。
8.新四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最惨烈一战: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日寇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海军打得节节败退。为了支援美军在中国东海的战斗,新四军决定派遣浙东海防大队深入舟山群岛,开拓海上抗日根据地。1944年8月19晚,海防大队第一中队共76人,由海防大队副队长陈铁康亲自带领,划着木帆船从浙江慈溪市古窑浦港出发,于21日清晨抵达大鱼岛。这场战斗异常惨烈,是新四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为惨烈的一战。
东海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战争,这些战争对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海流域的水利工程
东海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利资源区域,拥有多个重要的水利工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水利工程:
1.石安河治理工程:这是东海县历史上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3.35亿元。石安河位于东海县中部,全长54.1公里,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连接石梁河和安峰山2座大型水库,是重要的防洪保安屏障,具有灌溉、调水等功能的区域性骨干河道。
喜欢社会万象请大家收藏:社会万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磨山河治理工程:该工程已由江苏省水利厅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自省级以上财政和县级配套。磨山河-石安河位于东海县境内,全长56千米,流域面积254平方千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疏浚9.34千米,堤防加固0.1千米,新建护坡0.4千米、沟头防护3处,拆建建筑物5座,新建防汛道路1.28千米等。
3.卫星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是2024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实施卫星河生态河道治理1.57千米,新建涵洞8座,跌水7座,机耕道1.83千米,设置标志牌1个;河坡植树602株、植草0.89公顷,张谷水库周边林草设施0.25公顷,路旁植树1302株。
4.青湖闸:青湖闸位于青湖镇,坐落在石安河东侧堤防上、磨山河与石安河的交汇处。2020年1月经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批复拆除重建,工程投资419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原址拆除重建青湖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设计泄洪流量660立方米每秒。主要承担石安河泄洪、农田灌溉和发电任务,同时兼顾交通桥功能。
5.埝河闸:埝河闸位于鲁兰河支流埝河上游,坐落于石安河东堤。2019年11月经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批复拆除重建,工程投资127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埝河闸原址拆除重建。主要作用为防洪、灌溉,当石安河遇20年一遇以上洪水开闸分洪,以保证石安河不决堤;灌溉农田15万亩。
6.龙门翻水站:龙门翻水站位于山左口乡以西,沭河南岸,钓鱼台北侧的临水坡上。自1994年因上游水源得不到满足,至今未运行,泵站破损严重。为解决西部丘陵地区农田灌溉问题,经积极争取,新龙门站建设工程于2019年4月获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批复,工程投资195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原址拆建新龙门翻水站。主要作用为翻水灌溉,并通过红石渠连通大石埠水库及龙梁河,为龙梁河沿线的大石埠、徐塘等8座中小型水库补水。
7.引淮入石泵站:引淮入石泵站是江苏省的大型梯级泵站,由房山、芝麻和石梁河3座梯级泵站组成。2015年3月开工建设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房山、芝麻、石梁河3座泵站拆除重建,改造后总装机16台套,装机容量千瓦,设计流量80立方米每秒。主要作用为从淮沭新河引水经石安河,为石梁河、安峰山和房山3座大中型水库补充水源,直接为东海县沭南灌区40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东海流域的防洪、灌溉、水资源调配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海的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横跨温带和亚热带。以下是东海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
春季
春季是冬季风向夏季风的过渡季节,偏北风的频率逐渐减弱,而偏南风的频率逐渐增加。春季的气候特征不太明显,属于气候交替期。
夏季
夏季,东海大部分海域盛行偏南风,平均风速约5~6米/秒。受夏季风影响,东海气温在20~26℃左右,夏季南北差异不显着。夏季也是东海的梅雨季节,6月江浙沿海多雨。
秋季
秋季是夏季风向冬季风过渡时期,一般从9月份开始盛行偏北风和东北风。10月份以后,经过几次冷空气爆发到秋末,形成频率高、风力强的冬季风。秋季也是气候交替期,具有过渡性气候特征。
冬季
冬季受大陆高压影响,东海大部偏北风,平均风速9~10米/秒,其南部海域以东北风为主。冬季寒潮过后,常出现6~8级偏北风,并伴有明显降温现象。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显着,冷气团南下后,从海洋获得热能并发生变化,气温明显升高,最大温差可达14℃。
降水量
东海西侧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东侧可达2200毫米以上。在台湾省东北部的基隆,年降水量可达2900多毫米,年降水天数可达214天。东海的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台湾省东北部和东侧的济州岛附近多雨,但西半部少雨;5月琉球群岛多雨,6月江浙沿海多雨;从7月到年底,东海很少下雨,但当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来袭时,也会带来暴雨。
海雾
东海的雾期在春、夏季,4~5月是最多的。海域西部和济州岛附近海域是嵊泗至坎门等东海雾中心,年均雾日可达53~66天,台山至三沙可超过80天。东海东部和东南部雾少,与黑潮高温水流动有关。由于暖海面上的底层大气不稳定,不利于海雾的形成和维持。因此,一年四季都很热的台湾省东部沿海一年四季几乎没有雾。
喜欢社会万象请大家收藏:社会万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