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皇家女官渐多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女同学在一起,因为他们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大,一起学习起来也能互相帮助,有了难题也互相启发解答。

    这样,阿福可以代替她教授第二波的学生学习数理化了,马鹏最精通的是电力,也从阿福的第二波学生里面挑选了五个人,专门研讨他们电力知识,后来都去了基地当上了电工。

    这样,这个开在皇宫里面的学校,就成了一个大学的雏形,开启工业进程需要人才,马佳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了。不过,她得自己培养。

    这里,就是人才的摇篮。工部的制备基地,就是人才的试验田。

    第二波的学生也有二十多个,先让第一批学得好的已经熟悉了的知识,教他们第二批新招收的学生。

    也让他们去了水电站那里,亲自看怎么利用水的力量发电。看发出的电力怎么应用,输电线路是如何架设的,变压器怎么变化电压……。

    有了实物供他们参考,他们学习的兴趣大增。

    现在,电风焊,只有电焊,风焊的切割,只能用沼气,沼气的热量达不到切割铁板的程度,她听说了某地有地火,估计那是地下的瓦斯泄露了。

    马佳让人去查看气体泻出的量,打算利用燃烧发出高热量的瓦斯,当成风焊切割钢材。

    这个简单,就在地火的位置挖个坑,然后放入了上面有气体导管特大木箱,扣着在出气孔上的木箱,用麻丝桐油包裹几层,方便收集地底冒出的气体。

    木箱的外面用水泥封堵了,再用混凝土扣上一个密闭的盖子,只是留下了可调节的出气孔。

    出气孔的管道接口连接了风枪,就可以用有压力的瓦斯气体切割钢材了。

    以后,还要研制灌输了瓦斯气体的钢瓶,也制作乙炔和氧气,一些需要切割的工件就不用费劲的拉来这里了,方便了制造业。

    之所以用地底上涌的瓦斯,是因为大德国的工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做到制造乙炔气体配合氧气使用的地步,只能是将就一个时期。

    以后,万家镇的工部制备基地整体技术升级了,罐装乙炔和氧气也就研究出来了。

    又该她忙乎翻译资料了,这次是乙炔气体的制作,想制作乙炔块,就得先找矿,就是一种叫做氢氧化钙的的石头,用焦炭而煅烧产生。

    她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人问到了,她也是推脱给了那些撰写资料的人。不过,这是一个大方向,大方向被她指明了,聪明人就会慢慢破解。

    钢铁厂和水泥厂这里,可是有鼓风机和粉碎机了,还有女皇给的柴油机带动的备用发电机。他们比照女皇给的资料,一看就可以明白了。

    马鹏领着的这些人,看到了石料研磨机,是十四马力的柴油机驱动的,马鹏他们也对这个感兴趣,还有几个同伴同样感兴趣。

    当初,崩出柴油机的时候,女皇怕机器上面的铭文让人看了露出破绽,因为上面写的有机器的各种标准,功率,厂家的信息,还有保修信息。她不想惹麻烦,就把铭牌撬下来了。

    至于有用的信息,那是她重新誊写在纸上的。

    “陛下,十四马力是什么意思,是这个机器做的功等同于十四匹马的力量吗?”姜小丽问。

    “是的,我当初和你们讲过马力的,十四马力代表的就是十四匹马的力量。”

    这些小年轻的都惊叹了起来:“十四匹马的力量,如果是十四匹马拉一个马车,会不会把马车拉的飞起来了?”

    “那你们就用他造一辆车好了,现在咱有了铁管和铁板等钢材,大轮胎没有,但咱有了橡胶。”

    “既然草原吉普的轮胎能造,造大轮胎也不是难事,不就是多用一些料吗,只是把他们组装起来就可以,我估计你们想造车也不难……”

    她故作恍惚的说:“哎,我想起来了,我在那个大炮弹箱子里,好像看到了许多辆车的结构图,那天有时间我找出来给你们看……”

    “不过,你们现在就画个车的初步的设想图纸,到时候我把资料拿出来,看看有什么出入。”

