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之前,单只何淑兰讲述里“寺名由天子所起”这一项,宁玉便已想象这庙宇的规模气派应是不差的。
谁知事实似乎大有不同。不知不觉的,便又多了一串想打听的问题。
首先便是自山道走上来,那明显保持了原始样貌的简陋山门,连寺名都只是凿刻在山门边的随型山石之上。
再到进门后一眼便能看尽的大殿前景观,如此清简,不说与其受重视的程度不相匹配,单说这般简单建造,之于皇家,难道不会被指摘为有损天威?
至到后来进入大殿,虽说终于见着符合认知印象中的模样——金装大佛、精美壁画、但细究起来,除去这些,大殿显然还是略显空旷了些。
更有从海棠口中得知的留置在庙里的私人器皿。
终是在何淑兰牵着自己往大殿后方走的时候,宁玉将心中疑惑一点点问了出来。
听了这些问题,何淑兰却是莞尔一笑:“你所好奇的,竟与当初的我颇为相似。”
“如我前时说与你的,此庙的源起确已不可考,所说的僧人落户扎根,已是坊间口口相传至今被提及最多的,听着合理,便也无人再做细究。
只你方才也说了,这庙分明有天威加持,但院内所见,相较其他寺院又实在过于清简,皇家若要治罪,‘罔顾天恩’便会是一大罪状。然则,天子亦曾来过,却从未追究,便是如今庙里的殿宇瓦舍,亦皆为旧时民间善信集款捐建的,未有半点朝廷赏赐,这倒是可以确信的。”
在现代,普通民众为慈善或某些特定目的捐款捐物本是寻常,之于古代,捐庙建舍亦可理解,只是这间寺庙分明已有皇家背书,却也只是皇帝赐名题字,此外无具体赏赐助建,这听着倒是有些古怪。
宁玉便又就此一问。
何淑兰听罢止了步伐,抬手往前一指,宁玉顺着她的手瞧去,却是在不远处,一个颇有坡度的斜坡上面,一排的平房式小屋,眼下她二人站的这个角度,宁玉只能瞧见最前面的三两间。
“那里是?”
“你方才不是问了那花瓶?”
“是。”
“这庙素有来往人禅修寄住,京城里头那些个富贵人家,也有不时过来住的。像祖母和家里那位舅母以及舅舅的那些个姨娘,偶尔也会来歇个两日。
住在这里,荤食自是不能进,但佛前供花供蔬果的自然不在话下,便得有那需要承装的器皿,既是日常,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便也没每次都来回带的道理,久而久之,各家每次便会多少留些下来,左右以后都能用的,便由庙里腾了一处放着,谁来了,有要用的,便去取了来用,倒也便宜。
只不过各家来了,总还是找的自家那些,因而海棠方才说那花瓶是家里留下的。
小坡上去的头一间,便是庙里存放这些器皿所在,门不落锁,平日僧人会去打扫,似今日这般,一会儿整理之后,各家仆人亦会打扫一番再走。”
“原来如此。”
喜欢书中缘请大家收藏:书中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书中缘请大家收藏:书中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