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顶级干货:记住我这句话,永远不要考验人性,
    给你们揭秘一个天机,永远不要考验人性

    为什么说不要考验人性呢?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做一个好人,并非天生本性如此。

    人性的光辉在于主动将内心的野兽关进笼子,而考验人性就如同非要拿一根撬棍去破坏笼子,只为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野兽。

    特别反感那种开着豪车去考验路边女孩的视频,不管是真实拍摄还是演戏,这都是在放大恶的一面。更愚蠢的是,竟然真有人主动找个高富帅来考验自己的女朋友。

    用金钱去考验自己在乎的人,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为什么会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样的说法?那是因为残酷的生活让人直接面对生存问题,很容易就突破底线,不讲规则。你月入五万,捡到一千块会归还失主,因为这对你来说只是一顿饭钱。但对于一个月入两千的人呢?面对相当于半个月生活费的这笔钱,他会如何选择?

    看似是同样的一个选择,实际上你们所面临的考验截然不同。我们努力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在乎的人,让他们不必受到金钱的考验,不必直面人性的残酷,而不是逼迫他们成为圣人。

    人对外界诱惑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本来那些超出边界的诱惑,他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可你偏要制造出来,然后站在道德的高处指指点点。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圣人绝不会要求别人也是圣人,而普通人却总是为难普通人。他没通过考验,你会说“果然不是真心的”。通过了考验,你又会想“过段时间呢?更大的诱惑呢?”考验往往源于怀疑,当你怀疑一个人的时候,就会以预设的结果为导向,用尽各种办法去试探,直到他的表现完全符合你的预期。

    一个号称防摔的玻璃杯,半米高度摔下去没事,一米高度摔下去也没事。但当你把杯子举过头顶摔下去,杯子碎了,你看着满地的玻璃渣,心想“果然不结实”。可怕的地方在于,当你怀疑这个杯子并决定考验它的时候,它就注定会破碎。

    想要测出一辆汽车的安全系数,只能将其摧毁;想要测出一个材料的拉伸系数,只能将其拉断。只有突破了它的底线,才能知道它的底线在哪里。但问题是,你真的确定自己想知道吗?

    你用尽全身力气也没能撬开理智的笼子,满意地走了,却忽略了笼子上留下的损伤和严重变形。所有人都只关注人性崩塌的那一瞬间,却没有人在意笼子之前备受煎熬的每一分每一秒。

    所有罪恶的念头我都曾有过,只是我没有去做。对有些人来说,所有罪恶的念头也都有过,只是他们没办法去做。不要对任何人抱有成为道德完人的期望。这世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哪个灵魂不是半人半鬼,凑得太近谁都没法看。

    也不要总想着撕破别人的伪装,所有的伪装其实都表达了另一种真实。如果有一个人愿意在你面前一直戴着面具,那么你可以相信这就是他原本的样子。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论迹不论心。人天生只有兽性,没有人性。小孩子饿了就吃奶,困了就睡觉,喜欢的东西就抢,不给就闹,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善良和罪恶根本没有概念。所以孩子有时天真无邪,有时不经意间流露的东西又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孔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不够全面,善恶观念是后天教化的结果,人之初没有善恶之分,只有本能。就连善恶的标准也是针对群体利益而言,并且随着文明的进程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本能,这不需要任何培养和训练,是与生俱来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职场潜规则、社交潜规则、婚姻潜规则?因为潜规则才是真实人性的外在表现。明规则依靠道德和法律获取力量,潜规则不需要任何人去提倡,依托人性,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永远存在。

    百万年以来,人们追求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本质变化,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多的交配机会,这些都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人拼命努力的原始动力。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本质。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丛林法则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基因永远是自私、贪婪的,会想尽办法实现自己的欲望。

    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你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只有承认并接纳人性的缺陷,才会对规则产生敬畏之心。人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理性对本能的克制,秩序对混乱的制约。

    人生在世,最根本的智慧就是放弃幻想,实事求是。

    不要乱读书,否则就是自杀

    读书就一定有好处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有害。

    其实,读书就像是听一个人在你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个人跟你小区门口那个能说会道的门卫大爷、无所不知的出租司机没有本质的区别。