    他们有的是独立的创作的,有的是合伙参谋,几种样式各异的,柴油机为动力的车在两天里画了出来。

    女皇这两天里,也在把那些资料整理了出来,其实,那辆车就是拖拉机的外形。

    他们拿到了女皇的图纸,女皇却看他们的设计。

    他们有的把车设计成了四轮的,有的把车设计成了三轮的,有的设计成了六轮八轮的,牵引部分和后面的车斗竟然不是一体的。前面的牵引是四个轮子,后面的车斗也是四个轮子。

    还有一个,设计成了四轮货车,不过,人是在货物的中间的,中间的驾驶台成了一个孤岛,驾驶台周围是货物。

    而女皇的拖拉机,一张图纸上画的也是前后两部分的,车头是四轮的,带着两轮的车斗,一共六个轮子。

    还有第二张图纸,是个客车,是一个整体的,前后共六个轮子,一对前轮是单个的,后轮负重太多是双的。

    说明也标示了,额定的固定座椅十六人,如果想塞人,二三十多个也塞的进去。几人甚至想到了车的顶上也是可以坐人的,那样,就多了一倍的乘客了。

    女皇哈哈大笑,这让她想起了一张记忆中,一个南亚邻国的搞笑图片。

    还有一张纸上画的是一个手扶拖拉机,只有三个轮子,后面的轮子比前面轮子小了一半,驾驶者还有一个铁皮的座位。这样的三轮还可以动力输出,可以直接的带动旋耕机抽水机。

    动力如果转换了电能,还能带动电磨等各种电动机械,也可以挂个车斗拉货拉人。

    可惜,柴油机只是仿制出了几种,最大功率才十四马力的,别的规格大功率的都没有投入仿制。三十八马力单缸柴油机,还没有投入仿制。

    三百八十二马力的样品,甚至没有拆解。

    现在,怕人怀疑,别的在这两种中的中间型号就不能接着崩出来了。

    按说,手扶拖拉机应该是八马力的,现在除了八马力和十四马力的,其他功率的柴油机还没有仿制出来,只能是以后让他们自行制作小马力的柴油机了。

    不过,手扶拖拉机结构简单,挂个车斗即能拉货又能拉人,大家一致同意,就优先制作这一种了。

    现在,她一开始用爆米花机器崩出来的柴油已经用光了,从南方运回里的油楠产的柴油已经接续上了。采集油楠油有专业的人,运输也有专业的人。

    油楠油可以无限量的供应了,只是用油的柴油机并不多。

    刘广俊和马军强带领他十几个人的团队,在负责仿制柴油机。

    袁康和刘广福研制的优质的高碳钢有了,制造柴油机的资料和实物的柴油机有了,仿制柴油机应该是不难的。

    只是需要时间,除了三马力,八马力,十四马力的仿制出来了,其他的现在还没有仿制成功。

    她又想到;如果是客车,还得需要制作玻璃窗,挡风玻璃,车窗的玻璃都用得上,就是制造灯泡也用得上,产玻璃的工厂,也纳入了建厂的准备。

    这后续的车辆制造,必须用到电焊机和气割枪剪板机,这个都比较简单,电焊机电焊条就有资料,焊机和焊条三个月就实验完毕了。

    剪板机和气割枪,也因为有资料,四个多月就成功使用了。

    袁康手下的刘广俊和马军强,刘广俊是分管三轮车四轮车制造的,马军强负责仿制柴油机,高文阁分管橡胶的加工,于波分管玻璃制造。这些人都去了工部制造基地,各自建厂在那里制造这些东西。

    因为用到的地盘,那个万姓前官员的大宅子,在基地哪里有些拥挤了,就在外围扩建基地,在已经没有水了的稻田里建设几个工厂。

    这些人,女皇让他们都有了从七品的官职,在提职以后成了正七品的官员,刘广福袁康马鹏的领导下,方便各自管理手下的人干活。

    米花和姜小丽,成了教员﹝老师﹞,现在又招收了二十多个新的学员。

    这些是大德国科研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人才是难得的,人才的地位必须比普通工匠,甚至是管理工匠的匠目高一两个台阶,方才能显出人才的宝贵。

    现在的米花和姜小丽,因为在兼职实验造纸,也是从七品的官职了。

    过去,皇家官员里面的女官极少,品阶也不高,自从女皇登基以后,女官开始渐多了。

    她俩教学之余,就去基地研制现代的造纸,因为这时代的纸张都是芦苇和秸秆为原料,混合磨浆制作的黄裱纸。这样的黄裱纸紧密度太差结构松散,不利于书写文字和绘画。

    有了女皇给的资料就不一样了,按照资料添加药剂,规范造纸的流程,黄裱纸很快就变成了漂亮的白纸。

    现在,因为女皇看重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进步,有才能的都能拿高薪,那是怕人才外流,给他们分配官职也是一样的道理,还能有利于管理。

    限于她撒谎的二百车东西,她现在不再用爆米花机器崩出东西了,包括武器弹药。除非是小巧的东西,比如轴承和实用的电动工具。

    那些东西不占地方,如果装车也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

    现在,她只是贡献一些图纸和文字资料,反正这东西是纸质的,也不占地方。

    这些资料记载的都是成熟的工艺,对大德国开启工业进程有了极大地帮助。

    她这次长记性了,说这些资料是在十几个弹药箱里面发现的,也不准确的说多少个弹药箱,也不说弹药箱装满了这样的纸张没有,故意说的模糊一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