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3章验收成果(一)
    冬日的阳光斜斜洒在玻璃棚顶上,反射出的光芒有些刺目。

    偌大的玻璃大棚里,陈长帆伸手抚过一株足有人高的玉米植株,清香扑鼻。

    种下玉米已经两个多月,现在正是抽穗的时候。

    仔细辨认的话,基本上每一株玉米都能抽出两道穗子。

    一株两穗,这放在后世有经验的老农手里,也不见得能够有这般成效。

    鹅黄的须子随风轻摆,仿佛做在田埂上的农夫,正抚须大笑。

    “恩公,这些玉蜀黍长势良好,最多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收获了。”

    玉米地里钻出一道倩影,丁玉蓉拎着锄头起身,嘴角洋溢着笑意。

    在后世,玉米的早熟品种,一般80到100天即可收获,如今种在玻璃大棚里,玉米的生长环境更好,三个月收获也不是什么难事。

    “恩公,这玉蜀黍还未收获,可我们种的蔬菜,已经大丰收了。”

    提出蔬菜,丁玉蓉脸上浮现出一抹又欣喜又忧愁的神色,看得陈长帆是一头雾水。

    “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恩公,你随我来看一下便知。”

    丁玉蓉引着陈长帆,一路前往蔬菜大棚。

    透过半透明的棚顶,能望见成片的翠绿殷红,许多妇人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恩公,西红柿、青椒,黄瓜,苋菜现在多得根本采摘不过来,现在已经是将能动用的人手都顶上了,可摘下来若是不及时处理,只怕很快都会烂掉。”

    蔬菜多到烂掉。

    这话要是被外人听见,估计会觉得丁玉蓉在胡说八道。

    可现在正值蔬菜的丰收季,加之气候回暖,肥料厚实,加之大棚的环境十分适宜,直接导致了各种蔬菜疯狂成熟结果。

    青椒黄瓜可能还稍微好保存一些,可是西红柿、苋菜还是不好储存。

    若是眼看着这些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蔬菜,就这样烂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庄子里若是吃不下这些蔬菜,可以分一些给青山县的百姓。”

    既然物资现在已经十分充沛了,不如把吃不完的蔬菜送给更需要的人。

    而且,经历过昨日的施粥,陈长帆明显地感觉到自身的功德又积累了许多。

    功德加身的感觉,的确是前所未有的美妙。

    “我听说恩公正在开仓施粥,不如做一些菜粥,一方面减轻一些粮仓的压力,一方面还能给百姓们增添一些营养。”

    陈长帆点头,将此事吩咐给了刘婶子。

    “你去找沈万五借一些人手过来,将这些采摘下来的蔬菜,都装箱封存,晌午前务必装车。”

    陈长帆转身吩咐丁玉蓉。

    “恩公,灾民虽多,可也用不了这么多蔬菜吧?”

    丁玉蓉疑惑问道。

    “不是给灾民,这些菜,我打算拿去卖钱。”

    “卖钱?”

    如今青山县万物凋敝,百姓们手里哪有余钱买菜吃?

    恩公说要卖钱,是要卖给谁呢?

    ……

    叮叮当当!

    出了玻璃大棚,陈长帆走向工坊。

    隔着老远就瞧见胡瓦匠和唐绍正带着十几个工匠忙活着什么。

    那是一个造型奇特的机械装置。

    只见胡瓦匠组装起一个结实的木质框架。

    框架之上上嵌着紧密咬合的齿轮。

    嘎吱嘎吱!

    手柄摇动,带动牛皮传动带连着两个木轮,中间悬着根三尺长的精铁棒。

    手摇式车床。

    "转起来!"

    随着胡瓦匠一声吆喝,一个赤膊汉子开始摇动曲柄。

    铁棒在夹具中飞速旋转,一个匠人握着淬火钢凿缓缓推进。

    很快便将一根铁棒的外壁车得光滑圆润。

    “胡头儿!快过来看看!车削之后,这铁棒竟变得笔直,原本厚度不一的外圆面也变得光滑圆润。”

    “嘿嘿,这车床可厉害着哩,按照东家的设计,这玩意削铁如泥,管你是多硬的棍子,都能给削直咯!”

    胡瓦匠一脸得意地说道,那神情就仿佛这车床是他设计出来的一般。

    听到这话,陈长帆不禁面色有些古怪。

    削铁如泥这话是不错,可你为啥要拿棍子举例?

    胡瓦匠接过匠人递过来的铁管,在手里好一阵端详,忍不住连连点头。

    “工艺不错,重点是这车床做得又快又好,这样一根铁棒若是由匠人手工制作,只怕要耗费五倍以上的时间,即便是熟练工种,也要耗费三倍时间。”

    陈长帆在身后看着,也觉得有些超出自己的预期。

    生产效率的提升,就意味着同样的时间,可以产出更多的工件。

    而且这车床的诞生,可以大大节省匠人培训的时间。

    听东家说,这车床可以完成许多精细的金属加工,以后只要让匠人们熟练掌握车床的使用方法就好了。

    这就好比是后世的流水线。

    工人们不需要熟练掌握整个生产流程,只需要熟悉自己那一个加工环节的工序就可以了。

    当然,以目前的工业水平,还无法形成哪怕是最初级的流水线,但培养第一批机加工匠人,还是可以提前准备起来的。

    “东家。”

    “东家来了。”

    众人一开始都将注意力放在那车床之上,以至于陈长帆走近了才被众人发现。

    “你们这是在做火铳枪管吧?继续做,不用管我。”

    陈长帆只是扫了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当前的工序,毕竟火铳的图纸以及手摇车床的图纸都是他一手绘制的。

    匠人们再度将注意力放在车床上,只是神情更加认真了几分。

    毕竟自家东家就在后面看着,这时候可不能丢了手艺。

    匠人再度利用夹具将铁棒夹紧,这一次换上一个造型有些奇特的刀具。

    那刀具造型细长,整体呈螺旋造型。

    刀具被固定在转轴之上,尖端泛着好看的彩虹般金属光泽,那是淬火钢材所特有的光泽。

    扳动扳手,刀具快速旋转起来,与之对应的,那根刚刚完成车削的铁棒则稳如泰山。

    一名匠人小心翼翼地摇动摇杆,一点点将刀具的中心对准铁棒圆心。

    然后扳动扳手,刀具开始缓缓切入铁棒,一丝丝铁屑像是刨花一般落下。

    对刀,进刀,都是极其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刀具、工件乃至车床损坏的工序。

    虽然匠人们都是第一次操作,可居然没有出现一点失误,看得众人也是不禁捏了一把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