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 289 章 意外之喜
    陈氏、邹氏与闵秀三人随朱缨行至高台之上,三人向宋昭月行礼问安,“臣妇(臣女

    民妇)参见瑾侧妃娘娘,娘娘万福。”

    “陈夫人、邹夫人、闵小姐免礼。”宋昭月唇角含笑,声音温婉。

    三人依言起身,然仍惴惴不安,皆垂首不敢直视宋昭月。

    邹氏心中慌乱如麻,方才的气焰早已消失殆尽,掌心沁出细密汗珠,濡湿了帕子。

    反观陈氏,虽微微低着头,却神色平静,甚至隐隐透出一股镇定自若。

    方才走上高台的短短一段路,陈氏已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脑海里梳理了一遍,心中已安定了不少。

    她虽有错,不该扰了新年宴。若是瑾侧妃娘娘罚她,她亦甘愿领受。

    但此刻那个嚼舌根的曾氏,想来定是胆战心惊!

    宋昭月将三人神色尽收眼底,心中印证了之前猜想。

    陈氏这般淡定,方才那番话不似作伪,定是曾氏口无遮拦,惹恼了陈氏。

    因为羊毛产业的缘故,宋昭月知晓任金宝,自然也知道任金宝被人笑话惧内。

    其妻陈氏性如烈火,听说常常听说常常责骂他,然任金宝却总憨笑以对,毫不愠怒。

    陈氏这脾气,想必是听了曾氏恶语,当场便发作了。

    “方才之事,我已有所耳闻。”

    宋昭月语气平和,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邹氏身上,唇边笑意不减,却暗藏锋芒。

    殿内乐声悠扬,丝竹之声却仿佛被这轻柔的嗓音压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高台上,气氛一时凝滞。

    “今请三位前来,乃是望二位夫人息事宁人,莫要扰了今日佳节的兴致。”

    她顿了顿,眼神中压力陡增。

    “邹夫人,您且说说,可是此理?”

    此语虽简,却意在告诫邹氏,她已知事情真相,莫要狡辩了。

    邹氏只觉宋昭月的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滑落,浸湿了精心描绘的眉黛。

    她忙不迭屈膝行礼,声若蚊蚋,声音颤抖,“娘娘所言极是,适才乃臣妇失礼了。”

    一旁垂首而立的闵秀,紧紧攥着帕子,大气也不敢出。

    陈氏立在一侧,看着邹氏这副狼狈模样,心内暗喜。

    方才的憋屈愤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扬眉吐气的舒爽。

    她偷偷抬眼瞄了一眼宋昭月,见她神色平静,心中更加笃定,这位瑾侧妃娘娘,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主。

    这曾氏,怕是要倒霉了。

    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从陈氏嘴角闪过。

    高台上焚着上好的寒梅香,香气袅袅,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殿内众人屏息凝神,生怕错过这高台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这瑾侧妃,年纪轻轻,却已有如此威势。

    寥寥数语,便令曾氏惊惶失措至此。

    然而宋昭月接下来举动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她笑道:“既然如此,那便好。”

    她命白瑾取来一份表礼。

    “方才之事,想来邹夫人和闵小姐也受了些惊吓。”

    宋昭月眼波流转,笑意盈盈,“此份薄礼,权作压惊。”

    邹氏见宋昭月居然赐下礼物,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她不禁暗想这瑾侧妃亦不过尔尔,想来分明亦知陈氏粗鄙不堪,故而赐礼安抚自已。

    一丝得意爬上心头,适才惶恐亦烟消云散。

    陈氏则是心中大失所望,瑾侧妃娘娘竟也如此糊涂!

    然而,当邹氏接过托盘,看见上面的东西时,方才升起的得意瞬间凝固,脸色再度惨白。

    托盘上虽然放着两对珠钗,然最为夺目者,乃是一本《女则》。

    台上众人见状,这才明白了为何宋昭月突然赐下礼物。

    不少人掩唇轻笑,更有那大胆的,直接笑出声来。

    杨寻真将脸藏在母亲衣袖里,肩膀一耸一耸的,显然是在忍笑。

    她认得邹氏,知晓她常自夸祖上荣光,目中无人,常常出言羞辱他人。

    如今瑾侧妃赐其《女则》,实乃刁钻促狭!

    邹氏僵硬地接过托盘,强忍羞愤,屈膝谢恩。

    “臣妇谢娘娘恩典。”

    闵秀一脸羞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宋昭月令邹氏与闵秀退下。

    “夫人和小姐且先退下,继续行宴吧。”

    邹氏是闵忠的婶娘,闵忠得用,她也不便直言,所以便用了这法子暗指。

    陈氏不识字,不明邹氏收礼后为何面色难看,且众人皆窃笑不止。

    她虽心内茫然,但亦知适才瑾侧妃所赐并非好物,反倒似为警示。

    宋昭月见陈氏一脸茫然,便笑着对她说道:“陈夫人今夜也受了惊吓,本宫亦备有薄礼,为夫人压惊。”

    众人闻言,目光齐齐聚于白瑾新端上之托盘。

    那托盘上,置有一对宝石花簪,样式精巧,光华璀璨,竟与宋昭月头上所戴的花簪有几分相似。

    此宝石花簪与适才赐给邹氏之《女则》相较,高下立判。

    不熟悉邹氏的人,此刻亦明了适才究竟孰是孰非。

    陈氏接过匣子,心中喜不自胜。

    她知道,她得这花簪,都是燕王府看重自家夫君努力经营羊毛业的缘故。

    想到这里,陈氏脑子一热,脱口而出,“娘娘,这羊毛,妾身试过了,可纺成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