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拐入另外一条古董街,路边依旧摆着一个个摊位,各种口音在人群中响起。李墨看了十几个摊位后走进一家古董店,这个古董店售卖的不是瓷器,也不是凋塑之类,而是纯粹的字画。
这是一家专门售卖华夏字画的古董店,而这里的老板和店员也都是华夏人的面孔。
“欢迎光临。”
看到李墨四人走进店里,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忙迎上来微笑着说道。
“带着浓郁的川地口音。”李墨笑了笑说道,“就跟那正宗川菜一样,只要你开口了肯定不会忘记。是来米国打工的,还是定居在这里的华人?”
“只是跟着长辈出来打工,根在华夏那边,永远不可能放弃的。先生,你看起来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样。”
女人有点狐疑的打量了下李墨的脸。
“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也经常觉得我脸熟,其实我这是大众脸,看谁都像,但是一转身就会忘记到底是什么模样。你们店里只出售字画吗?有没有其他的古董可以见识下?”
“柜台里也有一些金银玉器首饰,你要看看吗?”
“我先看看书法作品,有没有不错的字画推荐一下的?”
女人看看李墨那张年轻的脸,又看看他身后的几个人,有点犹豫的说道:“先生,你的意思是想看一看古画吗?”
李墨见她的神情就猜到她心中的想法,只是笑笑说道:“我随便说说而已,看看墙上挂着的字画。”
还别说,这墙上挂着一幅幅字画咋一看都是有模有样,有些书法水平模彷的非常精,纸张,装表都很老旧。尤其是很多字画上那盖出的一个个印章,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些味道。
“这些都是古画吗?”
李墨扭头看她一眼。
“先生,古董行业都是看眼力。”
这个回答很有水平,但能够被堂而皇之挂出来的至少在他们眼中都不够真,否则早就保护的好好的,哪里还会这么悬挂着等别人来挑。当然,这是对内行人来说的,外行人看到这场面估计内心只会有些震撼。
这时又有几人走进来,其中一人穿着笔挺的西装,脸色严肃,其他五人则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店里的老板亲自出马招待他们,然后热情的跟他们介绍着店里的字画。
“秦先生,这群人想要来店里买一幅书法真迹,为的是当成礼物送给一个朋友。他们的朋友是一位华夏人,在国内非常有才学,所以希望店老板帮他们推荐一幅。”
五月在一旁小声翻译着。
“那我们也看看,或许这家店里还真有不错的字画真迹呢。”
店里老板很快从后面的房间中捧出三个长盒,他打开第一个,小心翼翼的从其中拿出一幅轴画,在柜台台面上慢慢的铺开。
“诸位请看,这幅是华夏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真迹《美人图》。”
唐寅的真迹?李墨伸头看一眼,然后就立刻收回目光,就算不用异童断代,这么一幅画一看就有好几个破绽,也不知道这个老板哪里来的自信。
买家中有一个鉴定的是男子是华夏面孔,五十多岁。他从包里掏出干净的白手套戴好,又掏出一个放大镜开始逐一的鉴定起来,看了大概五分钟才直起腰朝自己的老板微微摇头。
“我这还有一幅同样是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狂草真迹,写的是《陋室铭》,是我从华夏的古玩市场买回来的,可是花了大价钱,诸位请看。”
李墨哭笑不得,居然有人作假做到了自己头上。祝枝山那幅狂草《陋室铭》真迹在自己的手中呢,居然在这里还碰到一个小鬼。他还是挺好奇的看过去,咦,这幅书法不赖呀,至少在狂草精髓上有了那么一点味道。
加上纸张做旧,印章装表都和明时的感觉很像,半懂不懂的还真的能被唬住。那位鉴定专家看到这幅书法时也微微愣了下,然后俯下身子仔细的鉴定起来。
这次他花了不少时间,从头到尾一边边的仔细观察着,似乎是在努力寻找破绽。但这幅狂草《陋室铭》彷的水平太高,竟然让他一时找不到头绪。
李墨颇有兴趣的等待着,不知道这个鉴定专家是不是半吊子水平?大概十分钟后,他直起腰回头看了老板身边的那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后者会意,也戴上手套走到柜台旁仔细的看起来。
“秦先生,那幅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狂草《陋室铭》难道是真迹?”五月小声问道。
李墨摇摇头:“暂时不清楚,如果他们不感兴趣的话,我倒是可以上手琢磨下。”
两个人鉴定专家交换了下各自的想法,然后和老板交流了几分钟。
“老板,这幅画多少钱?”
“这是祝枝山真迹,他的作品传世极少,所以每一幅都价值不菲。你们要是诚心要购买,我也给你们一个实价,三百万美刀。”
李墨差点没忍住笑起来,祝枝山狂草真迹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价值已经过亿元,到了这边折算下才两千万元上下。
可是对于这个价格,这群人并没有表现出异常。
“三百万美刀太高,我们出价八十八万美刀。”
不管是在哪里,砍价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砍价是真砍,恨不能一刀砍到底。有些人砍价是带着心虚的心里砍,生怕一下子得罪卖家而导致交易泡汤。
李墨听到他们的出价就知道他们要走眼了,心中已经认定这是祝枝山真迹。
果然,店铺老板直接摆手,连说这个价格出手的话,他会连内裤都亏掉的。
“你们要是真有心,我也让一点点,但绝对没有你们这么砍价的。如果真真举得这幅明朝祝枝山狂草真迹太贵,可以再看看第三幅古字画。”
店铺老板快速的卷起画,然后当宝贝一样放进盒子中,还摆放到柜台下面。这才打开第三个长盒,铺展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幅水墨画。
“这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八大山人的真迹《鸳鸯竹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