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3章 要平衡朝堂
    时间,整整过去了五日!

    外相的四万勇士,还有三万。

    胡罗素的三万镇西军,只剩下了两万多一点。

    外相在等待镇西军出现崩溃的迹象,胡罗素在等待外相再也无法承受伤亡的数字。

    胡勇的身上添了好几道伤口,经过简单的包扎,打算继续请战。

    结果在中军帐外,被一人拦下。

    “少爷,你都要离开镇西军了,就不能将机会让给我们?”那人冲胡勇拱手弯腰。

    听声音,就是那日被拖下去挨了三十军棍的家伙。

    “老康,屁股好了?”胡勇瞄了一眼他的屁股。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人缘,他们哪能真下重手?”老康笑了起来。

    “我马上就要前往京城,将来也不知还有没有阵前杀敌的机会。你就可怜可怜我,让我多冲杀几次,如何?”胡勇也冲老康拱手弯腰。

    二人的这番对话,正好被走出中军帐的胡罗素听到,这位军中主帅面无表情,骂出了一句‘混账’。

    与此处的势均力敌不同,守护大营的虎贲军,仗着异常坚固的围墙和精良的装备,让高原人的骑兵损失惨重。

    高原人将抓来的禁军顶在最前面,想让虎贲军投鼠忌器,谁料到被虎贲军毫不留情地射杀。

    高原人想在附近抓一些百姓,结果那些百姓早就躲到了河西。

    不但带走了粮食,连家禽都全部赶走。

    坚壁清野!

    胡罗素要让就粮于敌的高原人,陷入缺粮的困扰。

    高原人还没有愚蠢到打算绕过大营,直扑河西。

    拿下大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出去扫荡的高原人,同样遇到了粮食危机。

    庄园主们的动员能力,超出了太子的想象。

    被高原人剥削威胁了两百余年,如今看到摆脱他们的机会,庄园主们使出浑身解数,带走了每一粒粮食。

    每一位庄园主,都挑选了一房人在去年冬天迁到京城,在外城购房安家。

    果然,太子命顺天府为他们办理了户籍。

    而且,他们家中出色的少年,也被羽林卫接收,成为了帝国的军人。

    所以,就算高原人将来能卷土重来,庄园主们也毫不畏惧他们的报复。

    与这两处不同,燕宋两国的战场要轻松许多。

    一来他们面对的,并不是高原人的主力。

    二来,燕宋两国将军队源源不断的调往前线,早已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厮杀中,两国的军人逐渐消除了对高原人的畏惧。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又比谁厉害?

    徐国的探子一直在缓冲地带游荡,无数的情报都在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徐国。

    梁国的探子也出现在这里,不过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燕国的军队。

    当然,太子的书案上,总是会出现最新的情报。

    胡罗素后撤,放弃第一道防线,在太子的意料之中。

    当看到阵斩一万的消息,就知道他们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不过,太子能读懂,不代表朝中的大佬也能读懂,他们将胡罗素的撤退,视为镇西军的失败。

    朝堂上,出现了换帅的呼声!

    皇帝召太子、郑亲王、曹亲王、内阁及兵部议事。

    太子做出了详细的解释,结果兵部认为太子是在替胡罗素开脱。

    兵部建议由定西军的主帅将胡罗素换下,同时用石侍郎将刘总管换回。

    “临阵换帅?”太子面色阴沉。

    “总得要减少损失吧!”兵部尚书硬梆梆的顶了一句。

    “孤说过这都在预料之中。”

    “这只是殿下的一面之词!”

    说完后,兵部尚书冲皇帝拱手弯腰。

    皇帝询问郑亲王的意见。

    “臣认同兵部的意见!”郑亲王欠身回话。

    太子转头看向郑亲王,满脸的震惊!

    太子的表情落入诸位大佬的眼中,众人立即朝皇帝拱手弯腰,赞同兵部的意见。

    皇帝应允!

    告退!

    强压住怒火,太子率先走出乾清宫,随即朝自己的铜辇走去。

    郑亲王快步追上。

    “殿下!”

    跟在太子身后,郑亲王开口喊道。

    “明知他们心怀鬼胎,为何你要赞同他们的意见?”

    太子没有回头,不过语气还算温和。

    “他们想要颜面扫地,臣就只好顺水推舟!”

    太子脚步一滞,随后继续抬腿向前。

    “殿下,等他们赶到河西,战事早已结束。以刘总管的能耐,一定会让他们灰头土脸。”

    太子恍然大悟!

    所谓关心则乱,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帝国危在旦夕,他们却整天忙着勾心斗角,孤有时候实在是觉得有心无力。”

    叹一口气,太子轻轻摇头。

    “殿下有一个现成的帮手,为何不用?”

    “谁?”

    太子转头,看了郑亲王一眼。

    “赵学士!”郑亲王刻意压低了声音。

    “他?”

    “殿下,只要赵学士返回朝堂,他以前的追随者,会立刻聚集在他的身边。”

    “杜学士会同意?父皇会同意?”太子干脆停下了脚步。

    “杜学士不会同意,但陛下一定会同意!”

    除了礼部和户部偶尔能委婉的提出反对意见,朝廷,已经听不到反对杜学士的声音。

    对皇帝来说,这无疑是件糟糕的事情。

    “就算父皇同意,可朝堂上已没有他能立足的位置。”

    “殿下,这同酒宴是一个道理,多一位客人有什么关系?多添一张案几,不就什么都解决了?”郑亲王冲太子拱手。

    太子还了半礼,对郑亲王的睿智极为佩服。

    如果能有赵学士来平衡朝堂,想必父皇一定会十分乐意。

    “父皇整日里批阅奏折,有许多内容需要向官员垂询。赵学士辗转六部,又在地方待过,一定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沉思片刻,太子缓缓开口。

    “殿下英明!”

    “不过,如果只是赵学士一人,恐怕有些突兀。不如将一些致仕的官员召回,成立一个咨政院,准许他们可以随时入宫面圣,以备父皇垂询。”

    “咨政院的第一任院长,就由赵学士担任。”

    面对郑亲王,太子没什么好隐瞒的。他一边思索,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

    郑亲王再次冲太子拱手,对他的谋划大加赞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