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6章 不断向西扩张
    【地处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

    【狭窄的河西走廊。】

    【是通往西域的主要通道。】

    【这一通道靠着高山融雪形成的河流。】

    【水草丰茂。】

    【是匈奴控制的西北地区。】

    【为数不多的具有农业优势的地方。】

    【匈奴主要依靠的游牧经济。】

    【随时可能会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

    【十分脆弱。】

    【所以河西对匈奴来说是重要的农业基地。】

    【不仅如此。】

    【长期压制的西域诸国要不断上供各种商品。】

    【供养匈奴。】

    【而河西走廊。】

    【也是他们为匈奴运送货物的主要经济通道。】

    【汉武帝意识到。】

    【控制河西走廊不仅可以遏制匈奴的经济来源。】

    【还能打通西域各地获得物产。】

    【因此想要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扼杀他们的生存空间。】

    【汉军就得不断西进。】

    弹幕滚滚飘过。诉说着许多者后世之人才知道的事。

    弹幕:

    “单机模式结束,正在为您匹配对手。”

    “汗血马其实不是非常适合作战,皮薄。”

    “汉武帝花钱买,人家不卖,最后带兵过去的。”

    “其他的土特产就不提了吗?比如色目美女。”

    “汗血宝马最大的作用,是拿来配种,孕育出,高大耐跑的混血马。”

    “我怀疑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如果能再西一点,和罗马帝国会师会如何呢?”

    “邻居养马我炼刀,邻居就是我马厩。”

    “后来大宛国就因为他的汗血宝马而亡国。”

    “该冠军侯出场了!”

    “这就是汉和宋的区别了。”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明朝对西域不感冒的原因,蒙古的势力被削弱的太厉害了,都进不了西域了。”

    大汉位面。刘彻仰头看天幕。

    弹幕中种种。却好像将刘彻的执念说成了笑话。

    汗血宝马并没有他所想象中的那样出色。相反。这种马匹还拥有致命的缺点。

    想要作战的话。就必须轻装上阵。

    而若是轻装上阵。虽然拥有了机动性。却大大的牺牲了防御力。

    如此一来。又如何能够作为战斗利器?

    倒是弹幕中的一行字。令刘彻受益匪浅。

    汗血宝马最大的作用,是拿来配种,孕育出,高大耐跑的混血马。

    刘彻喃喃自语。若是将汗血宝马拿来配种。那么他想拥有一支足以抗击匈奴的骑兵。就不再是梦。

    马匹的配种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只要去做。便有可能!

    刘彻目光看向天幕。但他的思绪已经飘远。

    【张骞回国时。】

    【汉武帝也才不到30岁。】

    【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

    【在历代王朝的发展史上。】

    【一旦王朝到了中前期。】

    【就会出现一个对外扩张型或者消耗型的皇帝。】

    【对汉朝来说也是一样。】

    【汉朝建国后。】

    【战争逐渐平息。】

    【SH经过了长期的和平后恢复了繁荣。】

    【此时的王者不满足于。】

    【只当一个维持平稳的统治者。】

    【他渴望建立自己的丰功伟绩。】

    【大汉与匈奴抗争了几十年。】

    【让汉武帝清楚的知道。】

    【想彻底打败他们。】

    【仅靠东边的一条战线是不够的。】

    【还要开辟新战线。】

    【对其进行围堵绞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

    【西域的发现就给了汉武帝一个新的方向。】

    【在他的主导下。】

    【这个后来被定义为丝绸之路的地区。】

    【进入了战争频发的时代。】

    【公元前121年。】

    【汉武帝派霍去病两次征伐。】

    【歼灭匈奴四万多人。】

    【一鼓作气。】

    【终于打通了原属于匈奴的河西走廊。】

    【然后让大量的中原百姓定居于此。】

    【让河西走廊从游牧区变成了农业区。】

    【就此切断了匈奴的经济命脉。】

    【随即汉在河西设立‘四郡"。】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在之后的2000年里。】

    【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的控制。】

    【都是以这四个城市为基础的。】

    【此时虽然汉对匈奴有了压制之力。】

    【但河西还有很多别的国家和民族。】

    【同样威胁着汉的新疆域。】

    【于是走过这里的张骞就对汉武帝建议。】

    【对于距离近面积小的国家直接武力解决。】

    【对于远处的例如大宛这样的大国。】

    【武力接触重创其军队后。】

    【让他们恢复并进贡。】

    【对于大月氏、乌孙这样的游牧强国。】

    【屯兵边境军事威慑之。】

    【同时给钱给粮并联姻。】

    【控制他们为大汉服务。】

    【对西域的基本政策就是吞并或联合小国。】

    【打击强国。】

    【并不断向西扩张。】

    【就此。】

    【武力征服再用文化同化的。】

    【大华夏化进程被开启。】

    【给汉武帝出谋划策之后。】

    【张骞作为实行自己建议的不二人选。】

    【再一次踏上向西的道路。】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任务还是军事联盟。】

    【联合乌孙来挤压匈奴的生存空间。】

    【上次出使倒霉透了的张骞。】

    【这一次也不幸运。】

    【因为乌孙自己内乱了。】

    【没法保证整个部族都听命于大汉。】

    【张骞的使命再一次落空。】

    【他两次出使却屡屡失败。】

    【意气消沉的他几度怀疑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

    【但他不想自己一生都是失败。】

    【所以年迈的张骞还想在暮年奋力一搏。】

    【让自己发挥价值。】

    【在离开西域前。】

    【他筹集资金。】

    【调动自己的家产。】

    【又组建起一支向西的队伍。】

    【命其沿着自己当年探索过的道路。】

    【继续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

    【虽然这支队伍也依然没有什么成果。】

    【但却有了其他方面更显著的效果。】

    【因为这样的号召也传回了中原各地。】

    【踏上这条路的人也越来越多。】

    【虽然还没看到成果且心力憔悴的张骞。】

    【在归国不久后就去世了。】

    【但他向西扩张的建议仍被保留。】

    【派向河西走廊的军力民力逐渐增加。】

    【他们开荒定居。】

    【四处征战的同时。】

    【也不乏越来越多的探险者探索未知的土地。】

    【久而久之。】

    【汉武帝对西域的了解愈发清晰。】

    【他认为西域诸国都是一些面积不大。】

    【军事力量薄弱。】

    【只会放牧的落后小国。】

    【因此极度膨胀的野心。】

    【驱使着汉武帝进一步向西征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