    

    喜欢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的财富来源请大家收藏: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的财富来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里所写的不过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一家之言,完全相信书里的内容还不如不读书。比如这篇文章,整理出来也只是给你一个参考。

    人一定要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一定要抱着怀疑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态度去读书,把所有的书都当成门卫大爷和出租司机在跟你交流。

    他说,你就听,有共鸣的地方可以鼓掌,觉得不对的地方也可以反驳,如果他废话连篇、毫无道理,你可以转身离开。

    一个从不读书的人,认知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获得,不论对错,至少是自洽的。但当他学会读书后,各种价值观开始相互碰撞,自己又没有能力去分辨和融合,整个人就会特别迷茫。

    所以古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死读书不如不读书”。辩证怀疑的态度是读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确定两件事:读什么和怎么读。

    先说读什么。普通人读书,无非是想解决自己的某些问题。除非你是以文字为生,是个作家,否则一定要有功利性地读书,远离虚构性作品。什么是虚构性作品?大部分纯文学类的书都属于虚构性作品。

    那什么又是非虚构性作品?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提升某项能力而建立的理论模型,具备完整的论点、论据和应用场景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可读性。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第一次看到高等数学里极限的概念时,脑子是懵的。不是说它有多难,而是每个汉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不明白了。感觉它的重点根本不在数学的逻辑能力,而在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因为作为教材,首先要考虑的是绝对严谨,哪怕定义的描述里包含各种倒装、超长的定语、各种连接介词,各种晦涩难懂,只要没有漏洞,就可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很多书原本就不是面向大众的,只是在特定的圈层里流传。普通人去读,迟早会感到困惑。如果一本书你完全读不懂,可能它就不是给你看的,不要犹豫,直接放弃。就像我这本书一样。

    所以在选择读什么的时候,先遵循功利性原则,再遵循可读性原则。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读。

    诸葛亮作为季汉的丞相,军政大权一手抓,事必躬亲,每天还能保持大量的阅读,靠的就是一目十行,观其大略。去掉所有的修饰,一切的修饰词、修饰句都是为了帮助你理解。

    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在自己的理解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去掉修饰。做不到一目十行,就从一目三行开始,强迫大脑始终处于理解能力的临界点,这是锻炼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的好方法。

    一本书里需要反复看的只有目录,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要学会抓大放小,不要咬文嚼字,不要纠结某个字到底有几种写法。

    如果你能按照刚才说的思路读完一本书,那么你大概能吸收全书内容的 20%。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再多做一件事——记录,这个比例就能翻倍,达到 40%。

    记录不是让你把书中的内容抄下来,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把大脑中闪过的只言片语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用在意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甚至脑子里出现的画面都可以直接画下来。如果实在懒得做笔记,也可以直接用录音软件录下来。这些乱七八糟的笔记和录音,就是你读完一本书真正获得的东西。

    如果你还能把这些东西整理成一篇文章,那么这本书你就吸收了 80%。如果你的悟性足够高,能够跳出书本,做到跨学科、跨书的连接,那么这个比例就可以达到 120%。

    正确的读书方式就是用功利性和可读性原则确定读什么,再用辩证怀疑的态度去观其大略,保持记录,保持输出,发散连接,触类旁通。

    认知就像一棵树,每根树枝都是不同的学科,每片树叶都是不同的知识。想要枝繁叶茂,直入云霄,阳光雨露必不可少,但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有根。辩证怀疑的读书态度就是树根。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幼稚的人执着于对错,成熟的人分析利弊”。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毫无底线、不择手段的代名词,其实它只是一种哲学上的思维方式,是让你换个角度更高效地分析问题。

    这句话的原型是“你不能把一件事的道德判断和一件事的可行性分析混为一谈”,它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不是某个具体行为的指导思想。

