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5章 和谐交流
    霍舒耘表现的特别客气。

    这态度拿捏的很好,既没有过分高傲也,没有过分谄媚。

    反正从她的语气听来,就像是非常平和的跟人打招呼,又加了几分隐约的亲热,让人听着感觉还怪舒心的。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我们就是说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情,也不是在谈正事。

    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可别这么客气。”有人立刻接了一句。

    那群妇人听到这人的声音后,都意味深长的跟自己身边的人对视了一下。

    因为让霍舒耘不要客气的这个人,正是刚才在背后议论霍舒耘,说霍舒耘肯定就是半夜私会野汉子的那个妇人。

    这人刚才还信誓旦旦地说,贺闫是为了脸面,才不得不忍气吞声,把这件事情给遮掩下去。

    结果现在见了霍舒耘,立刻就冲着人家摇尾巴了,态度比谁都谄媚。

    别人可能只是维持着一个面子情。

    结果这位倒好,真情实感的上赶着巴结了。

    这真是太让人瞧不起了。

    “我刚才和二弟一起从外面回来,碰巧看到大家都在这儿坐着,就想着过来跟大家打个招呼。

    我之前因为刚嫁过来,上面也没有长辈领着认人,所以跟大

    家都不太熟悉。

    有时候见了面儿,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各位嫂子,大家可千万别怪罪。”

    霍舒耘走到她们旁边儿,一副要跟她们长谈的架势,语气十分温和。

    再配上脸上的笑容,看着就跟个邻家的小姑娘似的。

    她要是不梳妇人发髻,别人还真不觉得这是嫁了人的小娘子。

    她的这副温和无害的面貌,让一些不了解她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对霍舒耘态度软了几分。

    就像之前一直在帮霍舒耘说话的那个大娘,此时就接话道: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上面没有长辈教导又不是你的错。

    两个小辈儿能把日子过得这么红火,我们心里只有为你们高兴的份儿,哪里会怪罪呢。”

    霍舒耘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亲亲热热地说道:

    “大娘,婶子们,你们能理解我就好。我这个人脾气比较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心里藏不住话。

    之前或者之后,要是有得罪大家的,大家可千万别跟我一般计较。

    而且我年纪又小,有什么事情要是做的不妥当,大家也别往心里去。”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因为年纪小就是不懂事情、不成熟、不周到的

    代名词。

    所以你们这些年长的,都别跟我一般计较了。

    霍舒耘这么说,也是为接下来的话做铺垫。

    “但我这个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记仇。

    我要是跟谁有矛盾了,一般当场就能说开,纠纷绝对不会留着过夜。

    所以昨天早上,有人在河边儿造谣一事,经过今天早上说开之后,我也就没怎么往心里去了。

    我相信大家都是眼明心正的,不会被人蒙蔽。”

    霍舒耘这么说,就是在含蓄隐晦地告诉大家,造谣这件事情,在我这边儿已经算是过去了。

    只要你们以后不再乱说,我也不会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

    她这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给大家树立一种她很大方不记仇,且性子直爽的形象。

    她这种性格,就是完全跟曼月相反了。

    村里面的人谁不知道,曼月就是个心思狭隘的。

    那人不仅喜欢记仇,还喜欢捧高踩低,十分的势力眼儿。

    那群妇人一听霍舒耘这么说,也纷纷附和道:

    “我们当然不会听信谣言啊,那种事情一听就扯的很,我压根儿就没信。”

    “我这个人性子也直的很,我就直说了,那种一听就很假的事情

    ,谁信谁是傻子。”

    这人说完这句话之后,周围突然安静了片刻。

    因为她这句话的扫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

    在座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谁当时没信过这件事情。

    现在霍舒耘都亲口表示,要原谅她们了,却被她们自己人反插一刀,说她们都是傻子。

    这谁听了心里能舒服?

    虽然不是什么多严重的话,但总归会让人心情不好。

    霍舒耘笑了笑,一副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样子,继续说道:

    “而且我知道自己被造谣这件事情后,之所以那么生气,也不是完全因为我自己。

    主要是因为造谣这件事的性质,实在是太过恶劣了。

    你说大家都在一个村子里面住着,有时候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大家吵完骂完之后,依旧还是亲戚邻里,以后还是要往来的。

    没必要因为一件小事情,就闹得老死不相往来。你们说是不是?”

    这话说的在理呀,所以大家都说道:

    “是是是,就算是亲兄弟,那还有打架的时候呢,上嘴皮也有磕着下嘴皮的时候。

    乡亲们有时候要是因为什么事情吵起来了,也不算是大

    不了的事情。

    大家越吵,之后的感情也会越好。”

    在村子里生活,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基本上不会有人真正的撕破脸。

    除非是杀父夺妻之仇,要不然不可能真的老死不相往来。

    因为在古代的农村,搬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些农户人家,穷极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攒的起盖几间青砖大瓦房的银子。

    有些人到现在还住着茅草屋呢。

    他们的财力达不到,没有那个物质条件能让他们随随便便就搬家。

    对于村民们来说,从村头搬到村尾就已经很困难了。

    要真是跟村里人闹得不可开交,他们更没有资本,从这个村子里面脱离出去,搬到镇子上或者县城里。

    而且在这个朝代,被逐出村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因为你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了,你的户籍就不再有用了,那你就会从一个农民变成流民。

    这个朝代是容不下流民的。

    流民属于贱籍,被抓到是要充去服徭役的。

    所以,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大家就还是好乡亲。

    因此霍舒耘一说这话,大家对她的印象就又好了几分。

    心想这霍舒耘看着,还是很识大体的嘛。
为您推荐