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6章 草寇与冠军(五十六)
    4)随意殴打他人,引起被害人自杀等严重

    后果的;(

    5)多次向他人抛投石块、污物,引起公愤的;(

    6)随

    意殴打他人屡教不改的;(

    7)其他恶劣情节。追逐、拦截、辱

    骂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情节恶劣:(

    1)多次追逐、拦

    截、辱骂他人的;(

    2)拦截他人造成一定范围的群众人心不

    安,影响工作、生活、教学秩序的;(

    3)当众辱骂他人并产生

    恶劣影响的;(

    4)使用机动车辆追逐、拦截他人情节严重的;

    (5)因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6)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屡教不改的;(

    7)其他恶劣情节。另

    外,其他省市也有就此条规定的“情节恶劣”、“情节严重”作

    了解释。

    针对这种各地分别解释,没有统一标准的现状,笔者认

    为,这是与刑事法治的基本要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家的立

    法机关或者最高司法机关应对寻衅滋事罪中的“情节恶劣”

    和“情节严重”及时作出一个较为具体的立法解释或司法解

    47- -

    释,为司法机关认定寻衅滋事罪提供明确具体的标准,从而

    切实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

    由于当前还没有立法解释和统一的司法解释,因此,笔

    者认为,司法裁判者在判断寻衅滋事罪的“情节恶劣”和“

    情

    节严重”时,应综合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因素,依靠司法

    审判的经验进行考虑。因为,犯罪的本罪特征是行为的客观

    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的统一,所以对于“情节

    恶劣”和“情节严重”的判断应当是通过主观标准和客观标

    准相结合来判断。具体到主观方面的因素,应包括犯罪目

    的、动机等因素;客观方面的因素,应包括犯罪的时间、地

    点、手段、方法、对象、后果等因素。例如,随意殴打他人型情

    节恶劣的判断应主要考虑:(

    1)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

    (2)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

    3)一次殴打多人的;(

    4)随意殴

    打未成年人或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

    5)使用凶器随意殴打

    他人;(

    6)随意殴打他人,致被殴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追

    逐、拦截、辱骂他人型情节恶劣的判断应着重考虑:(

    1)多次

    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的;(

    2)追逐、拦截他人,造成被追逐、

    拦截的人身体受到轻伤的;(

    3)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

    被追逐、拦截、辱骂的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4)在公共场所

    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等等。强拿硬要

    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型情节严重的判断应考虑:(

    1)

    多次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2)强拿硬要

    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3)因任意损毁、占

    用公私财物,致使被害人停工、停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

    额较大的;(

    4)强拿硬要他人财物,以未成年人或老年人等

    弱势群体为主要侵害对象的;(

    5)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

    用公物财物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二)行为人实施多种寻衅滋事行为的综合评价

    在区分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界限时,还有一个问题争议

    很大,即按刑法第 293 条规定,行为人只要具有刑法中规定

    的四种情形中任意一种,就构成寻衅滋事罪。但在审判实践

    中,经常遇到行为人实施了本罪中的全部四种行为或者其

    中的三种、两种行为,但每种行为又未分别达到情节严重、

    情节恶劣、或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程度,是否构成

    本罪。有学者认为,对于行为人实施多种寻衅滋事行为,在

    认定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时,应该要求每种行为都完全符

    合每种行为所要求的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标准,这是罪刑

    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还有学者认为,对于行为人实施多种

    寻衅滋事行为的案件,我们不应该狭隘地认为,每种情形都

    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而应该从案件的整个情况

    来考虑是否达到情节严重。〔

    1〕

    对此,笔者认为,刑法第 293 条对此种情况未作明文规

    定,这属于立法上的疏漏和立法技术问题,应由立法机关作

    出立法解释予以弥补。在目前尚无明确立法解释之前,在司

    法实践中不能对此情形按犯罪处理,不能以破坏罪刑法定

    原则为代价去追求个案公正,这是处理这类案件的总的原

    

    喜欢我的天涯和梦里,你都在请大家收藏:我的天涯和梦里,你都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则。但由于案件事实总是具有不同的侧面,行为总是具有多

    重性质。例如,行为人甲,随意殴打他人两次,没有造成任何

    果。此外,甲两次使用轻微暴力强拿硬要他人财物,但该

    两次行为本身也难被评价为情节严重。虽然殴打他人的行

    为,不能评价为强拿硬要,但是,对于使用轻微暴力的强拿

    硬要行为,则完全可以评价为随意殴打他人。因为使用轻微

    暴力强拿硬要,不仅侵犯了他人财物,而且侵犯了他人身体

    安全,将其评价为殴打他人,并没有重复评价。相反,没有评

    价其侵犯财产的部分,这是对行为人有利的一种评价。所

    以,可以将甲的行为规范评价为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

    劣”。再如,行为人乙,随意殴打他人两次,没有造成任何实

    害结果。此外,乙两次使用轻微暴力追逐、拦截他人。对此,

    也可以评价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2〕但这里需要注

    意,只有当几次行为可以规范地评价为符合刑法第 293 条

    的某一项时,才能认定为寻衅滋事罪,而不是只要有三次以

    上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二、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在

    客观行为方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殴打行为作为伤害的一

    种手段,既可以是寻衅滋事罪的行为特征,也可以是故意伤

    害罪的客观行为,单纯从殴打行为以及轻伤结果是不能划

    清两者的界限的,因此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寻衅滋事

    罪与故意伤害罪在司法实践中特别容易混淆,而不易区分。

    例如:

    案例一:2004 年 12 月 28 日

    喜欢我的天涯和梦里,你都在请大家收藏:我的天涯和梦里,你都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