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 266 章 如愿
    景熙帝自从收到清河郡王的密折后,便如阴云笼罩,喜怒无常。

    立政殿内,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伺候的宫人太监们大气不敢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了龙颜,惹来雷霆之怒。

    这日,李德海小心翼翼地侍立在旁,轻手轻脚地添着香炉里的香料。

    殿内寂静得令人窒息,只有香料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突然,景熙帝朗声大笑起来。

    李德海惊得手一抖,险些将香炉打翻。

    他抬头,只见景熙帝眉宇舒展,眼中笑意盎然,与前几日的阴郁判若两人。

    这还是自那日看了清河郡王的密折后,景熙帝第一次露出如此开怀的笑容。

    李德海心中惊喜,暗道莫非是有什么喜事?

    “好,好!”景熙帝连声叫好,“燕王终于有后了,朕又添了一个孙儿!”

    李德海忙高声贺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景熙帝心情大好,龙颜悦色:“既宋氏诞下燕王长子,朕此前亦有应诺,自当赐下封号。”

    他略一沉吟,道:“这封号,便赐‘瑾’吧。”

    李德海心中一惊,没想到陛下当真给燕王府的宋侧妃赐下封号。

    这可是诸皇子侧妃中头一份啊!

    “瑾”之一字,美玉也。

    景熙帝将奏折轻轻放下,指尖在御案上轻叩。

    笃笃声,于寂静殿中回响,如密集鼓点敲在人心之上,一下又一下,沉稳又让人胆颤。

    他脸上喜色淡去,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凝。

    奏折上,燕王裴明绪的字迹铁画银钩、工整有力,言辞恳切,请求为诞下长子的宋氏侧妃赐封号。

    可再瞧那提及刘氏自请下堂之事的寥寥数笔,轻描淡写间,偏又字字句句都裹着如释重负之感。

    恰似困于荆棘丛中之人,一朝挣脱,长舒了口气那般。

    景熙帝微微摇头,轻叹一声。

    明绪这是巴不得摆脱王妃刘氏。看来,刘氏在王府,怕是没少给他添堵

    他心底这般想着,神色间便多了几分了然。

    罢了,既他有心,又如此恳求。他这个做父皇的此次,就依了他吧。

    只是,此事不宜声张。

    毕竟,刘氏是圣旨赐婚的王妃,又是名门之后,若是这般草草地让她下堂,传将出去,于皇家颜面有损。

    景熙帝沉吟片刻。

    “传旨下去,就说燕王妃刘氏身染重疾,不宜再居王妃之位,着其前往燕北古寺静养,为皇家祈福。”

    李德海闻言,心中大惊,但他很快便掩饰住惊讶,领命而去。

    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景熙帝目光幽幽,仿若能穿透这殿宇,瞧见燕王府中情形。

    至于燕王妃之位……

    明绪在折子中只字未提继妃之事,想来是属意那宋氏。

    这宋氏,倒是个有福的,诞下长子又得了明绪青眼。

    且看看这宋氏能得宠多久吧。

    说不定过几年,明绪又有了新欢,这宋氏也就失了宠。

    到那时,也正好为明绪另选名门淑女为正妃。

    景熙帝心中已有计较,脸上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他抬手,执起朱笔,笔锋饱蘸朱砂,于奏折之上一挥而就,落下“准奏”二字。

    笔力刚劲,气势磅礴,墨迹未干,又添一句“刘氏下堂一事,低调处置”。

    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无声地诉说着帝王的心思。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