    从利弊的角度分析问题,能让人更理性、更客观地认识世界。在很多时候,对错不仅不能成为你评判问题的标准,反而可能成为你认识事物的障碍,纠结对错没有任何意义。

    从利弊的视角出发,很多事情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做出理智的选择。比如我们通常认为蜜蜂是益虫,蝗虫是害虫,伤害蜜蜂是错误的,消灭蝗虫是正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的财富来源请大家收藏: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的财富来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但如果你抛开对错的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蜜蜂之所以被认为是好的,是因为人类可以获取蜜蜂辛苦采集的蜂蜜作为食物,这符合人类的利益;蝗虫之所以被认为是坏的,是因为它会破坏人类辛勤耕种的庄稼,不符合人类的利益。

    总之,能为人类带来利益的就是益虫,是好的;会给人类带来损失的就是害虫,是坏的。

    我们在讨论一切好坏对错的时候,本质上都是在讨论利益得失。10 个人欺负一个人是欺凌,100 个人欺负一个人也是欺凌,但 100 个人欺负一个人,你可能会觉得这是正义。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罗马教廷审判并软禁,这件事在当时被认为是正义的,因为正义的本质就是当下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当时地心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会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但在那个时代,他确实是错误的,因为对错的标准会随着时间变化,这个标准取决于当时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和大多数人的利益。

    我们现在普遍认为,正确的事情是指符合现在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错误的事情是指不符合现在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永远不要和人争辩,因为争辩没有任何意义。人们之所以会争吵,就是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但对错永远是主观的,只有利弊是客观的。

    争辩就是企图用主观去影响客观,注定不会有结果。就像两个明星的粉丝之间无休止的骂战,双方都拼命想要证明自己喜欢的明星更优秀,结果除了互相生气,什么都改变不了。

    因为哪个明星更优秀是一个客观事实,根本不会因为粉丝之间的争吵胜负而改变。对错的标准建立在每个人的价值观上,而人类的价值观不可能完全统一,不同价值观的人对于对错的认知和定义完全不同,所以没必要去争辩对错。

    我们表面上争的是对错,本质上是两种无法兼容的价值观之间的碰撞,是两个群体之间的利益争夺。即使你能言善辩,向别人证明了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别人也不会主动按照你说的去做。因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而不是趋对避错。

    比如开车的时候,有人违规加塞撞到了你,还探出头跟你吵架。虽然你觉得自己没错,但也说服不了他。但如果这时候你的后排坐着三个彪形大汉,他可能就会停止争吵,笑脸相迎。

    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人,但可以迫使他权衡利弊。

    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对错评判上,而是会根据具体情况立即制定最佳策略,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排斥“成熟的人只看利弊”这种说法,是因为他们认为看利弊就意味着完全不分对错,不讲道德。

    事实上,注重利弊的人反而会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拥有更清晰的道德价值体系,更敬畏法律。因为越是通过利弊思维解决问题的人,就越明白一件事只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利”指的是个人利益,“义”指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史书上的治乱更替、时代变迁,就是天之道对人之道的修正,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正义的意义。

    每个月,打赏前100名,获得核心的内容外加超多绝版禁书。100名开外的。可以获得一部分。

    谈钱不伤感情,不谈钱的最后往往都伤了感情。

    给钱,并且给建议;不给钱,那就没意见。有付出意识的忙,可以帮;没有付出意识的忙,不要帮。这不是说人吝啬,而是因为没有付出意识的忙,即便帮了,别人也不会珍惜。不给钱的建议,即便给了,别人也不会当回事,最后对方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来行事。这不仅浪费了你的时间,还会让你在他人那里失去权威,自身的价值也会被降低。实际上,越是那些让你觉得从感情和道德上会受到束缚的忙,你帮得越多,别人就越觉得无所谓,越不重视,越不值得信任,也越是会影响到自己的口碑。所以,人必须给自己所做的事情设置门槛和规矩。规矩既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让那些不愿意守规矩的人去遵守规矩,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你不让对方付出成本,就会给别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引导,让他觉得自己不需要付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单向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符合阴阳双向的原则,也就产生不了良性的互动,没有办法持续发展。好的、健康的关系一定是双向互动、双向付出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关系的发展和感情的加深。

    “人情”心理是成长道路上的束缚和绊脚石,如果不能彻底摆脱这种心理,就无法真正地独立和强大,更无法结识到真正高质量的人脉关系。

    喜欢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的财富来源请大家收藏: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的财富来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