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2章你有你的江陵山,我有我的真武山
    朱允熥欣慰地望着解缙,他已经开始主动思索如何改进报纸。

    一位称职的官员,就应当有主观上的能动性。

    此时,解缙已被他引领,在心学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有了书局报纸作为思想传播的平台,他能自发考虑如何实施这些计划。

    朱允熥虽然察觉到解缙这其中不乏个人私欲,可只要事情办得漂亮,方式方法也就无关紧要了。

    此刻,解缙已全身心投入到,将心学新理念普及大明的宏图伟愿中。

    他坚定有力地说道。

    “最佳方案是聘请几位文采斐然的笔杆子,长期驻守书局。臣觉得,大本堂的方孝孺先生非常适合阐释心学的源起与义理,而臣则负责执笔讲述知行合一的道理。”

    “至于朝廷秘辛、民间逸事,臣提议邀请国子监学生执笔。一方面,国子监学生思维活跃,对民间百态更为熟悉;另一方面,也算帮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补贴些费用。”

    说着,解缙抬头,“不过,建立书局,聘请作者,印刷报纸,开销应该不会小……”

    朱允熥爽快道:“我来出这钱。说不准,将来我们还能通过报纸大挣一番呢。”

    现在的大明朝,各种大型商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特别是在浙江那一带,商业活动更是呈现了集聚的态势。

    这些商家们走南闯北,买卖货物,渐渐意识到商品名声有多值钱。

    解缙眼睛一亮:“真能挣到银子?”

    “那当然,商人嘛,谁不想自家货卖得多?我们正好帮他们打广告,提高知名度。”

    解缙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弯来,一脸懵懂。

    朱允熥深深看了他一眼。

    “现在,缙绅兄该考虑的是,咱们书局报纸一旦面世,你的心学思想,特别是知行合一这套理论,肯定会触动那些儒家理学派的神经,引来他们的抨击和压制。”

    “届时,光是对付这批人的诘难和指责,就够你喝一壶的了。朝堂上我或许还能帮你挡一挡,但面对士人,可就不容易了。”

    朱允熥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心学与理学虽同属儒家,但天生就分道扬镳,互不相让。

    就像宋朝时的朱熹和陆九渊之争,就是心学与理学的一次正面交锋。

    结果陆九渊那一脉的心学家败下阵来,朱子理学从此大行其道,一直影响到现在。

    那种‘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如同一双无形的裹脚布,臭且长,死死缠住了中原的思想进步和社会前行的脚步。

    这不仅是学派之争,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信仰战争。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一旦开战,就无法中途收手或者后退。

    朱允熥认为这书局报纸,就是他手中争夺天下话语权的锋利剑刃。

    解缙的脸色也不由得变得凝重。

    通往圣人之路,哪能没有荆棘遍布,哪能没有对手环伺?

    他心里明镜似的,一旦点头应下这事,并作为主心骨去操办,就意味着在朝堂上下树立了数不尽的敌人。

    解缙正色道:“学问当前,我辈当万死以赴。”

    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决绝之心,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允熥心存一丝忧虑,“缙绅兄,这事一旦启动,便如开弓之箭,再无回头路了。”

    解缙眉头紧锁:“夏原吉坐镇浙江,铁铉远赴倭国,局势紧迫,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我蒙太孙厚恩,不敢有忘,只愿鞠躬尽瘁,至死方休,以表忠心。”

    提到铁铉与夏原吉,解缙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去年三人一同被皇太孙选中,入宫辅佐朝政,乃是皇孙派系兴起的开端。

    夏原吉在户部崭露头角,理财有道,游刃有余。

    铁铉于礼部任上勤勉不怠,才华横溢,对军事亦有独到见解,否则此次也不会远赴倭国执行重任。

    唯独自己,这位看似清贵的翰林学士,并无特别出众之处。

    当铁夏二人都离京外派之时,唯有他独自留在应天城内。

    解缙正值青春年华,心头难以释怀。

    年轻嘛,总免不了那份热血,想争个高低。

    就算是身边的好友,也得暗暗较量,看谁更胜一筹。

    如今,他有机会宣扬心学,让知行合一的种子洒满人间,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理念,这不正是知行合一精神的完美体现吗?

    他要争当儒家的圣贤典范。

    也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朱允熥望着激情满怀的解缙,淡淡一笑。

    “陆九渊后,心学尽管屡遭理学排挤,可在五湖四海,仍有不少追随者。本宫不便公开站队,但缙绅兄只要亮出知行合一的大旗,自然能汇聚这些人心。你懂我的意思吧?”

    说罢,朱允熥眼神深邃,凝视着解缙。

    解缙会意,颔首回应。

    身为大明皇太孙,面对儒家门派的纷争,最明智的选择便是置身事外。

    因为,这是一场牵扯广泛的较量,比起浙江道税收改革那点银钱,这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刀光剑影,不容小觑。

    解缙坚定地颔首:“臣知道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视象山先生为师,今天就写信邀请他们进京。”

    朱允熥脑中闪过江陵山上那些老辣的角色,嘴角不禁上扬。

    那些可是当今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也是理学的掌权者。

    如今解缙欲请心学的老前辈进京,暗流涌动,应天府仿佛即将变成一场无形的比武场。

    也许,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大战,即将在应天府拉开序幕。

    在这背后,是朝廷今年的科举大典,是浙江道的税制革新,是即将普及全国的政令,还有皇族亲王们的京城之行。

    一个宏大的舞台,已悄然搭建完毕。

    只待各方选手登台,看谁能笑到最后。

    念及此处,朱允熥淡淡道。

    “真武山那儿是个宝地,门外便是玄武湖,一边依傍着国子监,另一边则是太平门。缙绅兄,等将来你邀请的心学大师们进京,真武山绝对是安置他们的绝佳之地。”

    你有你的江陵山,我有我的真武山。

    解缙心领神会,“届时,微臣可以借诸位老先生的名望,在真武山上开设心学讲座,吸引国子监的学生们前来聆听教诲。”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